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做美国的对手,还不足以致命!但要做美国的朋友,有时候真的会致命!我想,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我们都知道,以前日韩是美国在亚洲的盟友,而日韩当年之所以愿意与美国马首是瞻,是因为以前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切实的好处。可这一切,随着特朗普上任之后,都发生了改变。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本质上将盟友视为可榨取的“战略提款机”。这种短视的勒索策略,反而催化了东亚地缘格局的重构。

事情还得从特朗普对日韩的关税战说起,特朗普对钢铁、铝制品加征25%关税,直接打击日韩核心产业(日本汽车、韩国半导体)。韩国出口因此面临448亿美元损失(占总量7%),而日本对美贸易逆差610亿美元成为谈判筹码。
此前韩国尹锡悦政府为迎合美国,不惜牺牲对华关系,但换来的却是美军在韩国的特权扩大(如毒品交易、性犯罪豁免)和美国将其列入“敏感国家”名单的羞辱。
驻韩美军费用分摊从9.2亿美元飙升至50亿美元,驻日美军费用谈判陷入僵局。特朗普将军事同盟商品化,甚至要求韩国支付萨德系统部署费用,这种“付费安全”模式彻底解构了同盟的道义基础。
美国以“友岸外包”为名,要求日韩企业撤离中国市场。但中日韩贸易额占三国对外贸易24.5%,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依存度高达42%,这种“经济断链”的代价远超出日韩承受能力。

正如欧洲国家那些所言,特朗普抛弃了与欧洲几十年的盟友关系,这也使得欧盟现在计划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在亚洲层面,美国其实与朝鲜并无多少交集。但特朗普与金正恩的“汉堡外交”直接动摇威慑体系,其声称“朝鲜核威胁不到美国”的言论,让日韩陷入被“核绑架”的恐慌。韩国代总统崔相穆坦言:“美国优先政策让盟友成为可牺牲的棋子。”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日韩与美国的关系出现松动,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但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尚未在全球开打,而中国这边已经开始拉拢日韩,见美国的招,更是要拆美国的招了。
具体而言,中日韩重启自贸协定谈判,计划将零关税商品比例从90%提升至95%。日本放宽对华签证、韩国酝酿免签政策,三国人员往来计划2030年达4000万人次,形成“去美国化”的区域经济闭环。
中日韩设立出口管制对话机制,构建半导体产业链分工(韩国设计、中国制造、日本材料),并探讨联合开发第六代战机技术。这种“技术主权联盟”直接对冲美国的技术封锁。

在这次中日韩三国会议中,中国与日本还达成了20点共识,我这里说几个重要的点。
1、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推动RCEP落实,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2、支持彼此举办国际展会(如中国进博会、大阪世博会),加强APEC等机制下的协作。
3、支持中方主办2026年APEC会议、日方申办2031年APEC会议。
此次对话是时隔6年重启,反映两国在特朗普政府对盟友施压、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选择以合作对冲风险,强化区域经济韧性。
美国在亚太的同盟体系已从“战略资产”异化为“负资产”。历史正在证明,霸权胁迫维系的同盟,终将在多极化浪潮中分崩离析;而真正的区域稳定,只能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共同体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