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山东青岛的10岁男孩,在试卷上画了一个中指的手势,而且据父母的观察,他平时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做这个动作。
爸爸发现后,没有选择打骂,反而让他一次举个够。
爸爸罚了儿子站1小时,在罚站的同时需要举着中指。后来不到一个小时,孩子就边哭边认错了,爸爸回应:经过这次后,估计他以后都不敢再这样了。
网友看到后,纷纷表示支持,他们说:“罚的挺好,小区里一些小学生的口癖我都不想说,脏的厉害”;
“想起来之前有个大概一年级的小孩坐在他妈妈电动车后座上对我竖中指,我直接骑车追了他两条街,他吓得头都不敢抬了”;
“强烈支持,有些小孩子真的学到的不好的一些口头禅或者行为,就应该提前干涉制止,不然更加不知所谓了”。
真的现在的孩子,会看各种电影、电视,同学之间也会互相交流,有时就会认为某些行为很酷,自己不自觉地就学起来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里蕴含了什么。
如果父母不及时阻止,一旦养成不良习惯,日后想要改正就更难了,但普通的打骂,其实对他们并不管用。
那么万一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呢?
其实熊孩子不听话,家长一般反应就是会给他点颜色瞧瞧。不过得到的结果,往往都是管得越严,他就越捣蛋。
很多人觉得这可能是逆反心理,但其实在心理学上,这是跟认知协调有关,简单来说,就是人脑子里有两种矛盾认知,就会不舒服。
研究人员做了个实验,让一群5岁的孩子选几个他们最感兴趣的玩具。选完之后,研究者对一半的小孩说,这个玩具你不能玩,不然我会生气哦。
而对另外那一半的小孩,研究者就用了非常严厉的恐吓语气,警告他们,要是玩的话,以后我永远都不给你再玩玩具了。
结果一段时间过后,研究者发现,那些被轻微警告的孩子,觉得玩具没那么大吸引力了,因为他们慢慢把不玩玩具,归结到自己不太喜欢它们。
而那些被严厉警告的孩子,他们对玩具的兴趣就有增无减。因为他们内心总觉得,自己是想玩的,是大人不许他玩,这样玩具的诱惑力反而更大了。
所以想要对付熊孩子,还是得以引导和教育为主。如果管得太严,就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充足的外部理由,他也就不会自我反思,结果就是越管越不听话了。
看完这个实验我们知道,想要“惩罚”孩子,就要制定有效的惩罚,如果仅仅靠吓唬孩子,就算当下改变了,说不准日后还会再犯,根本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如何更高效地管教熊孩子1、让孩子付出相应的代价
也许我们不应该把它叫做“惩罚”,而是叫做“代价”,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做出这个行为,自己就必须要支付必须的代价。
这个代价如果能遵循自然逻辑的,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饭,代价就是会肚子饿;又或者孩子把房间弄得很乱,就要自己去整理。
父母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只要不替孩子为他们的行为买单,这些代价本身就有降低行为概率的效果。
不要小看这一点,大部分家长都做不到,他们看到孩子不吃饭,就会追着喂饭,看到孩子不收拾,说了几句,看到孩子不行动,自己骂骂咧咧就去帮忙收拾,那孩子就会觉得就算自己不做,父母还是会帮自己做,大不了就听他们叨叨几句,所以这根本没办法改变孩子。
2、允许孩子某些行为
例如孩子想要看电视,但父母不给,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我们可以换种方式。
我们不要直接说:“不可以”,“你这样做不对”,而是换成“在这里不可以……”或者“这段时间你应该……”。
可以跟孩子说,想要电视没问题,但不是边吃饭边看,或者边写作业边看,而是在规定的时间段比如晚上8点,作业都做完了,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看。
通过规则,把行为跟特定的场景建立关联起来,这样既可以达到改正的效果,又能促进孩子尽快吃饭或者做作业,一举两得。
3、建立奖励机制
关键在于拆分出“可观察的细节”。
举个例子,父母带孩子坐高铁,希望他一路上不要到处乱跑、不大喊大叫、不打扰别人。如果把整段旅途作为一个要求,在漫长的旅途中,孩子可能会失去耐性。
那怎么拆分呢?父母可以跟孩子约定:整个旅程中,我们会随机抬头抽查,如果那个时间点你在我们视线之内,没有打扰别人,没有大喊大叫,就送你一张贴纸。
我们总共抽查10次,获得3张贴纸可以增加一次看电视的机会,5张贴纸换一瓶饮料,10张贴纸可兑换终极大奖。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干劲十足,在整个旅途中都惦记着这件事儿并认真执行好。
当然这个抽查一定要随机,另外这个奖励的奖品建议是一些甜品,玩具,是孩子非常喜欢又值得期待的,记得奖励不能太大,不然孩子注意力都在奖品上,就把遵守规则仅仅看作为了获取奖励的手段,这就有一点本末倒置了。
总结比起事后惩罚,事前制定好规则会更容易从源头上阻止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教育孩子并不是一言堂,有时也需要听听孩子的意见,一起制定一套属于自己家的规矩,这样孩子才能在这样松弛有度环境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