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侥幸!每1500个孕妇可能就有一个中招…

小寒说几句 2024-07-15 16:21:11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使得人体出汗量增多,排尿量相对减少。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当人体水分摄入不足时,尿液中的无机盐容易过饱和,形成结晶,进一步可能析出成为结石。因此,夏天被视为尿结石的高发季节。

对于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的孕妇来说,情况则更为复杂。为什么孕妇更容易长尿结石呢?有哪些危害?今天就一次性说清楚。

为什么孕妇更容易长尿结石?

在孕期,尿结石的患病率大约在每1500至2500名孕妇中会出现一例,其中约九成的输尿管结石案例起源于肾脏,并随后迁移至输尿管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过分娩经历的孕妇(经产妇)相较于首次怀孕的孕妇(初产妇),其罹患输尿管结石的风险高出两倍。此外,这些结石大多在中晚期妊娠阶段出现,且左右两侧输尿管受累的概率基本相当。

孕妇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的剧烈变化,整个生理状态也会发生很大改变,从而增加尿结石的风险。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雌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血钙升高,尿钙排量增加。这种变化使得尿液中的矿物质成分发生改变,增加了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01

孕激素水平变化

孕激素水平升高使得输尿管扩张,蠕动减弱,尿流变慢。这种生理变化导致尿液在输尿管中滞留,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02

肾脏及输尿管扩张

妊娠初期,肾脏及输尿管开始扩张,可能出现生理性的肾积水。这种积水使得尿液在肾脏和输尿管中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03

子宫压迫妊娠后期,随着子宫的增大,输尿管和膀胱受到压迫和扭曲。这种压迫不仅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还可能增加梗阻和感染的风险,进而诱发结石。

04

合并其他疾病孕妇如果合并其他疾病,如痛风、糖尿病等可能促使结石的形成。

此外,由于增大的子宫容易右旋,右侧输尿管更易受到压迫和扭曲,从而增加了右侧输尿管发生结石的风险。

“带石怀孕”有哪些危害?

输尿管结石一旦嵌顿,会造成梗阻,进而引发肾绞痛、腹痛、血尿、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给孕妇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情绪和日常生活。结石嵌顿在输尿管中,可能损害肾功能,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由于结石和炎症可能诱发子宫收缩,因此孕妇并发输尿管结石还可能增加流产、早产或胎盘早剥的风险。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尿路感染或败血症性休克,进一步危及生命。

因此,孕前若已发现肾结石,务必及时治疗,避免“带石怀孕”。

如何治疗?

保守治疗:安全为先

孕妇并发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与普通患者有所不同。由于胎儿对药物和X线敏感,治疗手段上受到诸多限制,且妊娠期间的手术风险较大,因此一般主张保守治疗。

对于结石较小、肾积水不严重的患者,保守治疗措施包括: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大量饮水,保证充足尿量,有助于小结石被冲刷出来;肾绞痛发作时,及时对症治疗,如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合并尿路感染时,需加用抗菌药物。

手术治疗:微创为主

当保守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时,如出现尿源性败血症、孤立肾尿路梗阻、急性肾功能衰竭、顽固性肾疼痛等情况,就需要采取外科治疗。

近年来,微创手术如逆行输尿管插管、经皮肾穿刺造瘘等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取石,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解除结石引起的梗阻,缓解疼痛症状,对胎儿影响小。

预防为先:避免高危因素

① 增加水分摄入

保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是预防肾结石的关键。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建议孕妇每天至少饮用2000ml以上的水,以保持尿液的稀释,减少结石形成风险,同时避免长时间憋尿。

② 适当运动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尿结石的形成。

③ 减少盐分摄入

盐分摄入过多会增加尿液中钙的排出,提高肾结石风险。

因此,孕妇应减少食用高盐食品,如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并避免在烹饪过程中使用过多的盐。

④ 控制钙的摄入

虽然钙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孕妇每日的钙摄入量应控制在适量范围内,约500mg。可适量食用富含钙但草酸含量较低的食物,如牛奶、豆腐等。

⑤ 限制动物蛋白摄入

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动物蛋白,会增加尿液中尿酸和钙的排出,进而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因此,孕妇应适量减少摄入红肉、动物内脏等,可以选择鱼、禽类等食物。

⑥ 增加蔬果摄入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降低尿液中结石成分的含量。特别是富含枸橼酸盐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可以抑制结石的形成。

⑦ 减少摄入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草酸是形成肾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孕妇应减少摄入,如菠菜、甜菜、花生等。如果必须食用,可通过烹饪方式(如焯水)减少草酸含量。

此外,孕妇还应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在调整饮食结构的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或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本文封面图及带水印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