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伟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因为母亲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付出的不在少数,
像古代有孟母三迁,
近代有钱学森之母对他的谆谆教导。

其实能成为后人记住的人,
多少都和家庭的教育和门风分不开。
世界冠军郭晶晶能够成功,
离不开她母亲对她的照顾,
一心扑在她身上,把自认为最好的都留给她。
甚至后来主动帮她带娃,也无形中减少了她的负担。

近日郭晶晶带着家人在山西大同旅游的照片火了,
很多网友都注意到照片中始终有一个不起眼的人,
那就是郭晶晶的母亲,她不施粉黛,
头发花白,站在角落。

在霍家,有这样一位低调的母亲,
她默默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范玉梅站在饭店一角,手里拿着一叠收拾好的纸盘,
目光不时扫向正在切蛋糕的霍中妍。

饭店之中热闹非凡,郭晶晶与霍启刚陪着孩子迎接小朋友。
一旁的霍震霆面带笑容,看着孙女吹蜡烛。
这是郭晶晶大女儿八岁生日的派对。
范玉梅没凑过去,习惯性地退到边上,
整理着桌上的气球和彩带。

她背着那个眼熟的双肩包,
包中盛着孩子们的零食与水杯,
时刻准备取出递与他人。
68岁的她,头发已经花白,
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
乍一看,跟饭店的服务员没啥两样。
于郭晶晶一家而言,她乃是家中最不可或缺之人。

这次来大同旅游,范玉梅跟往常一样,
没让自己闲着。
清晨,她早早起身,帮忙收拾行李,
还不忘提醒孩子们带上外套。
中午吃饭时,她留意着霍中曦爱挑食,
悄悄把菜拨到他碗里。

生日派对开始前,她跑前跑后,
帮着布置桌子,检查蛋糕有没有放好。
郭晶晶忙着陪女儿招呼朋友,霍启刚忙着拍照,
范玉梅就负责盯着孩子们别乱跑。
她从不觉得自己做了啥大事,干完这些,
她就站在一旁,笑着看一家人其乐融融。

范玉梅这样的付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在郭晶晶小的时候,作为母亲的她,
就习惯了为女儿忙前忙后。
20世纪80年代,河北保定的范玉梅与丈夫郭树忠皆为普通工人。
丈夫在铁路奔波,她则于胶片厂劳作,日子过得颇为拮据。

1981年郭晶晶出生,作为家中独女,
她备受父母珍视,夫妻二人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她。
彼时,范玉梅获悉省队教练看中了晶晶,
于是便萌生出让晶晶投身跳水运动的想法。
她未作多想,念及孩子平日食量颇小,
而练习体育可强身健体,便颔首应允了。

丈夫有点担心,怕孩子吃苦,
可范玉梅觉得,锻炼锻炼总没坏处。
郭晶晶自7岁起便开始接受训练,
而范玉梅忙碌的生活也随之正式开启。

训练基地距家近在咫尺,
可她下班后总要匆忙赶往那里去看看女儿。
厂里活儿重,她经常干到傍晚,
挤上公交车,颠簸半个多小时到基地。

到了那儿,她帮晶晶洗训练服,
陪她吃晚饭,等女儿睡下才走。
有时候太晚没车,她就在基地旁边的小店歇一晚,
第二天一早再赶回去上班。

训练苦,晶晶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范玉梅看了心疼,但她咬咬牙,
告诉自己得让孩子坚持下去。
数载之后,郭晶晶年满12岁。
彼时的她,凭借自身的卓越天赋与不懈努力,
被国家队相中,自此踏上前往北京的逐梦之旅。
范玉梅的奔波路程变得更远。

北京距保定路途不近,火车票价格不菲,
她不愿多破费,故而常常购买最为廉价的硬座票,
还会带上一辆旧自行车。
到了北京,她骑车穿过大街小巷,找到训练基地。
基地条件颇为简陋,范玉梅无处安身,
只好在宿舍楼道铺块毯子将就一晚。

白天,她帮女儿整理床铺,陪女儿用餐;
夜晚,她守着晶晶训练直至深夜。
训练强度颇大,晶晶数度受伤。
范玉梅心急如焚,焦虑得难以入眠,
可她从未让女儿瞧见自己的泪水。

2004年,郭晶晶在雅典奥运会上拿下金牌,
站在领奖台上笑得灿烂。
范玉梅静坐在电视机前,眼眶渐渐泛红。
她没去现场,觉得花那钱不如留在家给女儿做顿好吃的。
金牌背后,是她十余年始终如一的陪伴。

从河北辗转抵达北京,从训练基地走向奥运赛场,
范玉梅从未有过求回报的想法。
她只知道,女儿站上最高的地方,她这当妈的就值了。

郭晶晶成名后,范玉梅和丈夫还是老样子,
过着朴素的日子。
晶晶收入颇为丰厚,早具备了经济能力,
然而范玉梅从未有过依靠女儿过上豪门生活的念头。

2012年,郭晶晶与霍启刚喜结连理,
二人的婚礼在香港办得极为风光。
范玉梅与丈夫搭乘经济舱前往香港。
抵达后,二人身着极为普通的衣物,
行事低调,宛如寻常宾客。

婚礼当天,霍家安排他们坐主桌,
范玉梅摆摆手,主动坐到边上的桌子,
说是让亲家好好招待贵客。
她不想抢风头,只想看着女儿幸福就好。

婚礼之前,范玉梅对霍启刚可没这么放心。
郭晶晶和霍启刚谈恋爱时,
范玉梅一听对方是香港豪门公子,眉头就皱起来。
她与丈夫思忖,普通家庭与豪门之间,
差距太过悬殊,他们唯恐女儿日后遭受委屈。

晶晶坚持说霍启刚对她好,范玉梅才同意见一面。
见面那日,霍启刚携红包而至,
依照香港习俗,此举意在表诚意,然范玉梅并未收下。
她盯着霍启刚,看他说话做事,
发现这小伙子没啥架子,对晶晶的事业特别支持。

经过数次接触,范玉梅渐渐安下心来,
她发觉这门婚事颇为靠谱。
婚后,郭晶晶将重心置于家庭,
而范玉梅则开启了新的忙碌。

2013年,大外孙霍中曦出生,
范玉梅主动提出帮忙带孩子。
霍家有钱,请保姆不难,可范玉梅觉得,
保姆再好也比不上亲外婆。
她开始频繁往返河北和香港,帮着照顾中曦。

孩子尚在襁褓之时,
她就帮忙喂奶、更换尿布,夜间还承担哄睡之责。
郭晶晶忙于照料孩子,霍启刚投身于工作事务,
于是诸多琐碎之事便落到了范玉梅的肩上。
家里吃饭,她记得每个孩子的口味;
出门玩,她帮着拿行李、看包。

后来,霍中妍与霍中怡陆续降生,
范玉梅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
她68岁了,体力不如以前,可她从没喊过累。
有一回,郭晶晶需赴巴黎工作,
范玉梅便携三个孩子搭乘飞机前去与她相聚。

飞机上,她盯着孩子们别乱动,
下了飞机又忙着拿行李、找车。
郭晶晶见母亲范玉梅满头大汗,心疼不已。
然而范玉梅只是莞尔一笑,
说道这算不得什么,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范玉梅的付出,不只是帮女儿带孩子。
她以独特的方式,将一家人紧密地联结于一处。
80年代的工人家庭,讲究勤俭和付出,
范玉梅把这种习惯带到了香港。

她生性节俭,对花钱之事颇为淡然。
衣服即便破旧亦不更换,依旧背着那只双肩包。
霍家生活优裕,然而她从未有过自惭形秽之感。
她以自身行动向孩子们表明,于家人而言,
最为重要的并非金钱,而是彼此间的相互照料。

旅游的最后一日,
一家人漫步于大同古城的街巷,邂逅了不少人。
范玉梅背着包,走在后面,看着孩子们跑来跑去。
郭晶晶和霍启刚牵着孩子,霍震霆在旁边讲古城的历史。
范玉梅并未凑上前去搭话,
她已然习惯站在一旁,默默凝视着这一家人。

她知道,只要孩子们笑着,
女儿女婿安心,她这当外婆的就满足了。
夕阳洒在古城墙上,范玉梅的背影和背包,
成了这趟旅程里最暖的画面。

在普通人家庭里,相同的,
母爱的分量不轻。
她们为了孩子可以放弃工作,
而无怨言的陪着他们。

还有一种,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女儿远嫁的时候,
或许她内心也是不喜的,但是为了孩子的幸福,
还有他们婚后,避免为家庭所累,
才甘愿帮着女儿的。那么你认为呢?

信息来源:
1、郭晶晶开创属于自己时代 从土妞修炼成名媛.网易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