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万众瞩目的北京电影节正式落幕,在这次电影节中,有人收获颇丰,也有人宣布进入人生新阶段。
然而在这场盛会中,有一个却显得十分特殊的人,她就是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老艺术家田华。

田华,这个名字,承载了新中国电影的记忆,也点亮了无数人心中的希望。
那一晚,田华身穿白色西装,内搭红色衬衫,坐在轮椅上,背脊挺得笔直,她的出现,像一束光,照亮了整个会场。

伴随着《少年》的旋律,她被缓缓推到舞台中央,观众席上的人们纷纷起身,掌声经久不息。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动作小心翼翼,捧着奖杯的手微微颤抖,仿佛在捧起一段沉甸甸的岁月。

田华接过奖杯,朝全场敬了个礼,手势虽有些迟缓,却带着军人般的坚定。
田华的获奖感言简短却有力,她说,演了一辈子戏,演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讲的都是人民的心声。

97岁了,人民给了她这么重的奖,她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每个字都像敲在人心上。
田华的艺术,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她演的“喜儿”,是无数农村女孩的缩影。

她演的“李玉梅”,是那个年代革命者的写照,她的表演,像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带着泥土的味道,也带着希望的温度。
在田华的眼里,演员不是光鲜的职业,而是生活的记录者,她的角色,总能让人想起那些在苦难中挣扎却从不放弃的人。

1950年的《白毛女》,她演的“喜儿”让无数观众泪流满面。
那是一个被地主压迫的女孩,头发花白,眼神却藏着不屈的光,田华演这个角色时,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演”,而是怎么“活”成喜儿。

她跑去农村,跟农民一起干活,学他们的说话方式,观察他们脸上的皱纹。
那时候的新中国刚成立,电影院里坐满了从没见过电影的农民,他们看完《白毛女》,哭着说:“这不就是我们吗?”田华听到这些话,觉得自己的戏没白演。

1956年的《党的女儿》又让田华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她演的李玉梅,是个为信仰甘愿牺牲的共产主义者。
那个年代,革命的故事是电影的主旋律,但田华的表演从不流于口号。

她花了好几个月去了解革命者的生活,甚至翻看了烈士的书信。
她说,演李玉梅,不能只演她的坚强,还得演她的害怕、她的不舍。

片子里有个镜头,李玉梅在牺牲前回头看了一眼战友,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感。
每演一个角色,她都像在跟观众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戏,像是从心里掏出来的,带着温度,带着力量。

即使到了晚年,她也没停下脚步,2012年的《飞越老人院》,她演了个乐观的老人,笑起来像个孩子。
那部戏里,她有句台词:“活着,就得好好活。”观众看着她的笑容,忍不住想,这不就是田华自己吗?

田华的根,扎在苦难的土壤里,她1928年出生在河北唐县的一个小村子,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
战乱年代,她小小年纪就跟着家人四处逃难,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

1940年代,她加入了晋察冀边区的文工团,唱歌、演戏,给抗战的士兵鼓劲。
那时候的她,瘦得像根柴,嗓子却特别亮,唱起歌来能传到山那边,文工团的生活虽然苦,但让她明白了艺术的力量。

每次演出完,士兵们都会围上来,笑着说:“小姑娘,你唱得我们心里热乎乎的。”这些话,成了田华一辈子的动力。
1949年,田华进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了她的银幕生涯。

那时候的新中国电影刚起步,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想用电影讲好每一个故事。
田华拍《白毛女》时,剧组住在村子里,睡的是土炕,吃的是玉米面饼,她不觉得苦,反而觉得踏实。

她说,只有跟老百姓贴得近,演出来的戏才有魂,后来,她又辗转到八一电影制片厂。
田华不只是演员,还是个伯乐,在八一厂工作时,她负责过演员面试,总能从一堆人里挑出有灵气的苗子。

陈佩斯就是她看中的,1980年代初,陈佩斯来八一厂应聘,个子不高,模样也不算出挑,但田华觉得他眼里有股机灵劲。
她力荐陈佩斯演戏,后来还把他推到《法庭内外》的剧组。

朱时茂的路也差不多,当时他差点没被录上,是田华跟领导拍桌子,才把他留下来。
陈佩斯和朱时茂后来的成功,离不开田华当年的眼光,北影节那天,他们跪着献奖,像是用行动说:“老师,您的恩情我们没忘。”

田华的影响,不只在银幕上,也在她的为人上,她对年轻演员从不摆架子,总爱拉着他们聊角色、聊生活。
陈佩斯说过,田华教他最多的,不是怎么演戏,而是怎么做人,她常跟后辈说,演员得有颗真心,对观众真,对角色真。

即便退休后,她也没闲着,拍了《寻找成龙》《戒烟不戒酒》等片,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到了97岁,田华的身体不如从前,腿脚不便,出行得靠轮椅,但她的精神还是那么足。

田华的家庭生活,低调却温馨,她的丈夫苏凡是八一厂的导演,两人一起工作,一起吃苦,感情深得像战友。
苏凡去世后,田华一个人拉扯大了孩子,她从不抱怨,总是笑着说,家是她最暖的地方。

她的儿女如今都有了自己的生活,逢年过节会带上孙子孙女来看她。
田华最爱听孙辈讲学校的事,偶尔也会跟他们讲讲自己年轻时拍戏的趣事,她的脸上,总挂着满足的笑。

颁奖晚会的最后,田华再次朝全场敬了个礼,她的手抬得不太高,但那份郑重,让人心中震撼。

信息来源:田华抖音百科
北晚在线:97岁田华获第15届北影节终身成就奖:“一辈子扎根于生活”
中国新闻网:97岁田华,获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