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应做何反应?
6岁之前父母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及伤害系列分享
之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应做何反应?
群友困惑:
当孩子成绩不理想,心情不好时;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里抱怨时;当孩子因为计划受阻而难过时,作为父亲,你会对孩子做出何种反应呢?
分析: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他们通常会生气,然后他们就迁怒于他人,而这常常会激怒父母,然后父母就责怪孩子,但是这样丝毫不能解决问题。如果父母懂得倾听在孩子的愤怒,理解孩子的失望,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那么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解决方法:
方法一:走出误区,正确对待孩子表露出来的情绪
孩子心情不好,回家后向父母抱怨,这种行为在有些父母看来是对自己的不敬,他们认为孩子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于是对孩子呵斥道:“你有什么好抱怨的,给我滚到一边去,你把我当成什么了,太不礼貌了。”
这就是一种误解,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孩子向他们抱怨是为了获得安慰和支持,是想得到父母的帮助。所以,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行为,首先要求父母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看清孩子行为别后的动机,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情绪。
方法二:和孩子一起“抱怨”
当孩子遇到麻烦而抱怨、发泄的时候,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抱怨,就算是帮助孩子抱怨吧,帮助孩子宣泄不满。比如孩子和同学为小事闹矛盾,回家很生气,父母可以对孩子说:“真是的,怎么会这样呢?你一定非常生气。”或者帮助孩子表达心情:“那你一定非常尴尬,那一定伤透了你的心。”要知道,当孩子把这些垃圾情绪发泄出来后,他会好受很多。
方法三:指导孩子正确面对不如意
抱怨归抱怨,发泄归发泄,抱怨、发泄之后,孩子还需要面对既成的客观事实。作为父母,你不希望孩子今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还这样抱怨、唠叨,你希望孩子学会面对不如意的事情,学会管理不良情绪。所以,抱怨、发泄之后,你要和孩子言归正传,平静地和孩子谈谈如何应对不顺心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方法四:原谅孩子的过激行为
有些孩子情绪激动难以自控,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行为,比如摔杯子、踢凳子、扔书,这些行为在很多爸爸看来是相当无礼的,事后想起来都觉得很生气,于是忍不住批评孩子。其实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爸爸应该宽容孩子情绪失控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原谅孩子的无礼。当然,父母应该在事后指出孩子的毛病,警告他今后要学会自控,要理智一点。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孩子,那么就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要先对孩子表示理解,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当你对孩子的困境表示理解和同情,说出孩子的失望时,孩子会因此获得安慰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