小米造车,是近几年科技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手机到汽车,这个跨界幅度之大,让不少人惊叹。然而,小米的首款“性能猛兽”SU7 Max,却因为刹车问题,在赛道上摔了个大跟头,也让小米的造车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不禁让人思考:小米的车,真的靠谱吗?
这辆号称拥有663匹马力,百公里加速仅需2.8秒的电动超跑,在纸面数据上足以让人热血沸腾。800公里的理论续航,更是解决了电动车用户的里程焦虑。然而,华丽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令人不安的隐患。
今年4月,上海天马赛道上,一位车评人驾驶着SU7 Max,在弯道前突然失控,一头撞上了护栏。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驾驶员拼命地转动方向盘,却无力回天。事故发生后,博主检查了车辆,发现刹车片严重磨损。这起事故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点击量迅速突破百万,引发了网友们对SU7 Max刹车性能的质疑。
无独有偶,6月,另一位博主在赛道驾驶SU7时也遭遇了类似的刹车失灵问题,车辆失控撞墙,驾驶座椅严重变形,如同纸糊的一般。接连发生的刹车事故,让SU7 Max的安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质疑,小米官方的回应是:SU7 Max并非为赛道驾驶设计,建议避免在专业赛道等极端环境中驾驶。他们解释说,SU7 Max的刹车系统采用NAO(非石棉有机)摩擦片,适合日常驾驶,但在赛道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性能会下降。
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服众。毕竟,作为一款主打高性能的电动跑车,却不能在赛道上尽情驰骋,这本身就充满矛盾。更何况,SU7 Max的刹车系统配置,也确实存在问题。其Brembo刹车片的尺寸,竟然比一台动力仅为其三分之一的本田CR-V还要小。如此“小巧”的刹车系统,如何能Hold住663匹马力带来的巨大惯性?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小米在声明中还提到了再生制动系统,试图以此来弥补机械刹车的不足。然而,再生制动在赛道环境下的局限性早已是业内共识。现代Ioniq 5 N和保时捷Taycan Turbo GT等高性能电动车,都配备了大尺寸刹车系统,以应对赛道驾驶的严苛需求。这足以证明,大尺寸刹车系统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性能电动车在赛道上驰骋的必要保障。
小米将SU7 Max定义为“日常道路驾驶的高性能豪华车型”,这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而非深思熟虑的产品定位。难道“高性能”就只能体现在直线加速上,而不能在弯道中展现?难道豪华就意味着要牺牲安全性?
SU7 Max的刹车事件,暴露了小米在造车经验上的不足,也反映了其在产品定位上的摇摆不定。对于一个新晋的汽车品牌来说,这样的问题无疑是致命的。
与特斯拉、保时捷等成熟的电动车厂商相比,小米在技术积累、供应链管理、以及对汽车性能的理解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弥补这些差距,是小米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小米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车辆的核心性能。刹车系统作为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大刹车片尺寸、采用更耐高温的刹车材料、优化再生制动系统的逻辑,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小米需要明确产品定位,避免在宣传上过度夸大性能。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高性能”标签,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产品的每一个细节,提升车辆的整体品质。
最后,小米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积极回应用户的质疑和 concerns。透明、真诚的沟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SU7 Max的刹车事件,对于小米来说,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希望小米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在未来的车型研发中更加注重安全性能的提升,真正做到速度与安全的完美结合。
据统计,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米想要在电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拿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性能和价格上,更体现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
SU7 Max的刹车问题,并非个例。近年来,电动汽车自燃、刹车失灵等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这也引发了人们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担忧。如何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加强技术研发,完善安全测试标准,加强监管力度,也是保障电动汽车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动汽车生态。
小米的造车之路,才刚刚开始。SU7 Max的刹车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它却足以引发我们对于小米造车理念的反思。希望小米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在未来的造车之路上,更加注重安全,更加注重品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动汽车产品。
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不仅仅是速度与性能,更是安全与可靠。希望所有电动车厂商都能够牢记这一点,在未来的产品研发中,更加注重安全性能的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选择。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小米的车,真的靠谱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但我们希望,小米能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用安全可靠的产品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我设计的数据只是拿来装逼的,没叫你上路实操啊
卖的时侯我们不比法拉利差,出事了,我们是家用车[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果然牛逼
自己说自己不适合跑赛道,自己去纽北装逼和别人速度,光有速度就够了吗?你要能飞起来就要把安全做到极致🖕🏻
只吹加速,不提操控和刹车稳定性,就是谋财害命!!
小米的数据基本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6.8亿种驾驶模式,多牛[点赞]
设计600多匹马力,却没有设计适合600多匹马力的刹车,你是在开玩笑?
会不会是这也不适合驾驶,那也不适合驾驶,象上次说受外力损坏的不算质量问题一样[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只能说小米一夜之间横空出世值得敬佩,但你要说和那些百年车企没有差距那是精神病才说的。光是一个底盘你就得研究几十年,还不一定能达到人家的结构性能,要是光快就是好车那太简单了,装台涡扇矢量发动机。其他的呢,车身能不能满足过载,解体了呢。所以造车不是炒盘菜热油下锅,放调料起锅。
刹车不行,给那么大的马力意义在哪?日常驾驶也用不到这个马力,靠拼数据以为汽车是手机!
开着小米玩性能的都是找死
人家拿加速当卖点,你去拿人家当性能车[呲牙笑][笑着哭]
黑笔,4月,去年新闻[得瑟]
字研,这实物,也就猴子配割
恭喜小米车主!你们的智商得到了厂家的印证!
还有人质疑说百年造车经验在电车上没有一点用吗?一些经验一些血的教训真不是堆料就能解决的!
关键是性价比, 懂得都懂
机械理论与实践还得加强,刹车片与刹车盘是最后保命硬件。
[得瑟][得瑟][得瑟]还得是水文。。。今年4月????6月????卧槽。。。。6啊。。。。另外,谁家量产家用车原装下赛道的????脑子有坑吧。。。去年就有博主测试过,你需要连续七八次从100到0的刹车才会出现衰减。。。极限就是十次左右。。。换个使用场景,就是你在跑高速的时候,从100刹车到0,然后再加速到100,再刹车到0。。。反复七八次。。。。能告诉我这是谁家好人的高速这么玩???刹车片跑个几分钟就会自己降温。。。评论的人是没车吗???但凡你看过F1,你猜他为啥要进站???
su7去赛道要换专业刹车,要不然就用su7ultra
不适合上路行驶
堂主撞是因为用的原厂刹车跑了好几圈,磨没了才刹不住,其他博主没看,不评论
我们不是跑车,但是我们🈶赛道版
[得瑟][得瑟]我是发现了,小米的好多负面评论都是粤地大佬[得瑟][得瑟]对对对,今年都TM6月了。。。。你真的6啊。。。复制粘贴不动脑子???
现在啥玩意儿都能发帖子 现在才三月就已经预知四月发生事故了
操,我说说而已,你还真上赛道实操[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小米汽车勇往直前,不需要刹车!何来刹不住一说!人生终点。S7
那么多小白在实验、过几年就好了、[点赞][点赞]
卧槽,3月9日发布的,今年4月、6月发生的事都知道了
[吃瓜]买的是家用版
拿150万的车和30万的车比,要求装一样的东西,你给150万,人家保证给你搞定
既要又要
就这个刹车片的材质和尺寸确实是个问题,赛道不适用,那么长距离下山刹车片过热岂不是个隐患。。。
米✓速来给雷偷,雷水,雷组装洗地
小米的质量向来都是值得信任的,小米的产品除了少数,绝大多数你都能默认垃圾,看看老本行手机做了多少年,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吗?能保证质量好,bug少吗?所以小米的东西不是不能买,但是只能买小物件,大物件和贵重的东西不要买,因为哪天挂机你就惨了。
提速过快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了吧。。这车的轮胎也不适合有坑洼凹凸不平的路面,很薄。。。虽然很贵, 有钱玩车另说[笑着哭]
今年4月,上海天马赛道上,一位车评人驾驶着SU7 Max,在弯道前突然失控,一头撞上了护栏。怎么回事?现在应该是3月10日吧?
菊花教真无耻、没底线,这是很久以前的黑文,又拿来污损同行
是不是虚假宣传[笑着哭]跑纽北的只有车壳是量产的
吹牛吹过头了
家用车不适合赛道是没错,不过一辆大马力车这么小的刹车片也确实说不过去…这不就跟说别家压着标准的375公斤载重一样么?
卖噱头加速装什么逼,铝合金悬架长期高速过坑冲击金属疲劳不怕断轴要人命,这下刹车也怕了
刹车片都舍不得用大的还有这么多人去买。建议你看看我的风云t9刹车系统!
也正常,但需要改进。第一次造车,考虑不周是正常,但是必须改进。
定义超跑,却只不能以超跑的形式驾驶!所以说买小米,买了会后悔,你们又不信!
摩托车的刹车片都比这个大,简直就是锅包肉[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杂牌山寨货
让我想起了那个什么菜刀(拍蒜拍碎了的菜刀)[呲牙笑][笑着哭][笑着哭]
偷工减料能减到刹车片上,也是没谁了
汽车安全是百年沉淀
这刹车片比我车布雷博的还小。。不过这个外壳倒是挺大的,挺唬人的。我车都没有外壳,就一个刹车片底座。
今年四月。。。作者发布时间3月,内容就到4月。
猴粉在用命给猴王提供实验数据呢
一圈战神不是白叫的
营销王只是营销 结果一个个智商粉都信了
1500多匹马力刚开始说是在赛道上才能解锁,结果你又说这个不适合上赛道 ,1500匹马力到底是摆设还是压根就没有,纯属吹牛?
小米车流量不够,还是华为好,有人免费给黑广告,越黑越热[笑着哭]
堂主跟教主[笑着哭]
不适合在赛道驾驶。更不适合在城区驾驶。你生产这样的车,有个屁用?还速度就是信仰,信仰你大爷[笑着哭]
这玩意儿吹出来还行还真玩命啊
像特斯拉一样刹不住车[哭哭]
量产车本身也不是为了赛道那种高强度应用设计的。
也不说外国车都没有问题,我们的车也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各种故障发生率还是高一些!
又吹又推,一般我是不会笑的!……
布雷博刹车配炭陶刹车片应该是可以的呀,对向6活塞的刹车卡钳很牛的[得瑟]
小米现在都能造车了,将来会不会也造飞机[鼓掌]
嗯,两个赛道事故……劳驾问一下:这二位驾驶员有多少赛道经验啊?
这车本来就不是赛道上用的,想上赛道用ultra,52万那台。
不服跑个分
不舍得换刹车却说产品有问题
玩具车而已
垃圾车,
今年4月[笑着哭]
设计成上赛道的是ultra,这个又不是,喷子真是没啥好写的了,净会乱喷
纽北赛道刷速度的车和量产的车是同一规格的东西?购车的米粉肯定是这样认为的
为了黑而黑
小米车轮太圆了!
你家才通网吧[裂开]
写的啥,偷换概念
问题是日常也出问题,到底适合在哪开?
小米的手机就可想而知了,看运气
拜托 能不能黑的专业点 简直就是无脑喷
小米 在设计上花心思的山寨公司
这刹车片是有去无回的,速度上来了,就别想回去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最终解释权归雷总所有
小米的质量,垃圾中的战斗机尔
上路别开太快,下坡挂低档,电动车挂低档有用吗?
能节省一个是一个……
改一下刹车系统就行了嘛,比如增加一个强化方案,加多少钱就把日常刹车升级为赛车用刹车[得瑟]
小米:影响我的售价吗,影响我的销量了吗[笑着哭][笑着哭]
就是为了省钱吗
又能从余总那领笔稿费。[笑着哭]
玩这得不都是花两三倍钱来改装的吗?你看看玩野那些人,什么进气、轮胎、绞盘、悬挂不得先搞一遍才出门。
要上赛道买52.99万的,二三十万想上赛道飚?
手机都不靠谱,汽车的话大家还是理性看待
赛道的路况很差吗?
本身家用车要跑赛道就要改装,直接去跑发挥不了全部性能。
刹车,还可以自已改,但甩尾,才是这车的最大问题。
不服的拿着你们的什么界的车去赛道上试试再出来喷
参数是用来看的,你却想去实现,
原厂也不适合雨天驾驶,也会失控,也不适合高速驾驶,也会失控,现在信息时代,失控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