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只要关掉GPS,全球导弹都将变成“睁眼瞎”,只有2个国家除外

新新愣是 2025-03-29 18:08:47

在超视距作战的时代,导弹已成为每个国家部队的“标配”。

然而,如果美国封锁某个国家的GPS,这个国家的导弹很有可能将变成“睁眼瞎”,甚至掉头反打自家的部队。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GPS成为了美国针对其他国家的“大杀器”?又有哪些国家,可以规避美国的GPS制裁?

美国GPS,导弹的大杀器

GPS,全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依托卫星网络确认地面目标,如今应用在现代国家军事、交通和通信的方方面面。

那么,GPS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它对付其他国家的导弹部队,真的有神乎其神的效果吗?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于冷战遏制苏联的需要,开始筹划建设GPS系统。

经过长达近十年的试验和初步论证,1989年2月14日,美国第一颗GPS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1993年,美国成功发射最后一颗GPS导航卫星,由此形成“21+3”的GPS星座导航网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还在后续的日子里不断替换、更新卫星网络,使GPS的导航系统不断精确化。

美国的GPS定位究竟有多精准?

据美国军方公布的试验数据显示,美国GPS的定位精度可控制在1-3米内。

此外,近年美国还大力发展GPS差分技术,使部分GPS的定位甚至可精准至厘米级别。

在GPS的助力下,美国的导弹几乎可以做到“指哪儿打哪儿”,可以进行高精准度的“斩首行动”。

GPS的用途还远远不止这些——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完成GPS网络后,大部分国家为推动交通、通讯发展,纷纷主动接入GPS。

如此一来,一些国家对美国的GPS产生了高度依赖性,这也给了美国在GPS上做文章的可乘之机。

首先,美国能做到的就是有针对性地关闭GPS,使这些国家的导弹一时间“盲人骑瞎马”,战术回到二战前。

其次,美国还可以开启“欺诈模式”和“选择使用模式”,为对方提供错误的GPS导航信息。

如此一来,美军的对手非但摸不着北,反而还可能让导弹部队误伤自家人。

许多接入美国GPS的国家,又何尝不知道这里面的隐患,遗憾的是,大部分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专家团队研制GPS,只能仰人鼻息。

难道这世上就真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研发出媲美GPS的卫星导航系统吗?

俄罗斯独立卫星导航

20世纪70年代,就在美国开始筹备研发GPS时,苏联几乎在同一时期,也开展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

在冷战“二分天下”的时代,恐怕也就只有苏联,能够在卫星领域和美国掰掰手腕。

1976年,苏联为满足海军导航系统的迭代需要,开始研制名为“格洛纳斯”的卫星导航系统。

1982年,“格洛纳斯”的首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但由于苏联在20世纪80-90年代陷入经济危机,“格洛纳斯”面临着严重的设备老化问题。

在“格洛纳斯”发展的低谷期,该卫星导航系统仅有6颗卫星运行,其导航的精确度远远落后于美国。

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苏共高层终还是没能见到“格洛纳斯”彻底建成的那天。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遗产,也延续了1991年之后的“格洛纳斯”研制计划,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俄罗斯科研团队的大力开发下,“格洛纳斯”专注于卫星导航的抗干扰能力,而不是导航精确度,这导致“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在军用方面有余,在民用上却略显不足。

2004年,印度正式与俄罗斯签署协议,加入”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

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随着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受西方制裁的俄罗斯经济凋敝,在“格洛纳斯”的设备更新上,俄罗斯似乎在重走苏联的老路。

2022年10月10日,俄罗斯最后一次发射“格洛纳斯”导航卫星,迄今为止格洛纳斯已超出2年尚未更新。

在俄乌冲突战场上,“格洛纳斯”也并未表现出过于耀眼的成绩。

那么,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能否担当起全面超越美国GPS系统的重任呢?

中国北斗导航

相比美、俄两大传统太空强国,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起步时间较晚,却是“后来者居上”的典范。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便意识到了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导弹而言的重要性,我国在当时便确立了代号为“灯塔”的研制计划。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我国财力不足,这项计划早早夭折。

直到1983年,陈芳允院士提出有别于GPS“四星定位”的“双星定位”系统,才让我国的导航系统以最快速度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2000年,我国成功发射2颗静止轨道卫星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卫星导航的国家。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研发之路没有就此止步,迄今为止已更新三代。

相比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具备独特的双向报文通信功能,这让它在应急通信领域比GPS更加灵活。

混合星座结构也让北斗的抗干扰能力比GPS更强,给中国导弹部队的独立自主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按照北斗建设计划,中国将在2018年让北斗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完成建设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2018年12月,我国发布消息称:北斗三号提前2年完成全球服务网络的搭建。

这意味着从那时起,北斗就已经成为了在精确度、影响力方面足以是媲美GPS的存在。

2024年11月,新华社报道称:我国计划将在2029年开始新一轮的北斗系统更新,于2035年建成第四代北斗系统。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绝不会让北斗导航系统成为自己称王称霸,遏制他国的工具,中国未来会继续致力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让北斗真正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新华社:我国计划2035年建成下一代北斗系统

环球网:港媒:中国北斗系统帮助越来越多国家,世界会融入其轨道吗?

0 阅读:17

新新愣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