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究竟有没有偷听?一年成本超6300亿元,哪有冤大头这么做

离别锁住思念 2024-12-07 18:40:4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谁的手机上没收过广告推送?过去广告是广撒网,现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性推荐。针对每个人的需求,精准给你推送广告。

由此便产生了那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究竟有没有在偷听用户说话?如果没有偷听,为什么人们总感觉之前说过什么,接下来再打开APP,就能看到相关的推送?

个性推送和隐私之间的界线,早已变得越来越模糊。

偷听导致的手机“负面效应”

先来看看智能手机有没有偷听,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包括测试,业内人士认为,手机内的各个应用软件,理论上可以偷听和偷看,但实际情况不可能。

何延哲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专业人士,在近日南开大学主办的一个研修班上,他对手机应用可能存在的偷听,又进行了公开的测试。

结果显示,如果手机里的某个APP,偷偷运行监听用户的声音,手机耗能会增加。用电量增加,又会导致手机过热和发烫。除此之外,内存和CPU的占用情况也高。

通过测试,如果手机被偷听了,用电的速度会比正常情况快至少27%。也就是说,偷听不可能发生在静默状态下,手机本身会产生较大的能耗,从而能让用户觉察到。

此外,手机里的APP应用,和手机系统本身是两套运行逻辑和技术标准。操作系统本身掌管着APP的一切运行权限。

测试显示,如果某个APP在后台运行偷听,操作系统本身是能感知到的。而且时长超过一分钟的话,还会被操作系统切断运行。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即手机内的APP,不可能同时在后台运行偷听。因为手机上的麦克风只有一个,同时偷听,几个APP会为了争夺使用权限而“打”起来。从运行的底层逻辑上来看,也就没办法偷听了。

总结下来,多个APP要想在手机里偷听用户说话,根本实现不了。所以,综合手机耗电快、偷听1分钟自动切断、多个APP不能同时偷听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不存在APP偷听这个可能性。

另一位业内人士刘鹏,近年来也多次表示,偷听和监听这种情况,硬件层面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在软件应用层面不能实现。

什么意思呢?硬件层面就是指智能手机本身,它上面上有麦克风和视频探头等视听设备,只要打开设备,就能听到和看到。

而现在讨论的偷听问题,是利用APP这种软件应用,以远程遥控的方式实现偷听和偷看。在刘鹏看来,这种软件远程操作层面,而且还得是偷偷操作,不可能实现。

有人会反驳,为什么那些智能音箱,以及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就能实现随时的听读呢?

刘鹏表示,智能音箱这类设备,它内部安装了专门的芯片来判断人的说话声音,因此在硬件层面,它只要处于运行状态,就能听到说话。

手机上的语音助手这类程序,它本身是镶嵌在操作系统内部的,从技术逻辑上看,这属于手机的一部分。只要在后台开启它,就能实现听读功能。

其他APP则不同,相对于手机本身,它属于“外来户”。所有运行权限,全部要手机同意才行。

可一旦它们在后台偷听,就会产生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明显的负面效应。所以这种情况,还是很容易被发现。

以上是技术层面的情况,从商业逻辑上来看,企业如果用偷听的方式来实现广告精准推送,成本远比收益高,对他们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年偷听成本超6300亿元

APP为什么要偷听,无非是从用户说的话里,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再精准投放广告。

而整个过程,用APP偷听后,还要将用户的话转化处理。在技术人员看来,用户自己对着麦克风说话,然后进行语音和文字转化,都会存在很大误差。

而如果是APP在后台偷听,录音之后还要进行信息识别和筛选,这个过程本身就耗费时间。通过筛选后,接下来才能精准投放广告。

这样算下来,广告投放的成本太高,综合性价比太低。刘鹏表示,现在市场上语音转成文字的成本,一万秒的市场收费为10元,另外还要收取2元服务费用。

按照这个收费来计算,假设某个APP要偷听,每个人偷听一小时的成本在7毛钱左右。

APP用户越多,产生的偷听成本就越高。假设是日活跃度在一亿以上的APP,每天的偷听成本就超过了7000万元,一年的成本就超过了260亿元。

而APP偷听,不可能每天只听一小时,假如按照24小时日夜不停偷听,这样产生的年成本,就超过6300亿元了。

显而易见,不要说成本这么高,现实中专门从事语音转化业务的公司,其市值也没这么高啊。

更何况,用户每天说的话,不一定都符合他们的广告推送。在他们看来,用户每天说的最多的都是“废话”,有利于广告推送的屈指可数。

因此从逻辑上看,这些企业每天花费巨额资金,为每个人说的废话来买单,从资本趋利的角度看,基本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在精准推送广告这件事上,相关APP以及背后的企业,有更低成本的方法。

“用户画像”,不用偷听

现在,打开每个人的手机APP,每个人界面的内容都不同,这就是个性化的信息推荐,当然也包括企业最看重的广告个性推荐。

有些人可能觉得,是不是自己在网上主动搜了某些内容后,后台的应用就会利用算法,定向推送内容呢?

主动搜索,然后根据用户的使用痕迹来推送,对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关键指标。但现在的推荐方式其实更智能化了。

即使你没有进行过任何搜索,你只是被动浏览各个APP推送的信息,后台的算法系统,同样也能根据你的浏览习惯和时长等情况,来判定用户的需求。

还有最关键的一项,目前所有的APP,只要安装到手机,就会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

手机里本身存在的信息,主动搜索产生的信息,算法自动记录的用户使用行为等等,这些海量的信息,最终都被勾勒出一幅幅“用户画像”。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就能再利用智能化的算法,给用户分门别类推送广告或其他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画像虽然是个人化的,但在企业后台的数据库里,这类信息很多,有很多用户的使用手机习惯都可能是重叠的。

也因此,所谓的精准化推送,也不过是成批次成批次的推。比如上百万的一批游戏宅男,企业给他们推送广告,应该都是游戏类的广告。

也就是说,算法并不是专门针对每一个个体,推送精准化的广告。毕竟现在的算法还达不到那么精准快捷的程度,成本上也受不了。

不过,批量精准化的推送,就已经能让这些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了。就像微信朋友圈里,也早已实现了个性化的广告推送,每个人收到的广告都不一样。

但因为用户基数很大,批量化的推送,总归能碰到很多潜在的客户。这样一来,平台推送广告赚到钱了,投放广告的企业也赚到钱了。

还有一种情况,用户在这个APP上搜索了信息,然后在另一个APP上就能看到相应的广告推送,这是怎么回事?

广告的自动化投放

用户在A平台看了内容,而后在B平台上也看到了,人们自然会认为,两个平台之间肯定共享了数据。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共享数据绝不可能,因为APP之间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他们都把用户数据视为最大的利益,怎么可能会给竞争对手共享。

之所以会看到相类似的推送或者信息,是因为使用了程序化广告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广告在各APP上投放的时候,实现了全流程和自动化。

广告的推荐原理,根据“用户画像”的情况,在各个平台的推荐逻辑都是一样的。APP平台之间不用共享数据,只要通过采集用户信息,看到用户的浏览和使用习惯,就能定向推送。

偷听背后的不同理解方式

在技术专家看来,APP现在做不到偷听。而用户之所以感觉被偷听了,则是因为个性化推送越来越精准后,产生的一系列巧合。

每天推送的广告太多,其实大多数广告对用户来说都不精准,人们看一眼就都忽略了。

但是,很多感觉比较准的广告出现,就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幸存者偏差。

尤其当用户近期谈论过某些信息,比方说要购买什么东西,然后在APP上就看到了相关的内容,这种精准度,就更加强化了人们认为的“偷听”。

不过大概率的情况,还是由于后台基于“用户画像”,对用户的需求有了了解,才推送了相关的内容。

所以,最终问题的落脚点,还是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数据安全。

隐私和广告的界限在哪里

隐私和广告之间的逻辑,是平台和企业的成本与盈利。现在的互联网,大部分内容是免费模式,用户可随意浏览。

平台提供这些服务,企业不会是活雷锋,他们需要盈利,才能保证持续提供免费内容。于是,广告就成了他们盈利的主要手段。

如果还是过去那种随便推送的方式,广告的投放肯定就做不到精准,用户不打开广告,广告主和企业就等于白投入了。

正因为如此,平台才在研究个性化的推荐,即想方设法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来推送广告。

这样一来,嗅探用户的习惯和需求,就会不可避免涉及到用户隐私。虽然近年来围绕互联网数据安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在用户的感受中,目前用手机上网,基本就是裸奔。

说到底,人们还是能感到,平台采集数据,更多的介入到隐私层面了。企业本身就想更多的盈利,法律不禁止的行为,他们会想方设法做得更多。

也因此,不管大众如何抱怨个性化推送,未来的网络技术越智能化,个体的隐私边界也就越模糊。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因此围绕这一领域的探讨和思考,未来也会更多。

信息来源:

《聊什么就推什么,App“偷听”真的存在吗?》 法治网 2024年12月4日

《手机监听、数据泄露……关于精准广告的秘密,你需要知道这些》 界面新闻 2020年11月18日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