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哲睿IPO深陷泥潭:三年营收仅176万,亏损超3亿,靠“假设”画大饼?

城市经济 2024-09-27 11:41:06

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哲睿”)IPO申请自去年6月25日提交注册,至今已15个月,仍在等待注册结果。

思哲睿此次计划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股票,募集2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等4个项目。

然而,思哲睿营业收入惨不忍睹,三年加起来才176万元,还累计亏损了3.7亿元,这数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尽管营收距离上市标准还差得远,不过思哲睿拟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请发行上市,即其研发投入及发明专利数量达到上市标准。

至于未来业绩,思哲睿完全在靠“假设”画大饼。简单说,只有所有假设都成真,2026年才有扭亏为盈的可能。此外,思哲睿将部分募集资金投入在建工程,还遭到了上交所问询。

三年营收不到200万、亏损超3亿,凭什么上市?

2020年,思哲睿的营收66.31万元;2021年103.89万元;2022骤降至5.94万元。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三年分别亏损3,228.89万元、6,663.26万元、27,066.93万元。这么一算,三年期间,公司营收总和不到200万元,而亏损超3亿元。

上图来源:思哲睿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这家公司究竟在谋划什么?竟然还敢递交IPO申请!原来,他们想走科创板“宽松”上市标准的捷径。

据悉,思哲睿符合并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五)项等规定的上市标准。该标准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要大,且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对于医药行业企业,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上图来源:中国证监会网站

具体来看,2020年至2022年,思哲睿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89.53万元、6,062.97万元和15,381.91万元,满足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在6,000元以上的要求。

同时,2022年末,思哲睿员工总数465人,其中研发人员240人,占比51.61%,符合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10%的规定。此外,公司目前拥有43项发明专利,虽然尚未形成主营业务收入,但也满足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达5项以上的要求。

正是因为思哲睿采用了上述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所以营业收入相关指标对其并不适用。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思哲睿尚未实现盈利,其主要原因是,公司自设立起就致力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此类项目研发周期漫长、资金投入巨大。此外,公司的核心产品虽已获批上市,但仍处于商业化的初始阶段,尚未产生产品销售收入。

未来业绩全靠假设,产品商业化前景黯淡!

谈到何时能够盈利,思哲睿竟然将盈利希望寄托在一堆假设上。这包括假设公司产品商业化一帆风顺;假设公司的研发优势持续增强;假设公司在保证员工薪酬竞争力的前提下,通过完善体系建设和提升管理水平来优化费用支出;假设未来不会有新增股份支付。

思哲睿宣称,这些假设成立的话,2026年就能盈利,否则就得继续亏下去。

而且,公司还提示,未来会有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高,而且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巨大,未来的经营亏损累积。正因如此,公司上市后或面临退市风险。

在产品商业化方面,思哲睿虽然拥有五条产品线,但目前只有一款产品上市销售,并且只适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这就致使公司短期内产品线单一,能够提供给客户选择的种类少,很可能导致客户关注度降低。

另外,由于思哲睿尚在商业化推广方面经验匮乏,相较于在成功商业化方面经验丰富的直观外科公司,公司成功将产品商业化的过程或许会遭遇更多的固有风险,需要耗费更长时间,且成本也更高。所以,公司产品成功商业化充满不确定性。

上交所首轮问询函就要求思哲睿充实“产品商业化风险”内容,思哲睿内容上增加需求端和供给端面临风险,还增添了“销售规模存在不确定性”内容:因未来销售收入受市场规模、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市场推广及销售、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销售规模存在不确定性。

募集资金投入到在建工程遭问询

思哲睿此次雄心勃勃,拟募资20.29亿元,分别投向手术机器人研发、手术机器人产业化、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有一正在建设的手术机器人产业化项目,上交所就此要求其阐明该项目与募投项之间的关系及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

思哲睿回应称,在建工程为2021年年中动工的哈尔滨新建厂房工程项目,包括厂房、办公楼、食堂、门卫室和大门及室外广场的单体土建、水电、消防、弱点等配套设施。本次募投项目主要包括生产设备购置及安装、装修工程等费用。其中装修工程涵盖生产车间、商务办公区域及食堂。

思哲睿坚称,募投项目是在现有在建工程基础上的继续推进,不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形。

诚然,募集资金投入在建项目可加快建设步伐,但需严格管理监督,确保资金切实投入。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漏洞,可能导致资金无法按计划使用。因此,上市公司须从审议程序、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等多方面发力,保证募集资金落实在建项目。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 2024-09-30 06:28

    这种就不应公开上市,应让风投公司先行投资,待有利润效益了再考虑公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