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西安城区有座山,山上有座森林公园,和连战井勿幕有关系

云水终南 2024-03-10 12:42:27

说实话,我要说西安城区有座山,你信不?要是我说山上有座森林公园,你信不?

嗨,西安城区公园倒是不少,但是哪里有山?还有森林公园?

确实,我们印象中的西安城区基本一马平川,所谓的“六爻”地形就是几个起伏——把龙首原叫做龙首山,但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我说的是现在,公园大门上题写的是“清凉山森林公园”,有图为证。

说起来,以前高大的塬,我们也是可以叫做山的:以前的龙首山,现在的洪庆山。而这个清凉山其实也是曾经高大的塬。

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清凉山位于凤栖塬塔坡村,朱雀路南延伸段,西临东仪路,南临西部大道,是长安区与雁塔区的交界,有一千多亩,算是比较大的了。

少为人知的凤栖原

我们大多知道少陵塬,说起杜陵原、鸿固原、凤栖原的关系很多人就蒙了,其实《咸宁县志》记载很清楚:“总为鸿固原,南为少陵原,北曰凤栖原。

少陵原汉代本名鸿固原,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葬于此塬,陵名杜陵,改称杜陵原;因宣帝许皇后葬在杜陵之南,陵墓较小,古时少小通假,又称少陵原。

在少陵原的北端,有一小段一改少陵原来的南北走向,向西延伸,变成了东西走向,一般把东西走向这一段叫凤栖原。

汉宣帝小时候流落民间曾经在此居住。宣帝登基之后,文武大臣上表称:鸿固原上降落了十几只凤凰,此乃祥瑞。宣帝大喜,于是下旨将鸿固原改名成凤栖原。

这个事情《西安府志》记载很明确:“西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有凤凰集于鸿固原西,因命名凤栖原。”

所以,可以认为凤栖原是少陵塬北面的的一部分,横在长安和雁塔之间。我们到长安都要上的那个大坡,就是上凤栖原。

这里的坡叫做塔坡,从名字就知道:这里原来有塔有坡。不过白云苍狗,塔不知什么时候没有了,坡还在。

因为城市的建设,现在坡度也看不清楚了,以前从清凉山公园到到长安酒厂十字,谁还记得那个大坡?

问什么要打造隋文化

我是从南大门进去的,很有意思的是门阙上刻意有佛教文化,而且这一路上去很多景区都是打造隋代文化。

进了门就是开皇广场,这可是隋文帝杨坚开辟的盛世,让东汉至隋南北分裂达四百多年之久的国家得以休养生息。

大兴湖也是得名于隋大兴城,开皇三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

我过湖上的桥时候,就感觉很熟悉,看了介绍,才知道这叫做安济桥,是1:1仿赵州桥复制而建,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赵州桥是隋建,看了安济桥,就算是游了赵州桥。

中学语文课本《中国石拱桥》有介绍赵州桥的,可以到这里实际观察。

在上面还有隋文帝广场,我去过泰陵,写过隋文帝,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结束分裂开辟盛世,文治武功都可圈可点。

清凉山的清凉寺也是始建于隋开皇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后面想写。

我很奇怪:为什么清凉山森林公园要集中打造隋文化。哪位朋友知道,告诉我。

连战祖母墓

说实话,我第一次注意到清凉山,还是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到了西安,在西安他呆了不足24小时,就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他的母校,一个就是清凉山。

母校是后宰门小学,而清凉山就是连战祖母安葬的地方。因为名人效应,所以清凉山连战祖母的墓我肯定是要去的。

和早上耍棍的大爷聊聊,说就在清凉寺里,我就沿着小道往西边的清凉寺去,一路摆摊的很多,一打听,清凉寺二月二的会,这些小摊提前就出摊了。

在清凉寺大门一打听,保安大叔合十说那边不让游客去。我合十说都是师兄,大叔就让从大门右边的路上去了。

过了个灵塔,却左右看不到,问了一个义工师兄,才知道那个院子大门不开,只能在上面围墙外看看。

民国时连战祖母住在清凉山北的东姜村,经常来寺里烧香做义工,和僧人居士们相处十分和谐,病故前留遗言希望埋在寺院旁,后来如愿。

新闻照片

站在围墙外,果然看到坟茔。我双手合十,保佑两岸血脉相连,早日统一。

恢弘的清凉寺

说实话,没有来清凉寺时候,我曾经从外面多次望见,清凉寺沿地势而建,甚是恢弘。这次进来,感受更为强烈。

因为要准备庙会,游人虽然不多,但是义工忙来忙去,擦洗拖地,修剪摆弄。我不好意思打搅,没有按照次序游览,而是从上面的法堂下到大雄宝殿,再到山门。

清凉寺是隋唐古刹,曾名真寂寺、崇福寺、化度寺等,金大定年间法演法师扩建,敕封为清凉寺。

看资料说寺内曾经有隋代风格的弥勒玉佛一尊,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不过现在寺内只有一通民国的老碑了。

因为名人墓在这里,有了这样的机缘,清凉寺大规模修葺扩建是少不了的。

寺院随山势呈五重梯进式,风格为仿唐,青砖琉璃飞檐斗拱,松柏奇花异草翠竹,地如其名,真是一个清凉好去处。

我到天王殿旁边忽然闻有异香,张目一望,就看到一株巨大的结香正在盛开,黄花满树,香气满院。

令人叹息的井勿幕墓

西安人知道西安城墙中有个勿幕门,却少有人知井勿幕墓就在清凉山。

蒲城人井勿幕早年留学于日本,为留学生中最年轻者之一,最早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来回国创建同盟会陕西支部并任同盟会长,孙中山称他为“西北革命巨柱”。1918年遭暗杀于兴平南仁村,时年30岁。

1946年冬,抗战胜利后井勿幕由兴平迁葬于此地。

当时蒋介石亲笔题字“追赠陆军上将衔井勿幕先生之墓”,碑楼前置石桌香案,石凳,前有著名书法家蒲城人寇遐书丹的《井勿幕石碑》。

很可惜的是,这些在“文革”中均遭破坏。我沿着公园中的小路行走,看到的墓碑。

今存的墓与碑是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由政府出资重建的,上面的文字只有“井勿幕先生之墓”,落款是一九八一年十月重立。

你看,很客气的称呼“先生”,碑石后面也没有文字,井勿幕是谁干啥的,都不写。

旁边还有长安区政府立的“辛亥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纪念碑”落款是二00八年十二月,后面有介绍井勿幕的文字,估计也觉得旁边的墓碑太简单,有些“尬”。

如果蒋介石“先生”的题字和寇遐的书丹还在,这里估计就没有那么清静了。

从私家园林到公园

清凉山森林公园虽然名曰“山”,确实不是很高大;名曰“森林”,野生树木也不多,公园倒是结结实实没得说。

这个公园不收费,交通很方便,晨练遛弯带孩子遛宝宝,还有游乐场游船,方便了附近的市民。

要知道,这个地方在唐朝的时候,也是大名鼎鼎,叫做“何将军山林”。

何将军曾经是在郭子仪帐下屡建战功的一个将军,可手制服狂奔的犟牛,后他被加封为“千牛卫士将军”,是守卫京都长安的禁卫军首领。

不过,那个时候是私家园林,一般老百姓是不能进来的,你看现在我们的生活有多好。

二月二清凉寺有庙会,没事去转转,说不定还有新发现。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2 阅读: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