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工地狗群聊里看到工友发的一张朋友圈“心灵鸡汤”截图,觉得挺有趣的,于是放出来给大家乐呵乐呵。
文案为:“吃点夜宵,把工地当成家,要干就好好干,是工地给了你房子,车子,票子,离开工地你啥也不是!”

上午正在施工现场转悠,突然看到这种截图,我当场就笑出来了,搞得周围各位总包的同事都看着我不明所以。
回过神来,我望着项目部这几个虽外表像个鲁智深一般、内心却单纯如林冲一样的工地狗们,一时间竟然无法想象出发上图文案的这厮究竟长啥样。
今天就事论事,咱也来浅陋地解读一下,权当玩笑了。
1、吃点夜宵。
从图片可以看出来此时项目部正在用天泵打灰,不得不说,土木工程的工地狗们应该都比较了解打灰,为了赶工期,利用晚上的“空窗期”弥补施工进度的不足。于是上到管理员,下到劳务分包、工人开始打灰任务:熬夜把混凝土浇筑完成,不能影响明日的拆模。

所以,打灰人是比较苦的,晚上值班也需要搞点夜宵来补充体能。
此刻,一位项目班子成员路过,耳得之则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听着一阵阵轰轰的打灰声,偌大个月色撒在自己的脸上,突然有一种从内而外的骄傲感,于是洋洋自得,有了下面这句土木工程经典话术:
2、把工地当成家,要干就好好干,是工地给了你房子,车子,票子。
这真是厉害了,虽说土木工程这行当从来不缺土木圣经,但你把工地的好处掰扯地太明明白白却丝毫不提一嘴工地的劣势,这也太会掩盖矛盾了吧?
哦不好意思,我想该牛马,哦呸,是该项目班子肯定还陶醉在自己的业绩中不能自拔,不然也不会厚脸皮到如此地步,发到朋友圈让大家把工地当成自己家。
此外,是工地给了你房子,车子,票子,好家伙,这句话大家能读出来主要强调的是“工地”这个主体吗?是工地给你诸多好处,是工地收留了你,是工地才能让你展现出自己的潜力,是工地让你三总五项,是工地让你体验到像家一样的感觉,所以大家逢年过节倒也不必回家了,因为工地就是你的家!

如果说项目部都是十年前混过来的,吃尽了土木工程的红利,其实这句话倒也没毛病,毕竟钱也赚到了。
可是有两点深层次的认知容易被忽略:
(1)并非每个人都吃到了土木黄金时代的红利。有半路出家的,也有刚有成色便遭遇三年疫情的,更有甚者,最近两年毕业的小伙伴,入职即低谷,降薪降补贴,背绩效考核,“末尾淘汰制”和“随时进优化名单”在耳边如开窗的风,无孔不入,别说什么房子,车子和票子了,能让大家安安心心,不焦虑,不内卷踏踏实实地干活也还行,可实际上,公司降本增效的同时,也要求你把工地当成家,真的很暖很贴心哦!
(2)即使拿了看起来还算可观的薪水,却也随着沙漏的流逝,失去了尊严、自由、休息、陪伴,甚至是自己的身体。想一想多久没有好好陪陪家人和孩子了,多久没有注意身体各项指标,一拿到体检单连打开也不敢了?这些潜在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值得去关注的东西。

可惜,一个为了强调工地给予自己票子的人,竟然洗脑大家都把青春耗在工地上,把这里当成家。
3、离开工地,你啥也不是。
好家伙,工地是造物主是吧?离开工地找不到工作了,还是活不下去了?
这个啥也不是,是指的离开工地“打灰啥也不是”、“双休啥也不是”、“回归家庭啥也不是”还是说“治愈了精神内耗啥也不是”呢?
工地上很多团队氛围的确不行,总有一个或某些人自以为是,喜欢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烈马太多了,一匹听话的马显得尤为重要;野鸡太杂了,尽管羽毛暗淡无光,却也能成为鹤立鸡群的存在。
是工地被某些人扭曲得太狠了,以至于要休息制度没休息制度,要团队氛围无氛围,连基本的不内耗、不洗脑的职场礼仪都做不到。
#写在最后
有时候想,是不是社会评价一个人优秀的指标太单一了?
土木黄金时代,谁能创造利润谁才是大王,谁会喝酒吹牛逼才是本领,到后来行情不好,收缩出清,便开始着眼于慢下来、回归一些真正在意的个人价值和追求。
房子,车子,票子,这些东西一时间竟成了衡量一个人牛皮的几个最重要的因素,那些属于自己身体的健康、与不同人交流的思想、自己下班后可支配的个人空间和时间、每日开心工作和生活的情绪、能好好沟通不精神内耗,并给周围人带来能量,这些重要的东西都被抛在脑后,嗤之以鼻。
土木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明显的劣势,如何平衡优缺点,让大家真正认可它,这时候当成家才不是口头上的当成家。
如果只是自己的“我以为,我认为”,自己愿意将身体和精神卖与帝王家,那可别带着我们。
唐代诗人刘长卿写过一首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其中两句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推开工地的围挡大门(柴门),却一直没找到那只看着工地大门的犬,不曾想过,自己才是那个真正的柴犬。
土木工程411
土木快报114
土木工程 · 目录
上一篇大家都在跨年,安全员却被项目经理叼了一顿下一篇工地上的女项目经理,985院校毕业,一干工地就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