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观念里,大多认可:多劳多得。可是你会发现,很多人好像不怎么劳动,得到的比我们拼命干活的多多了。是因为他们效率高么?显然不是。价值分配机制趋向多元化,比如按生产资料分配。很多场合,按劳分配已经不太准确。而应该是:按承担的风险多少来分配。
这里的风险,含义比较多,其中有一部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压力。不是无病呻吟、自己作出来的压力,而是全力(All in)去做某一件自己看好的事,外界给到的压力。
比如一个老板创业,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入到公司里去了。房子也抵押出去了。如果创业失败,他将一无所有。这里他承受的高风险就是值得高回报的。
你自己做的好,还不够,你需要做的比竞争者更好才行。这种压力是无止境的,谁都不愿意放弃高薪机会,谁都会去拼命。
或许,到最后,看的就是天赋了。
想到以前听过的一句话:以你努力的程度来看,还远远没到拼天赋的时候。可想而知,轮到拼天赋了,战斗究竟激励到何种程度了。
全力以赴是什么状态,就是一天24小时,都是围绕某件事情展开。吃饭在想,走路在想,甚至连做梦都是相关的梦。
我记得当初刚创业那会儿,整夜整夜地睡不着,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了。每天就两个状态:亢奋和焦虑。经常半夜起来写项目计划书,改ppt。然后困了打个盹,醒了继续搞。
一闲下来,就开始焦虑。这个月的员工工资有没有挣回来,这个项目能不能拿下,还差哪个环节。一忙起来,就开始兴奋。感觉项目必成,感觉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就那样,持续了一个多月,生了一场病。后面,就适应这种节奏了。
所以,小老板,一般精神都好,一般身体都不好。
虽然没进过华为,不知压力具体怎样。但是也经历过全力以赴做一件事的压力。可能在华为,比我上面描述的这个状态稍微好一些。
因为毕竟,只有"事情能不能做好"一方面压力,没有"事情做好后,有没有钱"的压力。因为不需要担心,华为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只要你做好事情,回报很丰厚。
那么,这就是典型的,有明确的高回报的事情。值得 All in。
都说富人,尤其是创一代,都不怎么舍得花钱。因为他们明确知道,自己现在花掉的钱,将来会有很大的回报的(也是有明确的高回报的事情)。
当年巴菲特妻子花钱把房屋粉刷了一下,很多年后,巴菲特说,那笔钱如果让我投资,现在价值一个亿。这种思维方式,我们或许很难体会。但是我们能学到的是,有明确的高回报的事情,值得 All in。
这种机会很少,但回报很大。所以一旦碰见,千万别轻言放弃。走在时代的浪尖,你也会是英雄。
心往彼岸,不经历大风大浪,怎能到达。加油。
怪不得经常打“情怀”牌,[鼓掌]
最烂的就是华为
n+1给够钱就没问题
哪年的事了,华为现在主要是管理人员实行淘汰制
出个破手机,还真把自己当会事,我的苹果用的好着呢[得瑟]
这才是正常,要不很多占的位子又不办事。让有能力的上
偷换闪存混用屏
资本家![点赞]
华为早就抛弃末位淘汰制了[笑着哭]黑叔叔都没有你黑啊[呲牙笑]
被很多无良企业学到后,招新员工,三个月快转正就开除,不用赔偿。
没人性的做法
工会呢,额[笑着哭][笑着哭]
又开始黑,末尾淘汰不是华为提出来的,确是华为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任总公开说,华为试过末尾淘汰,结果发现淘汰的全是一心一意搞技术的,几年前就取消搞末尾淘汰了。顺便问一下,黑文洗文,一篇多少钱?怎么联系,我觉得我写的肯定比这篇黑文好。
把范围扩大,用到国家级别会怎么样?永远有人末位,就像班级倒数第一走了,倒数第二就成了倒数第一了。把末位的人直接枪毙,没有人敢躺平了,国家也和华为一样遥遥领先于世界
华为黑?开曼群岛不黑[点赞][呲牙笑]
拍月亮太牛逼了,手机拍出数码相机照片了
鸿蒙系统刚出来时铺天盖地的都说套壳换皮[得瑟]
赔偿到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