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药业2024年报解析稳健增长与创新驱动实现全球化布局

中景财事 2025-03-29 11:48:43

中国上市公司网/文

2025年3月27日晚间,海森药业(股票代码:001367)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仍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作为一家专注于化学药品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海森药业在消化系统类、解热镇痛类和心血管类原料药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同时积极拓展制剂业务,推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落地。

业绩稳健增长,核心产品构筑竞争壁垒

2024年,海森药业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7.0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原料药、中间体和制剂销售额分别增长16.74%、35.51%和45.82%。其中,硫糖铝、阿托伐他汀钙和安乃近等核心产品贡献显著,硫糖铝凭借稳定的工艺和欧美市场准入资格,全球销量持续领先;阿托伐他汀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并逐步打开欧洲及东南亚市场;安乃近系列则依托管道化生产技术和环保优势,成为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制剂业务方面,通过集采放量,销售占比提升,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行业角度看,原料药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企业更具竞争力。海森药业在硫糖铝、阿托伐他汀钙等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在集采和国际化竞争中占据主动。未来,随着全球医药产业链重构,具备高质量标准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中国原料药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海森药业的核心产品线恰好契合这一趋势。

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是海森药业2024年的亮点之一,全年研发费用达2777.95万元,同比增长47.44%,占营收比重提升至5.89%。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新增4项在研产品,覆盖抗病毒、抗抑郁、非甾体抗炎等多个领域,目前共有17个在研项目持续推进。技术层面,硫糖铝相关研究获浙江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阿托伐他汀钙通过“品”字标认证,PHBA中间体的高收率和高光学纯度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优势。

为强化创新能力,公司构建了“双研发中心”体系:杭州药物研究院聚焦小试研发,总部研发中心则侧重产业转化,将加速研发成果落地。此外,东阳新厂区项目(含年产300吨阿托伐他汀钙等特色原料药)的推进,标志着公司向绿色智能制造升级。这些布局不仅提升了现有产品的竞争力,也为未来储备了增长动能。

在医药行业创新转型的背景下,海森药业的研发策略兼具务实与前瞻性:一方面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布局潜在重磅品种,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研发体系的完善,公司有望向更高附加值的创新药领域延伸。

国际化步伐加快,高端市场认可度提升

国际化是海森药业的重要战略方向,2024年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近百个国家,并通过51次国际审计,包括美国FDA现场检查(结果为VAI)和韩国产品注册。核心产品硫糖铝、阿托伐他汀钙在欧美市场的销量增长显著,表明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已得到国际认可。此外,公司长期参加CPHI等国际展会,近年来拓展至西非、沙特等新兴市场,全球化布局日趋完善。

国际化不仅带来收入多元化,也推动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上线实现了检测数据全程可追溯。未来,随着更多产品获得CEP、FDA认证,海森药业在国际高端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规避单一市场的政策风险。

绿色制造赋能可持续发展

环保合规已成为原料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海森药业将工艺创新与环保技术结合,开发了化学脱氮、膜处理等专利技术,并建成1500吨/天的废水处理系统和RTO尾气处理设施。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循环利用废酸、溶剂等资源,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负荷。安乃近的管道化改造和硫糖铝的绿色工艺升级,进一步体现了“本质安全”理念。

在“双碳”目标下,制药行业的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海森药业的绿色制造能力不仅满足了监管要求,更成为客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量。未来,随着东阳新厂区投产,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的生产模式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可持续竞争力。

聚焦创新与全球化,迈向高质量发展

展望2025年,海森药业表示将继续深化“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依托研发中心投产和新厂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产能和技术水平。国际化方面,公司将加快欧美高端市场准入,并拓展新兴地区业务,推动营收结构优化。此外,绿色制造和数智化转型将贯穿生产全流程,强化成本与质量优势。

长期来看,随着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政策环境变化,具备技术、质量和国际化能力的龙头企业将更具发展潜力。海森药业凭借核心产品竞争力、研发储备和全球化布局,有望在行业变革中占据更有利位置,逐步从特色原料药供应商向综合型医药企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0 阅读:3

中景财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