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留种对比,三个月两地产量,县城创业,沙土差异影响

碧波种植解说 2025-02-19 19:29:08

仙人掌留种对比,三个月两地产量,县城创业,沙土差异影响

在众多绿植里,仙人掌也算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存在了。它浑身带刺,有着独特的外形,有的长得像手掌,有的像柱子,还有球形的。在好多场景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像居家阳台上,办公室的茶几上,甚至一些咖啡厅的角落里也摆着它。不过呀,仙人掌也有让人头疼的地儿。就拿在县城里想以仙人掌创业来说,就有不少问题要解决。

先说说这仙人掌留种的事儿。不同的仙人掌品种之间那差异可不小,就拿金琥、草球、蟹爪兰、山影拳和量天尺这几个品种来说吧。我有个朋友在河北华北地区的县城,他想通过种植仙人掌创业。他一开始可摸不着头脑,特别是关于留种的这事儿。

咱先说金琥,金琥那可是仙人掌里的“大个头”,球形很圆润。在我朋友那,刚开始种的时候,他对金琥留种的土壤特别没概念。他用的是普通的园土,在华北那种气候下,刚开始看着好像还好。因为华北气候比较干燥,金琥前期生长得还算可以。大概在种植后的3天左右,他能发现金琥表面有一些微微的色泽变化,就像微微变绿了一点。到了7天的时候,新叶的嫩绿就更明显了些,长出了些小疙瘩。

可过了一个月呢,问题就来了。这普通的园土营养好像有点跟不上,金琥长得有点慢了,而且球体有点发黄。我朋友就很疑惑,就去问了当地的老种植户。老种植户告诉他,金琥在华北这种地方,用沙土和腐叶土混合的比例大概3:7比较好。按照这个比例重新弄了土壤后,又过了三个月,那可就不一样了。金琥不仅长得个头大了,而且整个球体通红通红的,特别好看,留的种也很饱满。

再说说草球,草球相对比较小巧,繁殖能力倒是挺强的。在广东华南那边有个网友分享他的种植经历。广东那边气候湿润,和华北差别可大了。他一开始也种草球,用了当地的那种比较肥沃的黏土。刚开始3天的时候,草球没啥变化,但是到了7天的时候,就发现草球的刺座上有小芽冒出来了。15天的时候,小芽就长出来了不少呢。不过因为有黏土的保水性太强,到了一个月的时候,有些小芽有点烂根的迹象。这网友就把草球移栽到沙土里,又过了三个月,草球的留种产量就增加了不少,而且这些繁殖出来的小草球特别健康。

蟹爪兰就比较特殊了,它是那种附生类型的仙人掌。我是听一个云南的朋友说的,云南的地形复杂,有山有水的地方也有干旱的地方。在云南有个种植户在山里发现蟹爪兰长得特别好,他觉得那个地方的土壤有很多小石块和腐叶混合,特别松散透气。他就把蟹爪兰的种苗从盆里挖出来看看土壤结构,然后照着这个样子在自己县城里重新配土。刚开始种植后的3天,蟹爪兰的花骨朵好像有点发蔫,他特别担心,以为自己弄错了。结果7天的时候,花骨朵又精神起来了,15天的时候就开始陆续开花了。这可把大家惊到了,因为之前他种的时候花期没这么早。三个月后,他用这种土壤留种的蟹爪兰,留种的果荚特别饱满,种子数量也多。

山影拳长得很奇特,一层一层的像山峰一样。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辽宁网友的分享,东北这边的冬天特别寒冷。他冬天把山影拳放在室内的阳台,阳台的土壤比较板结。3天的时候,山影拳的土面有点干裂的小纹路,7天的时候,部分茎节有点发软。他以为是缺水,就浇水了,结果过了15天,发软的茎节有点发黑。他就把山影拳挖出来,把根部的土清理掉,换成了松一点的沙土,还加了一些碎石子增加透气性。一个月后,山影拳就恢复生机了。三个月后留种的果荚质量很不错,因为之前的养护让植株健康了。

量天尺呢,它常常是作为嫁接砧木的。我认识的一个湖南的朋友,他在湖南的乡村有些小院子。他种量天尺就是为了给其他花卉嫁接。他用的是自己家里堆肥的土,刚开始3天的时候,量天尺的茎蔓好像没什么动静,到了7天,感觉有点发蔫,他就往盆里浇了点淘米水。15天的时候,茎蔓开始长新的气生根了。他觉得那堆肥的土还不错,就用这个土养了三个月。但是留种的时候发现,果荚的大小很不均匀。后来他在湖南的另一个种植户那里学到,用河沙加上少量泥炭土用来养量天尺效果更好。再重新种了三个月,留种的果荚就大小均匀,质量也好。

我们说说这沙土差异对仙人掌在不同地方产量的影响。刚才提到的河北、广东、云南、辽宁、湖南这些地方,沙土的情况差异很大。河北华北地区,沙土比较常见,但是如果纯沙土的话,保水性又太差。广东华南的沙土相对来说含有的矿物质和其他养分更多一点。云南的山里那沙土夹杂着山石碎末,透气性极佳,适合蟹爪兰这种比较娇贵的种类。辽宁的沙土在冬季会比较冷硬,对量天尺等仙人掌类植物的生长有一定限制。湖南的沙土可能会夹杂着更多的腐殖质,如果没有处理好比例,就像我那个朋友一样,会影响果荚的质量。

在县城创业种仙人掌的话,成本和风险也得好好考虑。种仙人掌不像在办公室种发财树那么简单。发财树摆在办公室,虽然好看,但是很多人发现它活不久,主要是办公室的光照和环境相对封闭。而仙人掌需要较多的光照,还得通风良好。如果是农村的平房用来创业,光照和通风都不是问题,成本可能就低一些。要是在县城里租个店面专门卖仙人掌,那房租、水电,还有种子种苗的成本得算上。而且不同品种的仙人掌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管理起来很不方便。

就拿山东有个县城来说,有个种植户他一开始用的是当地比较廉价的土壤,以为能省点成本。结果种出来的仙人掌,不管是金琥还是草球,个头都不大,留种的数量也少。后来他听说别的地方用特殊的土壤效果很好,就去专门学习,调整了土壤配方,三个月后发现产量大增。

我还有个朋友在四川的一个县城,他想在居家阳台种仙人掌创业,做一些仙人掌工艺品卖给周围的邻居。他用的是邻居送的一些土,也没有什么科学的搭配。种了三个月,发现仙人掌长得慢,而且病虫害还多。他就去参加了一些农业种植的线上讲座,学到很多关于仙人掌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知识。回来把土壤重新调整,现在仙人掌长得可茂盛了,留种产量也上去了。

其实我们种仙人掌,就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得细心呵护。从它小时候的育苗,到长大过程中的施肥浇水,再到留种繁殖,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就像那辽宁的朋友,如果一直用不适合的土壤,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好的收成。

在县城里创业种仙人掌,还有一个市场推广的问题。大家都觉得仙人掌比较好养活,就不怎么愿意花钱去买仙人掌。这个时候,如果能做出一些独特的仙人掌产品,比如用仙人掌果做成的果酒,或者把仙人掌做成精美的干花工艺品,说不定就能打开市场。

我朋友在广西的一个县城,他就是把仙人掌的花朵做成干花,加上一些创意的手工装饰,卖给县城里的年轻人,生意还不错。他在种仙人掌的时候就特别注意花朵的大小和质量,这就又回到留种的问题上来了。好的留种才能保证有好的花朵产量。

不同地区的土壤差异对仙人掌种植影响这么大,那有没有一种通用的土壤配方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这样的配方,对于那些想在县城里创业种植仙人掌的人来说,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宝藏。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来改善土壤的效果呢?比如说生物菌肥的应用,会不会让仙人掌的土壤更适合它生长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再看种植的时间不同对仙人掌留种的影响。如果在春天播种或者移栽仙人掌种苗,那么在整个生长季节里,它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和积累养分。像我在陕西的一个种植户朋友,他在春天的时候精心照顾他的仙人掌,三个月后的留种量就比他在夏天种植的时候多很多。夏天的时候气温高,水分蒸发快,仙人掌虽然耐旱,但是如果管理不好水分,也会长得不好。他夏天种植的仙人掌,因为水分控制的时好时坏,三个月后留种的果荚就不饱满。

而在秋天种植仙人掌的话,到了冬季,如果能做好防寒措施,仙人掌也能很好地生长。我在山西的一个种植户,他冬天给仙人掌包上了厚厚的稻草,三个月后留种的仙人掌,果实很结实。在南方一些地区,冬季基本不需要做太多的防寒工作,比如在海南的一些地方,仙人掌一年四季都能生长,留种产量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海南的土壤条件又和其他地方不同,主要是沙土比较细腻,矿物质含量和北方也有差异。

在阳台种植仙人掌,很多人忽略了温差的影响。我邻居老张,他在他家的阳台种了金琥。他在北方的一个城市,夏天的时候,阳台温度特别高,晚上又降温很快。老张一开始没有在意,结果三个月后他发现金琥留种的数量比他朋友家的少很多。后来他才知道温差大的时候,仙人掌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他开始给老金琥遮荫,调节阳台的温度,慢慢就改善了。

在城市里的公园角落里,有时候也会看到仙人掌。我有个同学是公园的管理员,他就发现公园里种的仙人掌,因为土壤经常被人踩踏变得紧实,影响排水,导致仙人掌底部容易积水烂根。后来他重新给仙人掌换了疏松的沙土,三个月后那些仙人掌长得比以前好多了,留种也比之前多。

这么看来,仙人掌的种植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从地域到土壤,从时间到场景,每个因素都相互关联。那我们能不能总结出一个适合各种仙人掌的最优种植方案呢?这个方案既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又要兼顾不同的种植场景和成本问题。这就像是一个大拼图,我们得把每一块都拼好,才能让仙人掌在县城创业中发挥出它的价值。希望大家能一起讨论下这其中的门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