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冲击到:世界罕见的“看不出成色新旧”的硅晶“钢铁耳机”

科技亦今非昔比 2025-02-20 14:52:49

新入局HIFI圈的中国耳机厂牌GSound(基音电子)于2025春节前发布了自家第二款动圈耳机“钢铁之心”,开发代号GD-02,搭载12mm硅晶体复合振膜,标配6N级4股128支单晶铜镀银线,花砂乱纹(做旧)不锈钢壳体。售价886,避开了999元这个恐怖的兵家必争区间。

我在去年某次音频展上,见过它的雏形,但由于时间所限,只记得它整体素质很高,声场挺大,音色略冷,同首款作品“云雾之湾”(300元+)有较大差异。

说回“云雾之湾”,虽说颜值和工艺都不出挑,但凭借“怀旧”的调音理念和成熟的声音审美,它却在一定范围内收获了很高的口碑和较高的销量。

我个人对“云雾之湾”的好感也挺高,它在貌似HUFI的风格下,提供了很不错的中高音细腻度和丰盈感,避免了下盘的柔和丰腴变成“钝重压抑”,这是它厉害的一面。

那新的售价三倍于“云雾之湾”的“钢铁之心”会怎样呢?

还会怀旧么?还会吸引人下单么?下面开箱。

纸箱,透明胶带和前脸的GSound标志。

胶带上方的黑色图案在“云雾之湾”包装上也有见,像是猫和鸟的结合,混合了童趣和超现实主义。

外包装里面还有个包装,明显是金属,官方资料是“钢铁”制造,不过,实际压下去,由于“壁”较薄,还是会被压的轻微形变。好像业内还没有这么玩包装的。这算是“新品牌”在新意上的诚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买家注意力。

金属盒两侧有用于锁死的挂钩,向下翻即可打开。

阻抗:23Ω±1%(@1kHz)

灵敏度:113dB/mW(@1kHz)

侧面标注了参数和其他信息。

内部两个黑色盒子,装的是各种配件。

基音给这款耳机提供了够用的配件,包括超纤擦拭布、共计7对的硅胶耳套、1个较大型硬质牛津布收纳包、两种长度的“可调音导管”。

这里面,导管对音色的改变不小,耳套不够明显。

主理人也是多年耳机发烧友,和我一样对收纳包的内部容积很在乎,希望收纳包能“一包收纳所有”。

我试了下,确实可以。如上。

值得夸赞的是,包内部两侧都有网布,可更好的控制各类小物件的位置和次序。

耳机本体如何?

腔体略重,体积适中,外观超个性,粗看我甚至以为是二手,因为表面布满细密的划痕。

老实说,看惯了各类“光滑如镜”的耳机,猛然看到这样的,还真是被冲击到了。

后来得知“钢铁之心”在出厂前,被砂轮以360度无死角的物理打磨过,这种直接搞成战斗成色的方式,巧妙的增强了它的“保值性”。也就是说,不论你咋用,未来它的结局也大概率还是“全新”状态。即便出闲鱼,你也会很有底气……

对比我们常见的,又是怕指纹,又是怕划痕的镜面工艺,这类提前做旧的“钢铁之心”,毫无使用上的困扰,用户可以百分百放心。

我在想,或许基音老板也是希望“大众能更多的沉浸于音乐”,而不是“打理面板”。另外,未来的耳机是否也有可能像牛仔裤那样,流行起“做旧”的风潮。

佩戴近乎完美。挑不出毛病。耳套、导管、前腔体与耳廓的贴合这些都做得很讲究。

耳机出厂就安装了如上所示的透明(液态硅胶)耳套,这耳套的品质和触感都很不错。

不过,由于它的耐听性于我而言,不算很好,我最终还是换了它,用的颜值相对普通的另一种深蓝硅胶套。

双针插口,接线端子的接驳稳定性和插拔的顺畅感都可以。没有工艺瑕疵。

基音给“钢铁之心”设计了两种声音风格(所谓现代和老派)的导音管,一长一短。

长导管下,声音明显透明,背景更黑,我能感受到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横向的大范围空间内均匀分布,整体比较凸显解析和分离,同时亦有较多极高频(空气)渗入,音色也因此而偏冷。它有时会让我想起森海IE200在动态和密度上的增强。听感爽快。

短导管下,相对“闷点”,低频能量相对明显,人声存在感略有隐没,中音凝聚性不太明显,高音存在感较明显,整体大致呈“V型”味道。短导管,我反复和长导管对比切换,总体上感觉,它有时是好听的,但更多时候,我认为这个声音太侧重两端延伸,有些稀释全频坚实感,故最终还是放弃了。

经过长时间体验,最终我认为“长导管+深蓝耳套”更适合它。

基于这套组合,“钢铁之心”的低频力度较强劲,厚度合理;人声清晰而饱满,且无结像距离偏远或过近的问题;中高频亮度自然,全频透明,线条非常舒展。有着明显的属于该价位段的素质魅力。

只是,由于较多的空气感和较强的高音能量,让它在表现某些声音时,会偶显“刻意”,这可能是它的一个瑕疵。

既然是售价800元+的耳机,那对比该价位段几个知名HIFI耳机,它会有音色或素质上的胜算么?

这是躲不过去的一个考验。

我对比了昔日1200,后来低至七八百元的声音记忆SM2(2021版)、现阶段热售的500元的SIVGA鹊以及昔日999元的水月雨KATO。

结论是,“钢铁之心”在横向声场和宏观层面的分离度上,超越了上述这些,有着相对更广阔的空间感。

音色上,三个耳机因为不同频率的响应差异,有着不同的味道。其中,SM2(基于蘑菇套)中正饱满坚实,有参考感;鹊大气宏伟,有极强韧的线条;KATO中性精密,略干略暗;“钢铁之心”很宽广,很明净,中高频理想,音色略偏冷。

事实上,“钢铁之心”这款耳机的频响曲线我也有看,发现除6kHz往后轮廓不够舒缓,其余频率都挺“科学”。当然,它的调音主要是还是奔着音乐性去的,故有此特征,我也能接受。

另外,它中、下盘,约6dB的低频和趋近2kHz区域相对收敛的中频,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它乐感的宽松和宽敞,适合追求“横向声场”的朋友重点留意。

——————————

以上。

0 阅读:35

科技亦今非昔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