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就在赤壁大战即将打响的时候,江东那边战火纷飞,有个没啥名气的小户人家孩子,正走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这小子叫鲁肃,这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成为搅动三国风云的大人物。谁又能料到,这么个平平无奇的书生,会在乱世里头起到那么大的作用?
【江东有贤人】
鲁肃家世并不显赫,往上数五代,家里都没出过一个当官的。可他这人不信命,打小就爱啃书本,还特乐意跟人抬杠辩论。虽说家里条件不咋地,他却愣是开了个学堂,当起了教书先生。谁承想,这一教,还真让他给教出了点名堂来。
某天,东吴的大人物诸葛恪上门来了。这诸葛恪真不是个简单角色,他见到鲁肃,竟然毕恭毕敬地鞠了个躬,还说道:“您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啊!”这话一出,鲁肃的名声立马在江东传开了,成了大红人。
孙策一听说这事,立马就想请鲁肃来给自己当军师。但鲁肃很聪明,他看出了孙家两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客气地回绝了。之后,他直接去找了刘备,开始了自己的做官之路。
鲁肃这招真是太绝了!他挑中了刘备作为盟友,巧妙躲开了孙家内部的纷争,给自己开拓了更宽广的天地。作为一个出身平凡的小人物,鲁肃靠着自个儿的聪明才智和独到眼光,在这乱世里头稳稳当当地站住了脚跟。
【化干戈为玉帛】
公元208年的时候,荆州的大头头刘表去世了。他儿子刘琮就接了他老爸的班。就在这时,关羽带着军队来了,打算接手荆州。鲁肃一看这架势,心里就咯噔一下,感觉事情不妙!要是关羽靠武力把荆州给占了,东吴那边肯定不高兴,孙刘两家联手抗曹的好事就得泡汤。
鲁肃直接站了出来,自愿去解决那个问题。他到了荆州,瞧见关羽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心里有点犯憷。但他没退缩,反倒是开口说个不停。
他先跟关羽聊了聊刘琮的家底,说刘琮和刘备其实是亲戚。接着又提到刘琮打算把荆州借给刘备应急。最后他还警告关羽,要是真动手,那麻烦可就大了。
关羽虽然打架很厉害,但在嘴上功夫上,可比不上鲁肃。被鲁肃这么一番劝说,关羽也慢慢不激动了。他琢磨着,干脆先把荆州用着,等刘备到了再做打算。
鲁肃采取的那套办法,没动一兵一卒就把荆州的麻烦给摆平了。这也给后来孙权和刘备两家结亲,加强合作铺好了路。要没有鲁肃在,荆州早就乱成一锅粥,变成打仗的地方了。他这一出,真是干得漂亮!
【弃车保帅】
211年的时候,曹操带着一大队人马往南边杀来。刘备急得像无头苍蝇,心里完全没个主意。就在这时,鲁肃给他支了个招:先不管荆州了,直接往南边跑,去找东吴帮忙。
鲁肃心里清楚,要是现在直接和曹操对着干,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刘备一听鲁肃这么说,二话不说,立马带着手下的人马往南跑了。
不过,等刘备站稳了脚跟,他却没打算把荆州还给刘琮。鲁肃心里清楚得很,他明白刘备一心想北伐中原,重振汉室,荆州对他来说是个关键的战略要地。
鲁肃是个有谋略的人,他明白什么事情最重要。对于刘备占据荆州这事儿,他选择不去计较太多,就让它这样吧。鲁肃心里有数,只有当刘备和孙权都变得强大,他们才有可能打败曹操,最终取得胜利。
这一手,表面上像是吃了点亏,但实际上是在给以后铺路。鲁肃有先见之明,给刘备以后东山再起打下了基础。
【救赤壁于水火】
建安十三年十月那会儿,孙刘两家的军队跟曹操在赤壁那地方打得不可开交。关羽带着水军是一路败退,情况眼看就要绷不住了。诸葛亮他们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这时候鲁肃挺身而出。
他一句话没说,直接就把自己的几十艘船给了东吴的水军。而且,他还琢磨出一个挺冒险的主意:用火烧!
鲁肃的打算挺简单直接:先安排诸葛亮去求东风,借着东风的劲儿,再用装满易燃物的船只去烧曹操的船队。这个点子听起来挺冒险的,但没想到还挺管用,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火攻命令一下,曹军的船就像被扔进了火堆,瞬间火光冲天,烧得噼里啪啦响。曹操的士兵们一下子就慌了神,场面乱糟糟的,最后只能狼狈逃跑。
鲁肃行动迅速,脑子转得快,硬是把孙刘联军从危险边缘给拉了回来。如果不是他紧急调来了船只,又想出了用火攻的妙计,孙刘联盟可能就在赤壁那场大战里完蛋了。鲁肃不光是救了赤壁这一战,更是改变了整个三国的局面!
【三国棋局】
赤壁和夷陵这两场大战过后,三国的局面就差不多定了下来。北边呢,曹操那是吃了大亏,实力大减;南边呢,刘备和孙权是越来越强。
鲁肃是个非常聪明的谋士,他早早就把这个形势给看透了。他觉得想要北伐中原成功,机会太小了,刘备和孙权早晚得闹掰。为了让刘备能占点便宜,他劝刘备快点和孙家结亲,把荆州这个重要的地方给稳住。
没意外,孙刘联盟很快就散了架,夷陵之战就这么打响了。两边打了个不相上下,还好鲁肃之前早有准备,才让刘备有了缓口气的机会。然后刘备趁势一举攻下了益州,在西南地区站稳了位置。这样一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就算是定下来了。
在那个世事无常的时代,鲁肃就像是下棋的高手,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到位。正是因为他的精心策划,刘备才有了发展的机会,蜀汉也才能慢慢壮大。要是没了鲁肃,刘备可能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说鲁肃是真正推动三国局面形成的幕后英雄,那是一点也不为过!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