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24日7时起,双方达成了停火4天的协议;之后延长2天,到30日7时;随后停火协议又延长1天,理论上到12月1日7时。
不过这最后一天的停火其实没有严格走完,因为在停火到期前,以色列国防军称因为哈马斯方面违反临时停火协议,向以色列境内开火,所以以军恢复打击。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外界不是不能预判到,无非是早几个小时,晚几个小时的意思罢了。真要追究谁违反停火协议的话,其实在第二次停火延长期内双方就均对对方开火了,谁都能找到理由再打。
但就现实的加沙情况而言,实际上以色列比哈马斯更想继续打下去。
因为到目前为止,以色列虽然对加沙狂轰滥炸,无论是毁坏力还是杀伤程度,都远超己方所遭受的袭击伤害,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以军并未能消灭哈马斯武装,甚至于说连军事上的击败都尚未做到;尤其是以军发布的视频中很少能确认实际战果,但哈马斯发布的视频中却都是实打实的硬货,这在传播效应上也被完全压制。
以色列制霸中东凭借的是军力以及军力优势带来的威慑力,如今这道“金钟罩”被捅破后,还远未恢复过来。甚至哈马斯手中,还握有俘虏的约百名以军官兵,以军半个世纪来哪吃过这个亏?
都知道2006年以军没打过黎巴嫩真主党,但当时那一战以军阵亡也不过121人,如今连哈马斯都压不下去,后面的连锁反应才是令以色列担忧的。
所以以色列自认为对加沙民众的杀伤还不解气,必须要解决哈马斯才行,这便是后续发动战事的根本原因。
而以色列既然想继续打,那它还有这个实力吗?
哈马斯方面此前宣布在地面战中击毁、击伤以军超过300台装备,不少网友可能会误以为打掉的都是坦克,进而评估以军无力再战,但这其实是过分乐观了。
实际上哈马斯方面公布的战果是针对以军各类装备的,包括坦克、装甲车、推土机,乃至勤务车辆;而且所谓的毁伤台数,更多指的是击中次数,它并非是命中即摧毁。
以军虽然仗打得不咋地、战术和战斗意志也都堪忧,但毕竟家底还是有的;承担几十台装备的绝对损失、上百台装备的损伤,对以军而言并非不可做到。至于以军军人的折损,加上前期突袭的损伤,估计还是伤亡几千人级别。虽然其中多数是骨干,但在以军拉起几十万预备役后,也不至于让以军无兵可战。
另外,以军参战部队的体力、精神消耗,参战载具的维护、修理,弹药、部件的补充,在一周停火时间内也可大大改善。
所以无论是兵员还是装备,以军还有余力可打。它打得臭是真的,但不代表它没力量。
既然以军现在“重装上阵”,其后续军事行动的看点如何?
首先:以军如何吃下加沙核心城区?
以军在地面战中首先划出的战区是加沙北部地带,经过了前述的交战,目前以军大致挤占了边沿地带,并渗透了一部分核心城区。
那么接下来以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核心城区打下来;估计它会采用装甲特遣队单刀直入,随后分割包围,逐块蚕食的战术。
哈马斯武装不大可能阻止以军对城市地表的占领,但可以尽可能延长以军攻城的时间,并尽可能加大对以军的打击程度。
如果以军占领加沙地表,那么后续面临的将是如何消除活动在地下的哈马斯武装分子。这一阶段的作战其实也挺麻烦,甚至对以军的大头兵来说,恐怕会极不好受。
另外,因为哈马斯武装在加沙南部还有大股力量,以军是否会如加兰特所称,还要进入这一地区作战?
按照上述的流程来看,最关键的就是时间,加兰特自己也说后面还会打几个月。
而加沙现在已经出现了几万人的平民死伤,国际社会对以色列颇为不满,那么国际环境是否会允许以色列继续大打出手几个月呢?以军后续的仗还有很多,军队本身是否还能继续承受战事长期化带来的损害呢?
这些问题可能不会真的等几个月时间,在这个月大概就可看出分晓了。
以色列死亡太多了打急眼了[点赞][呲牙笑][得瑟][得瑟][得瑟][鼓掌][鼓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