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Hi,大家好,我是初清~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
他们常常抱怨,似乎世界永远对他们不公;
看到什么都觉得不对,哪怕是鸡蛋里也硬要挑出骨头;
无论见到何人何事,总要挑起冲突,好彰显自身的存在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类人,被人们形象的称呼为“事儿精”。
当和这种人相处时,你一般会如何应对?
《毛选》里虽没有直接提及“事儿精”,但却蕴含着应对这类人的智慧,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躲远点!
01 抱怨型事儿精
靠近抱怨型事儿精,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迫害。
这是因为抱怨型事儿精,整天沉浸在生活的阴霾中,不停地抱怨,仿佛全世界都亏欠他们。
模特阿美有着傲人的身材,更有着精致的五官。
这样先天的优势,她本应星途璀璨。然而,他却成了抱怨型事儿精的典型。
每次在和别人的沟通交流中,她总是在抱怨工作辛苦、摄影师技术不行、服装一点都不合身。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会迁就她的种种行为,甚至会去安慰她。
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她的抱怨从未停止,却从来不反思自己的问题。
渐渐地,她的口碑越来越差,和她合作的品牌商也越来越少。
最终,她被迫转行,一副好牌硬生生打了个稀巴烂。
抱怨就像灰尘,如果不及时清扫,就会越积越多,最终把自己掩埋。
《毛选》中也提到:“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对于抱怨型事儿精,我们要明白,他们的抱怨就像无底洞,无论你怎么安慰,都填不满。
与其深陷其中,被他们所感染。不如躲远点,让自己的生活远离负能量。
02 挑刺型事儿精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挑刺型事儿精对自己无比宽容,对于别人却是百般挑剔。
百货公司新来的同事明明,是个十分踏实的小伙子。
然而,他的同事小王,却是一个挑刺型事儿精。
刚开始,明明完成一项工作,小王在旁边指指点点,明明还会虚心接受。
渐渐地,明明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做,小王总有挑不完的毛病。
不是这里摆放不规整,就是那里的格局不太美观,这让明明十分郁闷。
经理看到一脸愁容的明明,询问他原因。
当明明讲述的时候,经理深表认同的附和道:其实很多同事都发现小王这个问题,但指出后他也不能改。于是,大家都和他保持距离。
听完经理的开导,明明终于放下心里的执念,他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并和其他同事成为好友。
《毛选》里有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对于挑刺型事儿精的意见,我们不能忽略,但也不能过分看重。
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客观分析,有道理的就接受,没道理的就一笑而过。
如果总是被他们的挑刺影响情绪,那就得不偿失了。
03 挑事型事儿精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挑事型事儿精喜欢无事生非,制造矛盾,如果不及时远离,势必会给自己带来祸端。
老李和老王是多年的街坊,他们一直关系和睦,十分融洽。
然而,在老张头搬到这里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原来,老张头是挑事型事儿精,他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搬弄是非。
不是在老李面前说老王的坏话,就是在老王面前说老李的不好,刚开始大家都还不太在意。
久而久之,在老张头的添油加醋下,老李看老王很不顺眼,老王也觉得老李不近人情。
情况直到老张头搬走后才发生了改观,老李和老王也发现了问题所在。
于是,他们再也不跟老张头联系,小区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
《毛选》中多次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对于挑事型事儿精,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正面冲突,适时远离,便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最后的话
见得人多了,便越发不再偏执。
跟事儿精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既然不能苟同,又无法改变,不如趁早选择远离。
如果遇到事儿的时候,你有了潇洒离场的觉悟。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了智者。
关于AI读书:
要读书,会读书,爱读书,用AI点亮智慧,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