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相互影响,保持怎样的关系?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4-06-13 02:26:06

北朝漠北诸族的盛衰与中原存在关联,尤其是柔然与中原王朝的交往贯穿其发展始终,高车、突厥等政权亦对柔然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立足柔然的盛衰演变,纵向梳理柔然兴起与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分析柔然与高车、突厥的连环性特点及该特性对北朝政局有着怎样的影响?

柔然的前期发展及与北魏、高车的关系

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柔然是继匈奴、鲜卑之后又一活跃于北疆地区的草原民族,其兴起与周边的高车、中原王朝有着特殊联系,并深刻地影响了北魏与北方民族的关系格局及历史发展进程。

柔然自木骨闾始,因罪叛离北魏后依附高车纯突邻部。其子车鹿会雄健,自号柔然,族部累世发展。然国力迅速增长的同时其内部矛盾亦日益凸显。地粟袁死后柔然分裂为东、西二部,屡寇北魏边地。

登国六年,北魏征服塞北诸部后对阴山以北的东部柔然发动大规模进攻。在北魏征伐下,东部柔然,匹侯跋及部帅屋击分道奔走。拓跋珪遣长孙嵩、长孙肥追击。长孙肥在漠北涿邪山大破匹侯跋,并擒获西部宗族数百人。

长孙嵩在平望川击败屋击,余部尽归北魏。关于降部安置问题,北魏将西部首领缊纥提及其诸子迁入云中,东部匹侯跋等诸部留居漠北。柔然由此势力大衰,重新臣属北魏。登国九年,被迫迁入云中的杜仑率部弃其父缊纥提西走,投靠匹侯跋。不久,匹侯跋为杜仑所破,尽并其部。杜仑不敢南下侵魏。

杜仑统一柔然诸部后,势力迅速兴起,开始与北魏争夺大漠南北的统治权。天兴四年,杜仑主动联合后秦抗衡北魏。次年一月,后秦姚兴为魏将和突所破,杜仑遣兵救之,并与魏军大战于河曲。柔然战败,退至漠北。

当时,漠北已被南迁的高车占领。高车,是漠北诸族之一,与柔然为邻。因其部落强大,常与柔然为敌。高车首领倍侯利目睹柔然败状,认为“杜仑新集,兵贫马少,易于耳”,于是击溃之。然则,高车忘乎其形而不顾后患。

杜仑收集残部,一举攻破高车,势力复振。杜仑又趁北魏南下征伐之际,击破匈奴余部拔也稽。邻近小国“皆苦其寇抄”纷纷投诚。

至此,杜仑统一漠北诸部,建立了一个东起朝鲜、西至焉耆、北渡流沙、南临大碛的柔然汗国,设政庭于“敦煌、张掖之北”,与北魏对峙。同时,杜仑还效仿中原设立军法,对内部实行统治管理。汗国建立后,柔然继续与北魏征战。

柔然政权建立后,与北魏战事连年。终太武帝一代,北魏与柔然的征战关系并未有所改变。永兴三年,柔然在加强漠北统治的同时和东边北燕缔结抗魏联盟,尔后立即展开与北魏争夺漠南统治权的交锋,并不断骚扰和掠夺北魏人口、牲畜等。

迫于形势,北魏暂时对柔然采取防守战略。泰常八年,北魏营建东起赤城西至五原的二千余里长城进行防御。神麚二年,在柔然常年寇边情况下,太武帝采纳崔浩建议对柔然展开强势回击。

是年,太武帝亲征柔然,大檀绝迹西走。柔然“国落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无人收视。”高车诸部趁机反抗柔然,“杀大檀种类前后归降三十余万,俘获首虏及戎马百余万匹。”这一事件对柔然造成严重打击,致大檀可汗发疾而死,也使得数十万落高车脱离柔然役属迁至漠南并置于北魏军镇管理下。

但魏军获胜撤离漠北后,柔然又返还此地继续寇边。因此,北魏在北部边疆修筑长城,并设立六镇加以防御,以收长久之效。

大檀子吴提继位后遣贡北魏,双方关系逐渐和缓,但双方对西域的争夺导致局面再度僵持。五世纪初,处在分裂割据状态的西域各国不断遣使北魏请求归附,北魏为牵掣柔然遂采取统制西域策略。

太延元年,北魏遣使与西域诸国交往,拉开了北魏经营西域的序幕。而柔然无法容忍北魏介入西域事务,遂采取“积极拉拢河西的北凉政权和加紧胁迫西域诸城郭的策略”,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

太延四年,拓跋焘三路大军亲讨柔然,因气候原因,魏军败归。柔然借此在北凉和西域诸国大肆宣扬北魏失利,并散布“魏已削弱,今天下唯我为强”的谣言,致使诸国产生背魏之心。这一事件促使北魏歼灭了盘踞北凉的沮渠氏政权,打通了西域道路。尔后,北魏又两次击走吴提,解除了外部危机。

为有效控制西域,太平真君六年北魏先后占据鄯善、焉耆两国并对其实行建制管理,这引发了柔然的强烈不满。太平真君十年,太武帝再度北伐并重创柔然,尽收人户畜产百余万;柔然“怖威北窜,不敢复南”。

农牧交锋下,柔然顺利取得西域,有了与北魏铁骑周旋的基础。正平二年,北魏因内乱先后取消焉耆、鄯善二镇,柔然乘隙控制西域,凶势益振。太安二年,柔然攻占伊吾。和平元年,柔然消灭北凉流亡政权,另立阚伯周为高昌王,加强西域统治。

皇兴四年,柔然向于阗入侵。次年,于阗遣使向北魏求助并言“西方诸国,今皆属柔然,”北魏对此鞭不及腹。

延兴二年至三年,柔然进攻敦煌,迫使魏军退守凉州。北魏终因受制东部事务,无力西顾,完全丧失西域统治权。

至此,西域诸国“焉耆、鄯善、龟兹、姑墨,东道诸国并役属之,”柔然整体国势急剧上升。柔然重视西域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垄断中继贸易,满足农牧经济发展需要,同时防备北魏与西域诸国结盟对自身不利。

至太和十一年高车副伏罗脱离羁縻西迁建立高车国后,柔然开始由盛转衰。自402年杜仑征服漠北诸部后,高车便役属柔然,但其反柔然役奴战争长期存在。太和九年,予成死,其子豆仑继位。豆仑生性残暴且穷兵黩武,致“蠕蠕乱离,国部分散”。

其大臣石洛候建议豆仑“与魏通和,勿侵中国”,劝谏不成,反被以谋反罪诛灭三族。太和十一年,豆仑再次寇边。高车副伏罗部酋长阿伏至罗固谏不从,遂与其从弟率领部众十余万落西迁至车师前。

豆仑不满高车背叛,故与其叔父那盖率大军“分二道追之”,那盖“累有胜捷”,豆仑却“频为阿伏至罗所败”。这一事件引致柔然势力骤降,极盛而衰。

高车为抗衡柔然,主动联络北魏。太和十五年,高车杀控制高昌国的统治者,改立敦煌人张孟明为王,并乘势驱逐在焉耆和鄯善的柔然势力。西域小国趁机脱离柔然羁縻,柔然对西域的政治统治迅速瓦解。

正光元年,丑奴任女巫“乱其国政”,引发统治阶层不满。时高车来攻,丑奴战败,其母和大臣杀之而立其弟阿那瓌为汗。阿那瓌立汗十日,遂被其兄示发击走,投降北魏。不久,阿那瓌从兄子婆罗门击溃示发自立可汗。

柔然内乱到此告一段落。然高车副伏罗部出走后与柔然战争不断,极大削弱了柔然的力量,加速了柔然的衰败。直至阿那瓌时期,柔然才出现短暂复兴,再度成为中原政权的威胁和争取对象。

总之,柔然在木骨闾时兴起,其子孙通过征服各部建立奴隶制汗国,而后又在各奴役民族的叛离下逐渐呈颓败之势,其盛衰机枢在于与其他民族之连环性。这种连环性特征又是影响柔然与中原王朝关系转变的重要机制。

高车作为北方民族的一支,它的归附与抗争时刻束缚着柔然的国势消长。柔然的盛衰规律成为北魏调整与之关系策略的本末。高车的脱离使得北魏有机可乘,但北魏国势不振只能对柔然采取分立而治的方式。因此,在“外族盛衰连环性”的规律中,某一民族与周边民族在竞争中呈彻底衰弱趋势,中原王朝才能获得斗争胜利的条件。

突厥崛起与柔然的末期发展

突厥兴起于今阿尔泰山一带,长期役奴于柔然锻工。马长寿先生认为,约在公元435年,柔然控制高昌扣留北魏使者王恩生,至公元460年柔然灭高昌的沮渠氏这段时间内,柔然俘获突厥,使之徙居于阿尔泰山之阳,从此突厥开始受柔然压迫,成为其“锻奴”。

六世纪中期,随着柔然的衰败,各族反抗奴役斗争的蓬勃发展,突厥势力亦日趋壮大,这不仅改变了北方政局,更改变了柔然的历史走向。

柔然的败亡除与中原王朝为敌外,其主因一为自身的乱政腐朽,二是役属部族突厥的兴起。突厥,原是丁零或铁勒中同属突厥诸语族的一种。初居于今准噶尔盆地以北,叶尼塞河的上游,后迁居至高昌北山。

五世纪前期,柔然征服高昌后,强徙突厥至金山南部,因其擅长冶铁,故为柔然“锻奴”。突厥迁居后,其锻铁工业由谦河流域和天山南北地区发展至阿尔泰山南部。鉴于宗藩关系原则,突厥的手工业产品只能为柔然汗庭服务。

阿伏至罗集体西迁后,率高车与柔然在阿尔泰山附近进行的三十年战争为突厥摆脱羁縻提供了机会。六世纪初,柔然内部汗位争夺引发内乱,突厥趁机独立。

突厥摆脱柔然控制后,为壮大自身实力,主动寻求西魏帮助并迅速征服铁勒诸部。西魏大统六年,西魏与柔然反目。西魏备边无力,急需遏制柔然的力量,突厥恰中其选。突厥亦亟须扩大自身势力,遂“始至塞上市缯絮,愿通中国”。

大统十一年,西魏遣使通和,派酒泉胡安诺盘蹐出使突厥。次年,突厥遣使朝贡回应西魏,双方交往日深。击降铁勒五万余落是突厥实力壮大的另一契机。大统十六年,铁勒起兵反抗柔然暴政,突厥率兵击之。

既战告捷,降服其众五万余落,突厥实力骤强。阿史那氏恃强盛,乃向柔然求婚。其目的是摆脱对柔然的臣属关系并力争平等地位。阿那瓌听后遣使责让:“尔是我锻奴,何敢发是言耶?”土门怒杀柔然使者,正式与之决裂,进而转向西魏求婚。大统十七年六月,宇文泰将长乐公主嫁与土门。

至此,突厥既得西魏帮助,又降服大量的铁勒、高车部落,势力大增。魏废帝元年正月,突厥联合高车突袭柔然。阿那瓌兵败自杀。同年,土门自号伊利可汗,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

阿那瓌自杀后,柔然王室分裂为南北两部。一部分以太子菴罗辰及叔父登注俟利、登注子库提等为主奔赴北齐。另一部分以阿那瓌叔父邓叔子为首留居漠北。北齐基于与阿那瓌的友好关系,对南赴柔然持友好态度。

北齐天保四年,高洋送登注及其子库提返回漠北。不久,铁伐寻为契丹所杀。流散漠北的柔然处于无主游移状态。同年底,柔然又为突厥所破,举国奔齐。高洋乃“北讨突厥,迎纳蠕蠕”,接着又“废其主库提,立阿那瓌子菴罗辰为主,置之马邑川,给其廪饩、缯帛”。

但天保五年三月,菴罗辰叛乱,率部众五万余人北逃。后高洋率军破之,菴罗辰父子北遁。至于菴罗辰在北齐的协助下仍然发生叛变的原因,刘锡淦认为,柔然反叛是不满于高洋对突厥采取的友好政策。

553年,北齐为支持柔然讨伐突厥时,恰逢土门去世,其子科罗初立。突厥为了巩固科罗可汗的地位及安定当下社会秩序,减轻外部压力,向北齐朝贡以示友好,引起柔然抱怨。王兴锋认为,菴罗辰被北齐政府安置于马邑川,此地已在齐长城之南,接近农耕区,忽迁于此的柔然部不适宜农耕文明,加上北齐政府安置的不妥,导致菴罗辰部叛乱。

柔然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其生活习性当属随水草畜牧、居穹庐毡帐,“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的游牧状态。

“除游牧外,柔然还以狩猎为游牧经济的补充,后期农业也有所发展,但主要是由掳掠来的汉族奴隶从事的”,本身缺乏农业生产的知识与能力,不适宜农耕生活。自此,北齐与柔然决裂,由全力支持转为大规模剿灭政策。

五年四月,柔然侵袭北齐肆州等地,高洋率兵追剿,“获菴罗辰妻子及生口三万余人”。天保六年七月,高洋又亲率轻骑五千破柔然于怀朔、沃野二镇,一举歼灭余势。最后“获其俟利蔼焉力娄阿帝、吐头发郁久闾状延等,并口二万余,牛羊数十万头。蠕蠕俟利郁久闾李家提率部人数百降”。

东部柔然瓦解,菴罗辰下落不明。是时,以邓叔子为首的西部柔然被突厥击溃后率残部三千余人奔赴关中,投靠西魏。西魏优待邓叔子,“给前后羽葆鼓吹,赐杂綵六千段”,这一行为引起突厥恐慌。

突厥“既恃兵强,又籍西魏和好”,一再要求西魏清除柔然残余。于是,宇文泰应突厥要求,“遂收缚蠕蠕主以下三千余人付突厥使,于青门外斩之,中男以下免,并配王公家”。柔然政权到此结束,继而突厥雄踞漠北。

总而言之,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盛衰兴废呈现明显的盛衰连环性特征。柔然的兴起是迅速的,灭亡也是急剧的,其成败过程与周边民族间的政治关系息息相关。柔然的衰弱和其他游牧民族的崛起是其衰亡的先决条件,而北齐和西魏的军事征伐只是其终结的催化剂。

草原政权盛衰连环性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民族盛衰连环性只是草原政权间交往的基本历史现象,却是中原王朝在农牧交戈中胜利的基础与前提。柔然因武力征服崭露头角,与北朝政权南北争持。

又因诸族哗变淹没于历史,其中高车、突厥等民族对其影响颇深。基于此,柔然与北朝的关系时有变化。柔然昌盛之时,中原政权积极笼络;柔然衰落之时,中原政权借助外部力量将其终结。

柔然发展的历史全过程与北疆诸民族及中原王朝有着深刻的联系,其败亡除与中原为敌外,主因是自身的衰落与邻接部族的崛起。柔然建立初期,先后依附鲜卑、高车等较为强盛的民族寻求庇护,谋求稳定发展的政治环境。

尔后,在各民族的竞逐下,柔然以武力征伐的方式兼并高车等民族后铸就强大的奴隶制汗国,进而成为北魏的威胁。登国元年至六年,北魏忙于北方统一战争,柔然趁机机扩张在漠北的势力,初步与北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402年杜仑励精图治统一诸部后,与北魏的相持局面明朗化。延和四年后,柔然与北魏因争夺西域统治权,彼此矛盾激化。402—487年,柔然主动对北魏发动10次战争,大多发生在北魏与其他政权发生战争或者国内政局不稳时。

直至487年以后柔然对中原的袭掠战争才逐渐松弛。引起北魏与柔然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契机是原属柔然汗国的高车民族发生叛变。高车作为北方地区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自战败后归属柔然。

因其不堪忍受常年战争、重赋等责任,遂脱离柔然羁縻自立为王。高车发生变节后,积极引北魏为援与柔然实施拉锯战争,并切断了柔然在西域、中亚之间的联系。故高车的投效使得柔然势力大增,成为漠北诸族及北魏的严重威胁。

然高车的背离如同巢毁卵破,成为柔然极盛而衰的转折点。因此,柔然的强盛与否无法脱离周边民族的投效与背叛,各民族的成败是相环交握、息息相关的。高车的背叛虽引致柔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深、国势日衰,但柔然力量仍足与北魏匹敌。

盛衰连环性规律下诱发柔然衰败的另一重要契机即新兴民族之突起。彼时新起的民族不足与柔然抗衡甚至为其诛伐,故柔然在漠北草原上仍占重要地位。北魏也因常年对外征战消耗巨大,无力解决与柔然之间的矛盾,唯有对其采取招抚政策,借其慑边。

北朝后期柔然再度崛起,促使东西政权对其百般讨好。但柔然在坐收渔利时忽略了役属民族突厥正在迅速崛起。柔然末期,突厥阿史那氏在征服高车、铁勒诸部并得西魏帮助后强势突起,遂向阿那瓌请求和亲以摆脱锻奴地位,结果遭拒。

552年,阿那瓌为突厥击溃,柔然政权基本瓦解,王室分裂两部。东部柔然在北齐的打击下全部覆灭,西部柔然三千余人奔赴关中后在突厥的威逼下为西魏斩杀。555年,柔然历史到此终结。

柔然兴起与灭亡的历史过程伴随的是高车、突厥等役属民族的兴起和反抗,各方政权势力的此消彼长抑或灭亡深刻体现着“盛衰连环性”,中原王朝借边疆民族政权转换之际以武力给其致命一击,终结其名存实亡的政权。

487年高车副伏罗部的起义与独立使柔然由极盛走向衰败;552年,新兴民族突厥的崛起击溃汗国;555年,北齐、西魏围歼残敌。然柔然强盛之时,北疆诸国羁縻附之,中原政权趋之若鹜,其盛衰影响漠北政局变迁及北朝政治形势。在草原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南北对峙中,草原民族内部的盛衰转化是中原政权胜利的条件。

即某民族本身先已衰弱,遂成为中原胜利之本末。最终,部族的背离和内部腐朽及突厥兴起叛乱导致柔然统治动摇和崩溃,因其无力抵御外来的压力,故中原王朝遂乘势武力攻取之。由此可见,柔然的失败可总结为四个过程,即高车反向倒戈,突厥策动反抗,北齐相继征伐,西魏肃清残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结语

任何民族的发展壮大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过程,诸民族间的或盛或衰呈现复杂而密切的鲜明特征,即一个民族的兴起预示着原本强大的民族开始衰落和灭亡,这才是“外族盛衰连环性”的立足点所在。

纵观北朝时期漠北诸民族的盛衰历程,柔然兴于高车等周边民族的投诚,败于高车、突厥的叛离倒戈。而柔然的整个兴亡过程又几乎贯通其与中原王朝交往的始终。北疆民族间的交流与碰撞及各族与中原联系和接触是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鲜活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北齐)魏收撰.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张金龙.北魏中后期的北边防务及其与柔然的和战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1992.

4、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田建平,林幹.略论柔然与北魏的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6、周伟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中)[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7、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张敏.论北魏长城—军镇防御体系的建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

1 阅读:3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