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个原本应该改变世界的超级工程戛然而止,只剩下无尽的沙漠和干涸的河道。这项工程可以说是曾经的世界第二大运河。若修建成功,今天的中亚格局恐怕早已天翻地覆。
然而这条从沙俄延续到苏联,耗费了两代大国心血的运河,为何最后成为“超级烂尾工程”?是技术不行,还是时运不济?
从沙俄到苏联的运河梦
自16世纪起,沙俄的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进入17世纪后,沙皇俄国的军队不光往东吞并西伯利亚汗国,直逼大清国的边疆,还往南盯上了中亚草原。
中亚那地方地缘战略意义重大,还盛产珍宝和黄金。老沙皇一琢磨,只要把中亚弄到手,既能扩大国土,又能填满国库,这谁能忍住?
可惜事与愿违,中亚那些原住民可不是吃素的。沙俄军队在这片土地上碰了不少钉子,屡屡吃败仗。非但没占到便宜,反倒损失惨重。
那怎么办呢?不甘就这样放弃的沙俄脑筋一转,既然硬干不成,那就换个思路。他们瞄上了一条大河——阿姆河。
这条河流域广阔,贯穿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还能通到里海。如果能够将阿姆河的下游与里海连通,沙皇俄国的军队就能轻松进入中亚腹地,补给粮草、调兵遣将都将不在话下,到时候中亚就会如同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一场惊天动地的运河计划就这样启动了。
但沙俄的宏伟蓝图很快就碰到了现实的壁垒。老沙皇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却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自然环境。
虽然沙皇俄国的帝国疆域曾横跨欧亚,但在阿姆河流域那独特而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沙俄的野心显得如此渺小。
在地图上看只是一条线,真动工了才知道有多难。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沙漠化严重,土地盐碱化现象极为普遍,气候干旱,水源稀缺。
阿姆河的水量不稳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水流的分布呈现出极为不均衡的状态,若要在此处修建一条长期且稳定的运河,其难度可想而知。
要在这样一片广袤的荒原上挖掘一条能够连通阿姆河和里海的水道,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梦幻工程”。
沙俄两次派出侦察队,深入阿姆河流域勘探,每次都在这极端的自然条件和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下无功而返。
当时的沙俄,技术水平比起世界其他大国已经算先进的了,不过在这条运河的修建上,显然做不到“技高一筹”。
就这么折腾了几年实在拿不下,沙俄国也认栽了。这项工程便成了个半拉子工程,留下的只有黄沙和叹息。
苏联的接力棒
进入20世纪,苏联继承了沙俄帝国的遗产,沙皇的遗志并没有就此消失。苏联继承了这项宏大的工程,而且不止是简单继承下来,还加大了投资,把这条运河的构想推进得更远。
但因冷战形势以及国内经济问题有所变化,苏联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沙俄时期的运河计划,本质上是一项具备强烈军事性质的战略工程。
苏联的目的则更多在于经济和民生方面的发展。苏联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是中亚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和严重的水源匮乏。农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农田荒漠化的问题,给苏联的粮食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正处于极度依赖农业和能源输出的经济模式中。与阿姆河相邻的土库曼斯坦,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苏联领导人意识到,中亚地区的资源对于苏联经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实现有效灌溉并控制水源,便能够成为苏联农业的“粮仓”。
通过运河把水引到这些土地,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还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水电事业发展,可谓是一石多鸟。
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就是修建运河,阿姆河的水,变成了苏联的“生命之源”。
1930年,苏联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准了这一提案,计划修建长达1200公里的运河,成为世界第二长的运河,横跨中亚。带着苏联无数的希望和资金,土库曼运河的建设被重新启动。
尽管政府早就已经批准了修建运河的提案,但由于当时苏联内部环境的变化。这一计划的实施却并没能如期展开,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始终进展缓慢。
直到1950年底,第一批工人进入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尔根奇市,开始着手准备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个工地是一个临时营地,随着施工的推进,营地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数万工人、包含工棚、商店、电影院等设施的营地群。
土库曼大运河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资源支持。每个月前线指挥部都会收到超过1000车次的物资,这些物资包括煤炭、木材电缆拖拉机。为了丰富工人的精神生活,甚至还有列宁格勒图书馆专门调来的8000册书籍。
会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苏联计划委员一开始就设计了极为宏大的配套工程。沿着运河的路线,苏联规划建设了2000座水库,并计划修建3座水力发电站。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还设计了总长度达到1万公里的分水渠。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毫无疑问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资源调配,足以证明苏联在推进这一项目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不过现实却并未如想象中那般顺利。没过几年,斯大林离世,这项由斯大林一手推进的超级项目,前路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接任了领导职务。赫鲁晓夫上台之后,立刻便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政策的全面清算。赫鲁晓夫的改革氛围与斯大林时期的“大自然改造”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赫鲁晓夫看来,面对内部经济的紧张状况下,继续执行这类规模过于庞大、资源消耗
极为巨大的项目,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
1953年中,赫鲁晓夫政府重新评估了土库曼大运河项目,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继续推进这一计划,实质上是不切实际的。
赫鲁晓夫提出,苏联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开发处女地”和引入新作物的计划中,尤其是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粮食问题。建造这般庞大的运河,不但无法化解苏联所面临的粮食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财力与物力的损耗。
在赫鲁晓夫的决策下,土库曼大运河计划被正式取消,所有已经投入的物资需要原地清点返还,建设工程几乎立刻停滞。曾经为运河建设而筹备的大量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也未能全部投入使用,反倒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烂账”。
超级烂尾工程的遗憾
由于前期运输和储存的极为不规范,清算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混乱和损失。很多建筑设备甚至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已经“消失”。
这些物资从苏联欧洲部分经过长途跋涉,经过铁路和卡车运输,直到乌尔根奇。大量的建筑材料被滞留在仓库里,却没有进行有效的登记和清点。
许多物资在未经清点的情况下被工人们私自拿走并售卖。当地居民,甚至只需支付三个月的工资,就能够买到一辆汽车或者是拖拉机等重型机械,全然不顾及国家物资的价值。
即便在后期,苏联农业部为进行清算,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资金,最终所能回收的物资价值,都远远低于投入成本。
这个过程浪费了大量的物资不说,由于大量的基础设施尚未完成,项目的停滞使得本应为农业灌溉提供的水源,变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负担。
运河未完成,这直接致使了阿姆河水源的分配处于失衡状态,从而引发了咸海剧烈的水位下降。
咸海的水位下降,暴露出了广阔的盐碱土地。这些干涸的湖底,被风吹起的盐尘暴迅速扩散,让周围的土地变得无法耕种,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咸海曾是中亚的一个重要水域,随着阿姆河水量的逐步减少,很快便出现了盐碱化,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原本富饶的渔业资源渐渐枯竭,沿岸的农业也正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危机。
这项伟大的世纪工程,彻底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超级烂尾工程。
作为沙俄和苏联两代帝国的共同梦想,土库曼大运河的失败,不得不说是沙俄和苏联两个大国时代的巨大遗憾。
沙俄时代的缺乏技术与财力让这条运河的梦想没能起航,而苏联时代这条运河的建设虽然有了更多资源,却始终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宏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背后都需要严密的规划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没有长远眼光和科学的资源管理,最终都可能沦为一场“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