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阿里选对了,欧媒:ARM的“垄断”正在结束

俊杰说历史 2022-09-01 13:12:58

ARM,X86架构垄断市场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另一大RISC-V架构已经实现崛起,而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基于RISC-V架构组建研发团队。

又有一家欧洲芯片公司对展开布局,进一步证明华为,阿里选对了。各方对RISC-V都展开了怎样的布局呢?布局RISC-V架构有何优势?

ARM被加速替代

在全球芯片架构领域,ARM和X86是绝对的佼佼者,这两大平台垄断了全球架构市场。其中ARM主导移动芯片架构市场,X86在PC领域一往无前,少有竞争对手。

就拿ARM来说,只要是移动芯片领域的芯片设计厂商,一定会使用ARM作为架构IP,否则想要设计出适用于手机终端的芯片,是很难完成的。若使用别的架构,可能会面临技术落后,生态不健全导致的适配问题。

所以各大芯片设计商都是根据ARM架构来设计芯片的,包括华为海思、苹果、联发科、高通等等。

虽然ARM有很大的重要性,但并不代表不能被替代。其它的架构也在追赶的路上,并且已经被各大芯片设计公司采用了,比如RISC-V。

根据8月15日欧洲媒体eeNews消息,蓝牙芯片设计厂商Nordic已经组建RISC-V架构内核设计团队,将用于开发开源架构微控制器内核。

随着这家欧洲芯片公司加紧对RISC-V展开布局,未来肯定会设计出相关的芯片产品。在此之前,Nordic一直采用的是ARM架构,并且基于该架构实现10亿颗芯片的出货量。

按理说这样的出货表现会让Nordic坚持ARM的使用,不过目前的情况来看,ARM正在被加速替代。欧媒的消息中也给出了“ARM的垄断正在结束”的评价,由此可见,ARM的地位将被削弱,在各大芯片设计领域,ARM不再是唯一。

那么除了Nordic组建RISC-V设计团队之外,各方对RISC-V展开了怎样的布局呢?

其实国内芯片厂商也在加大RISC-V架构的布局力度,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华为和阿里了。

华为旗下的海思部门在RISC-V架构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款电视芯片处理器,拥有强劲的编码处理能力。而阿里通过RISC-V架构,成功打造出玄铁910。这款玄铁910可以用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设计的初衷是满足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需求。

何止是这些,英特尔作为X86架构的持有者,也加入了RISC-V架构阵营。此前英特尔拿出了4亿欧元成立了RISC-V实验室,为追求更高的计算性能,开发相应的处理器芯片。

布局RISC-V有何优势?

在RISC-V架构崛起之前,ARM和X86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虽然市场上也有其它的架构,但是在这两大架构面前,很难有一较高下的实力,更别说打破垄断了。

不过RISC-V的情况却不一样,论生态,RISC-V已经拥有100亿颗芯片核心,各类芯片覆盖边缘设备,嵌入式设备等等。论技术,RISC-V的模块化特性可以加速终端适配。

论应用场景,RISC-V能够广泛用于物联网,智能汽车、5G、人工智能等等新兴领域。

而这些场景不是ARM,X86架构能随意涉猎的。要知道智能手机的需求量正在急速下滑,这对于ARM架构的发展不是什么好事。一旦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少了,那么芯片厂商出货ARM架构的芯片肯定也会下滑。

既然各方都在积极展开布局,那么RISC-V有何优势呢?

首先最大的优势就是免费及开源。免费的东西总是能吸引不少人,芯片行业也是如此。

使用RISC-V架构不需要交钱,而且作为开源的产品,任何公司都可以参与芯片开发。而获得ARM技术授权是需要缴纳费用的,虽然对大公司来说,这些钱不算什么,但关键在于ARM不具备中立的条件。

ARM公司在关键时刻,也需要看美国的脸色,无法顺利提供技术给特定的客户。X86架构掌握在英特尔手中,英特尔没有对该架构开放内核,所以综合对比,只有RISC-V独具免费和开源的优势。

另外RISC-V架构对中国芯片厂商来说,有更大的话语权。因为在RISC-V高级会员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占到了80%以上,华为,阿里巴巴等这些公司都是RISC-V的高级会员。因此中国企业可以不受外界干扰,随意使用RISC-V架构。

写在最后

这么多的芯片巨头押注RISC-V架构,看来华为,阿里选对了。这项架构平台的潜力非常大,只要持续深耕,相信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在未来的芯片市场,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你认为RISC-V架构有哪些优势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