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的过程中,浮漂是钓鱼人最依赖的工具之一,它起着关键作用。
当鱼儿吞食饵料的时候,浮漂会进行相应的动作,以帮助钓鱼人判断鱼儿是否真实地吃了饵料。
然而,在浮漂的使用过程中,有两个隐藏缺陷,只有足够细心的钓友才能察觉出来。
他们都是什么?
为什么他们会影响到钓鱼的效果?
浮漂吃水。钓友们应该很清楚,浮漂吃水会影响自身的鱼获情况。
那么,浮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误判?
即使很少有钓友总结出这一点。
但随着垂钓者经验的增多,他们都会意识到,如果浮漂吃水过多,就可能意味着要少钓几条鱼。
其实,浮漂吃水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水进入浮漂内部,造成浮漂的浮力减小。
浮漂本身是用来判断鱼吃口情况的,但是水的不断进入,会导致浮漂本身的浮力逐渐减小,这样就会出现错判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钓友们会意识到,浮漂吃水对自身鱼获有影响的重要原因。
其实,浮漂吃水有两种情形会影响渔获,一种是当初钓的时候就已经吃水了,还有一种则是浮漂吃水导致错判。
一般来讲,第一种情况更有可能出现,因为除非我们多次不会因为夏天到了不停改换配重,否则在低气压等其他原因影响下,我们很难造成浮漂突然吃水这种现象。
所以一般来说,都是我们在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明显向下沉的问题。
那么如果是这种情形的话,就很容易影响我们的判断了,因为浮漂本身就已经是向下沉了,那么我们就无法判断下沉的程度是否为鱼儿吃口了的程度。
这个时候,我们就极有可能让鱼儿咬口的时候没有及时提竿,就放跑了鱼儿。
当然,经常存在这种情形的人一般也早就习惯了,所以并不是很容易失误。
但是第二种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无法时刻盯着自己的浮漂观察它是否在不断浑浊,也很容易造成误判错误操作,于是遇到一些比较重的口白白放跑了一些鱼。
其实要判断鱼是否咬口,除了看浮漂的状态,还可以通过自身手感感受到,但这一点也是有很大隔阂的,因此只要能在心中建立起一个较好的模拟,问题也不算大。
热胀冷缩。还有第二个隐患,就是温度变化的问题。
众所周知,当环境温度上升的时候,物体内部材料体积会变大,这就是热胀冷缩现象。
而我们作为钓鱼人可以利用这一点判断浮漂杆线是否会发生变化,因此也可以发现在高温环境下,浮漂可能会使我们安排的钓目变得不太好用。
那么这些变化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首先我们知道,我们大多数时候选择使用烤漆塑料或树脂做材料,那么这些材料本身体积就会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因此体积变化非常明显。
其实体积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它浮力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一般来讲,我们应该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调漂,但是浮力变化就会导致敏感性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刚好处于我们敏感性和其他之间的临界状态上,那么我们就可能因为准确判断失误导致问题。
而树脂材料更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这是因为树脂材料导热慢,因此它们不能迅速和外界环境达到平衡状态,并且高温也会导致它们的分子活动增强,这样更容易受到碰撞与挤压,从而实现热胀冷缩现象。
但是如果我们的浮漂是由巴尔杉木制造而来的,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尤其严重了,这是因为木材本身就是纤维结构组成,这种结构不仅导热慢,而且还很容易被热量导致受损。
所以巴尔杉木制成的浮漂不仅受环境影响过多,更极易损坏,因此它们是非常不适合用来调整浮漂位置的。
通常在买巴尔杉木的时候无意间碰到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它很轻,会认为它们本身材料就比较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那是因为巴尔杉木比较干燥,所以它实际上是很轻的,而浮力下降也是因为受温度影响,因此如果不碰到极端情况,一般来讲,巴尔杉木不会经常性坐底。
细心应对两个缺陷这两个缺陷可能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察觉,它们可能会对渔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也不是绝对不会影响渔获的关键因素。
作为钓鱼人,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浮漂来减少吃水的问题。
维护漆面的完整性可以有效减少水融入浮漂内部的机会,从而保持较好的浮力。
此外,在炎热天气钓鱼时,可以考虑根据环境和气候对浮漂进行二次调漂,以适应高温对浮漂敏感性的影响。
除了定期检查和调整,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新型材料制造的浮漂,这些材料对温度变化更加耐受,从而减少热胀冷缩现象对敏感性的影响。
新型材料如聚氨酯泡沫等可能成为未来钓具制造的新趋势,它们在保持轻量化时具有更大的体积稳定性,从而提高浮漂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