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为何不搞改革开放,金正恩到底在顾虑什么?

历史二点通 2023-06-21 10:19:05

朝鲜、韩国,他们身处的东北亚地区是这个世界上政治形势特别的地区,因为新自由主义的春风已经刮了四十年,但并没有过多的波及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的地缘战略态势,反而更接近雅尔塔体系三巨头(中、美、苏)时期的状态,这一区域的局面稳定,是依靠三个大国共同维护的。

而近年来中美关系恶化,新世界的风也一点点吹透东北亚,日本开始明确发展能够在军事上干涉朝鲜半岛的力量。

韩国则完全逆转了几十年来与日本竞争的大政方针,承认了自己作为美国与日本两个国家小弟的地位,这都是东北亚地缘形势从“三极”(中美俄)转向“两极”(中美)的结果。

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韩国人的好日子结束了,自冷战结束后,战略形势缓和下韩国三十年的繁荣时代结束了,因为他们虚伪的繁荣依托的现实基础支离破碎,未来我们会看到韩国经济长期下行。

韩国大企业在友商竞争面前败下阵来的场面,与之对应的,东北亚地区唯一一个国家安全层面相对独立那么一些的朝鲜,他们苦难行军的时代即将结束,在各方面威胁逐渐减轻之后,朝鲜即将迎来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有韩国学者再次拿出了经典崩溃论照葫芦画瓢,说朝鲜在改革开放的外部社会冲击下将面临深重的社会危机,社会上层建筑将受到质疑乃至于被推翻,对此我是很不认同的,这不就是拿着中国加入世贸那几年章家敦那套理论说事吗?

朝鲜改革开放的模式,恐怕不能完全照搬前人案例,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朝鲜能够完全照搬学习的对象。

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长期以来被作为一个正面案例,但这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并不是其他国家能够轻易学来的。

如果我们将改革开放定义为“与美国改善关系,让美国解除制裁、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然后从低附加值产业一步步发展起实现产业升级”这个过程,那么实际上很多国家并不具备改革开放的条件。

因为首先,与美国改善关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是需要有足够资本的,其次,就算是与美国改善了关系、解除了制裁,但接下来可不是说美国人会给你送钱,能否成功地融入一个残酷的市场竞争的全球经济体系,这还是要各凭本事。

在这方面中国是一个特例,是其他国家学不了的,因为中国自身的各方面条件足够好,中国才能够实现这个改革开放的过程。

且不说朝鲜,苏联解体时候的俄罗斯,各方面条件够好吧?在中国开放了十来年之后,俄罗斯对中国的这个发展进程进行了深度的学习与研究。

1990年代中期,关系和解、开放市场这个阶段俄罗斯就已经走完了,但俄罗斯接下来并没有成功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因为俄罗斯原有的经济模式下,企业生存相当程度上依赖政策壁垒的保护,它们实际上并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失去了贸易壁垒,他们获得的不是海外市场,而是在国外企业的竞争下倒闭。

当时俄罗斯面对的问题就是,如果贸易壁垒存在,那么他们无法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如果贸易壁垒被拆掉,俄罗斯的企业纷纷倒闭,到底有多少能够通过内部改革的方式生存下来,没有人说得准。

最后俄罗斯变成了实质上在经济层面仍然被封锁的“武装加油站”,俄罗斯国内的“高端产业”因为贸易壁垒的保护,不需要与西方竞争,而他们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也变成了俄罗斯出口石油天然气进口西方产品的模式。

从深层次讲,俄罗斯想搞改革开放,他们首先面临一个基本矛盾,就是苏联时代留下了规模庞大,虽然有一些落后,但同样也很有价值的上层建筑。

这套上层建筑在苏联时代,其实也很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完全就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瞎胡搞让苏联的经济增长在1980年代初陡然停滞。

改革开放的本质,在于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这是苏联解体之后唯一的体系了,而融入这个体系的代价,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必须要将苏联时代留下的上层建筑全部推倒重来,这是代价,而收益呢?

俄罗斯并不敢确定收益能够超过代价,而且俄罗斯在地缘上存在天然的劣势,他们手里一个现代高标准下的大型商业港口都没有!

最好的港口加里宁格勒,自然条件也很差,这导致俄罗斯进行经济活动的物流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于是俄罗斯的改革开放进程大体上可以说在2000年初期就结束了,他们搞不下去。

为什么中国能够搞改革开放呢?其实完全是我们自身条件非常好,中国在地理上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且海岸线都位于北纬40度以下,有数不清的深水良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本质上就是依托这些港口展开的。

其次,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现代中国人接受的教育,让我们以为中国的一切经济发展都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但这完全是错误的岁月史书。

新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中国成为了唯一一个实现了典型“改革开放”过程的国家。

在刚刚建国的时候,中国的工业规模比当时欧洲的比利时还要小(这是一个三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工业化。

在1952-1976年间,国民收入增长5倍且大部分增长来源于工业发展,国民收入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翻倍。

在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既实现了总规模的增长,也实现了人均层面的超额增长,建立了一套初步成型的全要素工业体系,十年增长率为64%,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增长率呢?

我举个例子,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发展被称为“经济奇迹”,但其十年增长率只有毛主席在位时期的一半约33%,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完成了另一个工业奇迹,十年增长率为5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十年增长率为43%。

这一切的“奇迹”,都远远比不上毛主席时代创造的奇迹,即使是后来的改革开放,十年增长率也远低于毛主席的时代。

1946年,蒋介石国民政府签署了《中美通商条约》,中国沦为“美国殖民地”,而在1971年的时候,挟抗美援朝、对印反击战的余威,加上支持越南抗美战争。

新中国初步恢复了其在东亚地区的传统地位,再次成为了东亚世界的中心,在谈判桌上直让日本失去拥核再武装的资格,而此时距离中国失去这一地位,已经过去了130年。

实现这个奇迹时候的中国,没有得到过任何外国贷款与资助,苏联1950年代的援助在1966年之前已经全部连本带利偿还了回去。

在毛主席去世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留下外债、内部通胀的发展中国家领袖,中国的识字率提高到了84%,喷气式飞机、远洋船舶、洲际弹道导弹、卫星、核武器。

新中国一切需要的东西,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几年都全部实现了,同时人口大幅度增长,这一切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资本与基础。

美国在1970年代被迫承认了中国的东亚中心地位,在这个十年的末尾与台当局断交、与中国建交,初步解除各类禁运与制裁措施,这才有了“改革开放”!

朝鲜未来当然要搞改革开放,金正恩这些年锐意进取,意图早已昭然若揭,只不过现在朝鲜还没凑够改革开放的本钱。

参考俄罗斯与中国的先例,朝鲜的改革开放首先第一步,起码要让美国解除制裁,手里得有点能让美国顾忌的本钱,朝鲜自身的力量是非常弱小的,经济体量小,人口也远不如南边的韩国。

在地缘政治层面,朝鲜唯一能给美国带来的麻烦,也就是时不时压力韩国,在对美外交方面朝鲜唯一的资本是手里的核武器,除此之外和美国人讨价还价的筹码其实并不多。

但现在朝鲜的核力量还不够强大,尽管其核武库初步成熟,具备了对美国本土发动打击的能力,但其影响主要也就是政治层面。

进入军事对抗的范畴,考虑到美国有较为完善的本土反导系统,朝鲜目前导弹数量、核弹头数量都不足以保证足够的突防核弹头数量。

强化核力量朝鲜唯一的选择,发展常规军事力量当然也可以强化国防,但问题是,相比起核武器,常规军事力量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了。

制造一架先进战斗机的投入,可以制造两枚弹道导弹与配套的核弹头,但在战略层面的威慑力,后者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未来朝鲜的国家战略,也应该是进一步强化战略核力量,一方面是对美国进行威慑,可以说是讨价还价的筹码。

但反过来讲,朝鲜因为自身特殊的战略位置,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危机,要发展经济的大前提,首先至少要能够恐吓敌对势力的威慑。

所以不仅仅是强化洲际核力量的投送能力,对日本、韩国的核威慑同样重要,朝鲜需要发展一支完善的,兼具远程、中程、短程核投送手段的火箭军。

他们应当采取的战略,类似于冷战时期中国在美苏之间的战略,即让自身的核摊牌能力强化到让美国出于对中国这个主要竞争对手的顾虑,而不敢与朝鲜先摊牌的程度。

然后做好内部的思想建设工作,准备好接受改革开放的全方位社会冲击,在这方面我相信朝鲜能够做的很好,因为他们是一个团结的国家,他们并不是南边的韩国那样几十年来抹黑的样子。

现在的朝鲜社会资源分配相对合理,贫富差距比任何一个周边国家都要小,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他们将面临新的挑战。

因为现行的国际体系,就是一个鼓励贫富差距的国际体系,朝鲜在改革开放之后也会被迫地受到国际体系的输入性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平衡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朝鲜有很多先例可循,他们至少能够比南边的韩国做得更好。

因为相比起韩国社会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联系,朝鲜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上层建筑,要搞改革没有那么多掣肘。

在改革开放的早期,相比起“海外市场”,朝鲜会更看重与周边国家,比如说中国、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是绝对不可能跟着美国搞制裁的。

与中、俄扩大经济往来,首先安全,而且还能搭上中俄远东经济区的顺风车,实际上在这个阶段朝鲜的目标就实现大半了。

作为一个人口2600万的小国,他们并不需要很大的市场,仅仅是围绕中俄远东经济区展开的经济活动,就能为朝鲜带来不小的利益,至于说更进一步的。

与中、俄之外的国家拓宽经济合作,这需要在对美外交上取得一些突破,用核武器和美国讨价还价,让美国在实质上承认朝鲜开放的经济地位,这实际上并不难,伊朗前些年没有核武器也能让奥巴马政府松口,朝鲜底牌比伊朗多多了。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