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葱茏。走进坎布拉人民法庭,图书室、健身房、鱼池、花卉一应俱全,7.5亩的庭院里,绿树成荫、鲜花点缀。坎布拉人民法庭有一座三层建筑,外墙上题写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几个大字显得十分醒目。老百姓遇到麻烦事都愿意往这里跑,因为它是一个能够解决问题、“找个说法”的地方,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矛盾终点站”。近年来,坎布拉法庭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庭所联动、府庭联动,畅通涉及民生案件解决渠道,不断提升诉源治理能力,取得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良好效果。
让婚礼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法官我们一家人为了儿子马某结婚给女方送彩礼四处举债,共从亲戚手中借款25万,现女方和我儿子闹夫妻小矛盾,回娘家后拒绝与我儿子继续生活,为了娶她我们一家给她送了20万的彩礼,现如今我家债台高筑,可她只和我儿子相处了2个月却死活不当媳妇,彩礼也拒绝退还”,一位67岁的老人向法官递交诉状的同时无奈地向法官诉说着心里的不满。
受案后,承办法官考虑到离婚返还彩礼纠纷易引起次生矛盾,故承办人立即启动了府庭联动机制与坎布拉镇政府负责人取得联系,邀请该被告所在社区负责人及镇相关责任人参与庭前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调解组本着“和”为贵的理念,劝和男女双方重归家庭、重拾旧爱,和和美美过日子,但女方态度坚决,不愿回归家庭,其父母以种种理由不退还原告彩礼,纠纷化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经调解组从法到理细心疏导后,女方父母终于释然,愿意返还彩礼16万,此案终得以化解。
近年来,辖区内彩礼产生的矛盾纠纷不断引发关注,因此产生的各类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今年2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实施,该司法解释既尊重传统习俗,又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依法遏制高额彩礼,成为法院处理相关案件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坎布拉法庭日后将持续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促进高效移风易俗,引导社会形成文明风尚。只有让真情源于生活,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才是婚姻家庭能够长久和幸福的根源。
侵权纠纷圆满化解能动司法彰显成效
马某与其丈人韩某合作经营木材生意,期间雇佣马某兄长马某某去工地砍树,马某某不慎被倒下的树木砸伤,导致马某某左脚几处骨折,左腿几处不同程度受伤,之后被马某与韩某共同送至青海省医院、兰州骨科专科医院等治疗,共产生医疗费7万余元,出院后又继续治疗而产生了高额费用,但其兄弟马某及其丈人韩某拒不支付医疗费,事发至今时间长达4年有余,私下马某某多次索要后期产生的医疗费未果,马某某因伤而无法正常务工长达三年之久,无奈马某某自费做了一份伤残鉴定,并将马某、韩某诉至法庭。
受案后承办法官注意到该案如果处理不当必会导致马某与其丈人、马某与兄长马某某间产生亲情关系恶化、三个家庭骨肉之亲断交的风险,为此承办人积极启动府庭联动机制,联系联村领导及村委会书记参与调解来化解双方干戈,起初原告马某某要求被告马某、韩某共同向其支付各项损失30万元,经调解原告马某拒不让步,之后经过承办人结合司法鉴定意见给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二被告共同向原告马某某支付后期产生的各项费用共计11万元,并当庭履行,事后双方握手言和,此案的巧化解,化了纠纷,解了亲兄弟间积累的怨恨,圆了三个家庭间团结友爱、和睦共处的心愿,同时本案的化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团结、友善、和谐、诚信、公正”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当事人也感受到了司法办案有温度、有力量。
调的是矛盾纠纷,解的是民意民心。依靠群众智慧力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坎布拉人民法庭全体干警的使命担当也是义务,坎布拉人民法庭积极探索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的路子,将调解这道“防线”向前延伸,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讼之前,为人民法院抓实“公正与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积极探索执源治理新模式
“申请执行没多久,在家门口的法庭就领到了执行款,真是太感谢法官了。”近日,年近七旬的马大爷在坎布拉法庭领到50000元执行款后,高兴地表达谢意。
近日,在坎布拉法庭执源小组的不断努力下,通过“调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成功促使11起劳务纠纷案件得以化解,从得知当事人诉求到当事人获得案款仅用时15天,为“执行工作提前介入”新模式提供了“试验田”。
“小案不小办。”坎布拉法庭尝试促进审判工作与执行工作顺利衔接和高效运转,力争实现‘让当事人一件事一次性实质解决’的目标。该系列劳务纠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坎布拉法庭开展执行案件源头化解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坎布拉法庭将立足工作实际,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以司法建议“小切口”推动社会治理“大促进”,不断优化庭所、府庭联动机制,不断实现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让“小法庭”在司法为民工作中释放“大能量”,以期达到“办理一案、解决一片”的目标,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来源:青海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