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首例植入芯片治疗的脑瘫患者“芯”中之梦亮起来

楚天微观世界 2024-12-11 18:57:10

“李亮,这三个字怎么念?”昨日,在李亮的卧室,记者指着墙上的一幅挂历问。“中~国~梦!”尽管显得有些吃力,李亮的发音仍让记者听得明明白白。

李亮今年33岁,是鄂城区凤凰街道寿昌社区一位重度肢体残疾人。说起孩子的疾病,母亲周复萍黯然神伤:“ 孩子小时候不幸患上脑瘫,长期卧床,家里一直在为儿子的病四处求医。2014年,我们专程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为儿子做颈部手术。专家说,时间晚了点,如果早点就好了。”

虽然四处求医无望,让周复萍欣慰并仍抱希望的是,李亮肢残,脑子却聪明,“会算账呀,每次住院用的钱,他都算得一清二楚,就连哪是个人付钱,哪是医保统筹的,他都搞得明白。”

李亮没有上过一天学,怎么会识字、计算?周复萍笑着说,自己没读什么书,教不了李亮什么,“这得问他,我估计是看电视学会的,他最喜欢看新闻,特别是读报的节目,还有对历史很感兴趣。电视新闻里有一个英国人,他很喜欢,人不能动,但大脑能指挥,叫什么名字……”

没等母亲说完,轮椅上的李亮马上接话:“霍~金。对,霍~金。”李亮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大家开心的笑声与鼓励。

这么多年来,最让周复萍开心的一件事是,今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睡觉醒来,她突然看到孩子用一双手撑了起来,“这是植入大脑芯片后,李亮最大的变化,太高兴了,真的看到了希望!”

带来变化的是今年6月的北京之行。提出建议的是李亮,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了这项医疗新技术,李亮便跟妈妈说想做这个手术。

“可是,我不晓得怎么跟医院的专家教授联系,多亏了社工王姐帮忙。”周复萍说。

王姐叫王莉云,是鄂城区残联“阳光家园”居家托养的一名专业人员。李亮是鄂城区残联的重点助残对象,“第一时间帮他家里安装了无障碍设施,2011年,给他办理了低保。16岁起,给他办了社保、医保,并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生活补贴等政策,‘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是其中之一。”鄂城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得知李亮有到北京接受大脑植芯片手术的想法后,王莉云帮他通过网上查找医院信息,联系院方专家。

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李亮接受了手术,成为鄂州首例采用大脑植芯片治疗的脑瘫患者,“教授们说,李亮也是他们医院做的脑瘫病人大脑植入芯片的第一个病例。因为李亮能沟通,才会做手术。不然,也不行。”周复萍说。

给李亮做手术的是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马羽教授团队,这项治疗设备叫脑起搏器,由电极、刺激器(脉冲发生器与电池)和连接线构成,是植入体内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该项技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由位于清华大学的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

回家后,李亮还需要康复运动,以及定期与医生远程沟通,调试大脑芯片的功能,给体内电池实行无线充电。“这些工作,我们都会上门协助。”王莉云和她的同事已为李亮提供居家托养专业服务一年有余,“每月最少会上门服务两到三次。其实,只要李亮有需要,我们就来。李亮叫我王姐,叫得很亲热,他的话我也能听懂70%以上了。”王莉云说。

做完手术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因感觉没什么变化,李亮情绪不太好,“凡事都会有个过程,我们就跟他谈心,帮他树立信心。”王莉云说。

有了希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是的,他自己也蛮努力的。到市中心医院做康复治疗,盛威医生做得很细心,但肌张力恢复是很痛的,孩子都忍着。”周复萍看着儿子说。

希望的光圈在一点点扩大。再次来到李亮家,鄂城区残联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李亮的手能举起来了。“不止这些呀,他现在能在床上坐一个多小时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周复萍高兴地说。

念完“中国梦”三个字后,李亮似乎意犹未尽,还一字一顿念出了挂历上的另外一行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

“李亮,你自己有什么梦?”“有啊!想自己能动起来,能自己吃饭,能减轻妈妈和社会的负担。” 轮椅上的李亮显得有些激动,一边说一边握紧自己的拳头。

加油!李亮。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你的“芯”中之梦会亮起来的。

来源:鄂州融媒

0 阅读:0

楚天微观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