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验房,小小一支手电派上了大用场。各角落细节,特别是对于墙面平整,门窗密封、四角渗水、门框划痕等情况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还真被我发现了不少“毛病”。由此可见,手电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还是有不少用武之地的。尤其是我所钟爱的EDC小拐角,可以做到多用途随身携带。平时夜骑、溜弯都靠它。
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便是由知名品牌ACEBEAM所最新推出的多光源拐角头灯:H17 2.0,三核心+高显色还支持RGB辅助灯,一拿到就爱不释手。下面就近段时间的使用感受给大家做下汇报吧:
包装依旧是极简风的挂卡设计,线描封绘搭配旁边言简意赅的卖点罗列,即简约又时尚。除4000K的微弧版外,大家还可按需选择6500K的版本。
内容物除说明书、保修卡等各片纸外,另有一根Type-C口的充电短线、两枚密封防水O圈和黑色的不锈钢抱夹。
因为可变身头灯嘛,所以亮橙醒目的头灯弹力绑带也是必不可少的。
头带多提一嘴,虽非“三点式”,但弹力很足,戴上后依旧很紧实,不会在夜跑或剧烈运动时脱落。它与手电的连接是通过硅胶卡座来实现的,安拆都不会伤及筒身。
H17 2.0的筒身有两种版本,即常规黑和微弧,我入手的是后者。在此建议大家装抱夹时小些心,因为会卡的很紧,所以安拆时要留意别刮蹭掉涂层(尤其白色刮掉会很难看)。
这支手电的长度为79mm,灯头与筒身直径分别为24.3和23mm,当手电用时的重量为73克,而头灯使用时,加上灯带整重也不到百克(97.9克),加上我入手的是微弧版,模样上端的是是娇小可人。
所谓“微弧”是指筒身表面工艺采用了微弧氧化处理。虽然同样是铝合金外壳,但通过在其表面施加高压电流,而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不仅更具质感,且筒身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也大幅增强。相较看腻了的黑色筒身,微弧版明显更有高级感。
拐角虽小,但硬朗而有型。中筒为ACE家经典的凹凸斜纹,握持拿捏都很出色。搭配灯头处的数道杠散热鳍和尾盖的多切面易拧设计,妥妥的“靓仔”无疑。
顶部按键采用了内凹设计,搭配一圈黑色压环,不仅耐看,而且可以轻松实现筒身倒立。胶帽上覆有细密的防滑颗粒,戴着手套也能够操控。
说到操作逻辑上,单击开关,双击极亮,三击爆闪,长按3秒锁定,开机状态下长按可切换不同档位。关机状态下长按可进入氛围灯模式(此时持续长按不放可在红/蓝/绿/幻彩间切换),多用上几次就能很快上手。值得一提的是,手电还提供了三种调光模式,我们即可以由低至高档循环,也可反向切换。还支持无极调光。调光模式的切换也很简单,关机状态下,单击并快速长按直至灯闪相应次楼以表示进入相应模式。
拐角灯的特色之处就是它那可以灵活多用的90度拐角灯头。H17 2.0采用了三颗色温为4000K的主灯珠来负责白光照明,同时还辅以三颗RGB副灯来实现红、绿、蓝彩光输出,可以用作氛围灯。三灯珠以“品”字状排列,使用范围广泛了。夜骑、提醒都用得上。
H17 2.0的最高亮度为2000 lm,最远射程为128米,不过它的极亮只能维持半分钟,其后便会自动降档至400 lm。日常应急是足够了。顺带说下档位吧,手电在档位设计上依然很贴心的进行了细分,除极亮和高亮分别为2000和750流明外,常用档位的中亮则细分为了300和110流明两档,其余为低亮20流明和1流明的月光档。而闪烁模式则有爆闪/SOS/信标可供切换。使用起来相当便利。
筒身尾部为强磁吸设计,加上H17 2.0本身就足够轻便小巧。所以磁吸在接触面很小的铁质物体表现仍能很牢稳。我们即可以搭配抱夹做胸灯,也可与标配头带一起做为头灯使用。更可以在检修时吸附在上面做为工作灯来解放双手。
更多局部细节展示:
为了保证更好的防水性能,手电筒身并无USB-C直充口,而是采用了一颗集成有C口直充的18350锂电池供电,其容量为1100毫安,在高亮下能用近1个小时。有持久续航需要的朋友可以额外多备颗电池。H17 2.0的防水等级为IP68,并支持1.5米抗跌落,日常粗用还是很皮实的。
最后来看下夜射表现吧,先来看白光。三主灯所形成的大泛光表现还是十分亮眼的。四周环境都能够被照得一清二楚,铺路效果很棒。晚上出去散步、夜骑/跑都不错。
2000流明的极亮虽然保能持续30秒,但如此娇小的身材下能够有着如此表现已然很难得了。极亮下远处的路况清晰可辨。开阔的视野下也能保证边边角角的周遭都能瞧的清楚。
4000k的色温为暖白,比起冷白,它的光线更为柔和、舒适,并不会有刺眼感。以下是更多场景夜拍展示:
还可以当露营灯来使用:
最后是它的RGB氛围灯,三色+炫彩可以起到警醒、提示和烘托氛围的作用。来几张图给大家感受下:
总 结:作为一款紧凑小巧的便携拐角灯,ACEBEAM H17 2.0各方面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它性能强劲,方便易携,配以RGB辅助灯,有着出色的多场景适配能力,是户外爱好者和日常用户实用照明的很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