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战役打响,林总一声令下,近千门大炮齐声怒吼,范汉杰真急了

小鉴历史 2025-02-15 09:31:04

俗话说:拿下锦州, 蒋介石的棋盘就直接被掀翻了一半。 大决战之首辽沈战役, 毛主席下令林彪先打锦州, 为了尽快攻下锦州城, 东野的上千门火炮正密密麻麻的排列在锦州城下, 向着老蒋自认为固若金汤的城墙轰击而去, 东野强大的火力和巧妙的战术, 仅31小时便攻克了锦州。 锦州战役成为了军事史上的经典, 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在了滚滚的历史车轮中, 但战争冲锋的号角似乎仍在耳旁回响, 今天的历史分享就让咱们走进当年101林彪指挥的锦州炮仗, 感兴趣的朋友不凡关注+点赞, 谢谢大家的支持。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刻, 毛主席眼光独到, 他命令林彪率领东野70余万大军挥师南下, 直取锦州, 意在将55万国民党东北部队来个关门打狗,就地歼灭。 锦州好比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 只要把这根扁担丛中砸断, 堵塞东北几十万国民党军的退路, 就可以将其彻底消灭在关外。 因此,锦州的战略地理位置不言而喻, 这也就是毛主席为什么一直主张林彪先拿下锦州的原因所在。 蒋介石深知锦州的重要性,派出老将范汉杰坐镇锦州。 为了坚守锦州,范汉杰提出“死守待援”的策略, 希望通过坚守锦州,吸引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主力, 等待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和葫芦岛的援军形成夹击之势。 然而,事实则给了范汉杰当头一棒, 差点直接将他送上了断头台。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打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毁天灭地的高光时刻在锦州战役中终于出现。 在锦州死守待援的范汉杰如坐针毡, 猪队友廖耀湘的队伍推进缓慢迟迟不到位, 葫芦岛的援军则被塔山的解放军死死拦住, 根本无法突破解放军的防线。 就在10月9日,林彪命令东野6个纵队共16个步兵师, 外加炮纵主力共计25万人, 开始对锦州外围阵地展开进攻。 此时锦州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城, 城中的范汉杰成了笼中的鸟儿插翅难飞。 锦州外围战解放军打得同样异常艰苦, 尤其是配水池一战, 韩先楚的一个主力营 800 人基本打光了 , 仅剩 26 人 , 能站起来的不超过六人 。 配水池战斗从10月12日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结束, 敌人守军全军覆没。 锦州城内国民党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 败象完全显露出来。 敌军东进兵团10万大军蜂拥而至,压向塔山。 肃清了锦州外围敌人,接下来就是全力着手攻打锦州城。 在塔山阻击战中, 国军以“敢死队”为前锋突进及偷袭等办法, 实施轮番进攻。 然而,东北野战军依托野战阵地, 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顽强抗击, 愣是未能让国军前进一步,最终成功守住阵地不说, 在此期间还歼灭了大量的国军有生力量。 锦州战役打响,林总一声令下, 近千门大炮齐声怒吼,范汉杰真急了 10月14日,随着参谋长刘亚楼一声令下:总攻开始! 近移动门火炮像不要钱似的向敌方阵营呼啸而去, 震耳欲聋的炮声令人心神惧擅, 此时,锦州城防司令范汉杰手中的茶水都被震得洒了出来。 东野密集的炮火瞬间摧毁了敌人的防御工事和纵深军事设施, 各种山炮、野炮、榴弹炮、重型山炮轰击着敌人的前沿阵地, 大炮收割着国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锦州城内浓烟滚滚、锦州守军阵地被打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随着一枚枚炮弹的轰击,国军的防线悉数被突破。 解放军炮轰锦州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进行15分钟的试射, 接着便是75分钟的大范围火力覆盖, 再往后则是45分钟的集中破坏射击, 等硝烟散去以后,进行十分钟监视射击压制。 此时锦州城内的范汉杰,对着电话几乎吼破嗓子。 这位黄埔一期的“优等生”, 一年内被老蒋调岗四次——东北、南京、山东到处救火, 结果次次被解放军暴打! 说好的兄弟部队一起夹击解放军, 最后范汉杰却落得孤军作战的结果,就他一人成了炮灰。 范汉杰在城内气得捶胸顿足, 眼睁睁看着林彪的大炮对准了自己。 在林总的精心部署下, 原本毛主席计划在10天之内解放的锦州, 结果,竟仅用短短31个小时就被解放军成功拿下, 将红旗插上了锦州城, 虽然这场战役用时较短, 但解放军战士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约20,000人, 国民党军阵亡约24,000人。 从这组数字咱们不难看出, 锦州战役是一场伤亡惨重的战役, 但这场战役却为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难怪当锦州解放的捷报传到西柏坡, 周总理兴奋地拍着桌子说:“东野这回可是掀了老蒋的棋盘!” 本期的分享至此结束,看完大家有何想说的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