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申铁获悉,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虹桥2号航站楼站~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以下简称“市域机场线”或“市域线”)近日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认定,将于近期开通初期运营。目前,建设、运营等单位正在全力开展最后的调试、演练等一系列冲刺保障工作。
市域机场线是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网中东西向的骨干线路,连接本市“两场三站”(与两大机场、铁路虹桥火车站连接,未来将与铁路上海南站、上海东站相衔接)的重要对外交通枢纽。线路全长68.6公里,途经闵行、徐汇、浦东3个行政区。上海申铁介绍,现具备初期运营条件的为虹桥2号航站楼站~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设虹桥2号航站楼站、中春路站、景洪路站、三林南站、康桥东站、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站、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共7座车站,其中地下站5座,地面站2座。
市域机场线从顶层规划和设计伊始,就始终秉持高质量建设服务高质量运营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技术、资源集约利用和共享的新路径以及提供亲民、便民的服务模式。
1
施工“神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市域机场线项目穿越掘进区域情况复杂,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市政道路、桥梁、河流等重要建(构)筑物,又长距离并行沪杭高铁,对地表沉降控制精度和环境保护要求极其严苛。同时,需要穿越长距离粉质粘土、砂质粉土、粉砂地层,对盾构机掘进姿态控制和整体密封性也提出极高要求。
为满足隧道区间高质量施工要求,市域机场线在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中,首次采用14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进行地下区间施工。市域机场线1号~2号风井区间长距离、小间距并行高速铁路,铁路变形控制极为严苛,沉降、位移均不得大于2毫米。盾构机“新穿越号”在历经8天的连续奋战后,以盾构机刀盘距桥梁桩基最小净距0.74米完成穿越,与G60沪昆高速桥梁桩基“擦肩而过”,这也是目前国内大直径盾构机穿越运营高速公路的最小净距。此外,市域机场线在国内首次试点应用了盾构机拼推同步技术和盾构自动巡航系统,显著提高了盾构施工效率。
国内首次采用盾构内部结构全预制化设计及智能建造技术施工,以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建造理念,贯穿市域机场线设计施工全过程。隧道内部采用了全预制化断面设计形式,国内首创设计了弧形件和中隔墙,自主研发了包括弧形件精调机、中隔墙拼装机以及顶部注浆操作平台等施工机械设备总计32余套,并获得了60余项发明专利。在国内首次实现隧道区间内中隔墙和底部弧形件全预制化一键智能拼装。
2
具备3分钟自动折返能力
与地铁一样,市域机场线运行的安全与效率,同样需要信号系统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指挥控制。
据悉,市域机场线的信号系统解决方案由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提供,负责所有信号系统的集成、设计、供货、安装调试和交付,是业内首次由一家信号供应商统筹国铁制式市域铁路的信号集成。
由于市域机场线的规划中有国铁车下线的需求,为了满足与国铁互联互通,该项目选择了基于CTCS体系的CTCS2+ATO信号制式。同时,创新性地叠加了自动折返、自动驾驶、列车精准到站预告等功能,有效缩短了折返和追踪间隔,减少乘客等候时间,提升了线路运营效率。
2023年12月1日,市域机场线外场测试在长春取得圆满成功。整个测试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其中ATO自动折返可满足全线3分钟运营间隔要求。这标志着市域线在实现公交化高密度运营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将极大提高运输效率。
3
可与国铁共线运营
12月20日,记者登上调试中的市域机场线列车,前往浦东机场。一路上,车厢前端的屏幕上,显示着实时运行速度,最高时速在150公里以上。列车速度快,运行平稳,乘坐体验颇为舒适。
市域机场线作为上海首条最高时速160公里的新建市域线,在国内首次使用市域C型列车,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整体外观造型更具速度感和冲击力,前端设置有开闭机构,能有效减小车辆在高速运行时的空气阻力。
采用500米长钢轨铺设,大幅减少了钢轨接头数量,极大提高了轨道的平顺性。使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车辆在高速运行时的振动和颠簸感,显著提升了乘坐的平稳性和舒适度。
列车编组灵活,动车组可分为4节编组和8节编组。车厢内空间大,具有高安全性、高舒适性、高智能化、高便捷性等特点。
市域机场线作为按国铁动车组列车与上海市域线动车组列车可共线运营技术标准新建的线路,具备“互联互通”的基因以及“跨线运营”的能力。除了传统的“人换车”,更加突出“车换线”的概念,可开行网内跨线直通列车、周边地区直通列车和国铁下线直通列车。
上海申铁副总经理杜峰介绍:目前包括市域机场线在内,共有5条市域线在建。将来这些线路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以及国铁列车进入市域机场线,实现国铁和市域铁路的共线运营。“目前,正计划从铁路上海南站至三林南站建设一条支线,方便连通国铁线路和机场联络线。”
目前,市域机场线已进入最后加速冲刺阶段,为实现年内开通运营做好充分准备。市域机场线开通运营后,虹桥和浦东两大综合交通枢纽间运行时间可控制在40分钟左右,与多条既有及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实现换乘,与公共交通一体衔接,共同构建外联内畅、层次清晰的上海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方便沿线市民和旅客出行。同时,还将进一步增强浦东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对长三角区域的辐射作用,服务长三角城市群,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文字:李继成
摄影:郑峰
编辑:王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