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知到了解:英国殖民者对卡拉莫贾部落的探索

宋喜泉 2023-03-07 11:54:14

引言

卡拉莫贾人主要分布在乌干达东北部卡拉莫贾地区,其前身是尼罗——闪米特人。

一、英国人的未知——卡拉莫贾部落概况

人类学家普遍认为,尼罗——闪米特人是广泛分布于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尼罗河谷地的一个语言文化群体,公元17世纪他们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喀法地区向南部迁徙,并逐渐发展出以牧牛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成为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牧民群体的一个鲜明特色。

卡拉莫贾人世代以放牧为生,他们生活的地区是一个海拔1130-1370米的半干旱稀树草原高地,年均降水量900毫米。卡拉莫贾地区的降水分布极不稳定,年降水变化幅度达1000毫米左右。

尤其是在科滕山以西的坡地与谷地,由于间歇性降水与地表径流带来的土壤侵蚀,致使土壤中氧化铁沉积,形成红棕细颗粒状土壤,加之降水蓄积沼泽的盐分沉积,使大部分土壤表层含有盐碱。尽管这种盐碱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土层中的盐分却有利于补充牲畜营养,是理想的牧牛地点。

科滕山以东地区尽管气候同样干燥,但由于地表平缓,因而降水与径流的冲积作用小,分布着适于高粱、玉米、烟草生长的褐壤。在这个地区生活的卡拉莫贾人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了以牧牛为主,兼以农耕的经济生活方式。

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卡拉莫贾人一直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长老和先知“恩吉卡德瓦拉克”,长老一般负责制订事关部落发展的战略与宏观政策,管理部落法规并监督法规的实施,同时负责部落大小事物的决定及解决部落内外部纠纷,先知负责主持传统仪式及与至高神的沟通。

部落内部的传统制度形式以年龄组制度为主进行运转。卡拉莫贾人的年龄组制度基本按照年龄大小的排布方式共分为四个阶层,最高层为长老。

第二层是高级政治成员“恩吉莫卢”,高级政治成员不仅参与、协助长老制订相关政策,而且还负责具体事务的决策。当然,长老也有权过问具体决策的情况,形成对高级政治成员的监督。

第三层为初级政治成员“恩吉杰特伊”,是决策信息的传达者或执行者。

第四层为政治新成员“恩金加图约”,负责辅助初级政治成员落实各项安排,特别是将政策意图告知普通民众、获得民意支持。在整个卡拉莫贾年龄组,除“恩吉迪亚因”即未成年人以外,卡拉莫贾男性只要具有参与部落政治管理的意愿与能力,他们就被允许进入政治体制,分享并获得权力。

与上述年龄组制度相伴随的,是独立其外的、由一批“先知”组成的监督制衡机构。卡拉莫贾人政治体系中的政治新成员、初级政治成员,受制于高级政治成员、长老,并对后者负责,一旦失职将被处以罚牛、甚至会从政治体系中被开除出去;同时,长老还拥有选拔新人参与政治的权力。

因而在卡拉莫贾人权力运行过程中,就出现了只有部分人被监督的情况。鉴于此,部落设置了先知团,专门负责对高级政治成员、尤其是对长老的监督,由此实现对剩余政治参与者的权力制衡。

二、官方探索:英国政府派出探险队进行探索

1884-1885年柏林会议后,德国正式开始瓜分东非,届时的英国殖民政府仍继续坚持其自由贸易政策,并不鼓励扩张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德国打着“在一切沿海内陆实行统治”的旗号开始迅速扩张,这就威胁到了英国人在东非的统治地位,这种刺激使得英国不得不采取一种实际占领政策。

实际上,迫使英国转变其殖民策略的关键因素在于他们对尼罗河的统治受到了欧洲列强的威胁。英国担心德国会控制以维多利亚湖东岸一线以南的尼罗河上游地区,以此作为根据点威胁英国对埃及的统治。

除此之外,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签订的《乌西亚里条约》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势力,意大利还以此为契机控制了尼罗河重要支流阿特巴拉河上的卡萨拉,从卡萨拉可以直插青、白尼罗河的汇合点——喀土穆,这也极大程度上威胁了英国在埃及的统治地位;

而葡萄牙在希莱的军事远征军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维尔二世在瓦德莱的军事远征军也使得英国殖民者头疼不已。基于此,英国殖民政府希望在尼罗河上靠近里彭瀑布的地方,以及在艾伯特湖和瓦德莱之间的某一点修建水坝,以控制尼罗河上游地区,保障埃及的水源。

1897年,英国殖民者决定派出一支远征探险队对卡拉莫贾地区进行初步的地理探索。少校麦克唐纳接受了这个任务,并率领了一支英国远征探险队从马尼马尼出发,跨过埃尔贡山向西北尼罗河方向探索,穿越整个卡拉莫贾地区。

卡拉莫贾地区的地理环境远比英国殖民者想象的复杂。整个地区的降水以旱、雨两季作为划分,其降水量分布极不稳定,人口分布也因此变得不均匀。

以科滕山为界,在每年1-2月、6-9月的旱季,东部地区几乎没有降水,地表径流处于断流状态,卡拉莫贾人用于储水的坑井也多干涸;在每年3-5月、10-12月的雨季,西部地区大量的降水使得低洼草原牧场沼泽化,滋生出大量的萃萃蝇,卡拉莫贾人与其牲畜也因此饱受疾病困扰。

但早已适应本土环境的卡拉莫贾人会在旱季驱赶牛群越过科滕山向西部较湿润的草场迁徙,在雨季来临前返回东部。而对于英国殖民探险队而言,这种情况是十分陌生的,东部高原极度干旱的气候和西部谷地泛滥的萃萃蝇给英国殖民探险队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麦克唐纳所率领的探险队由于需要长途跋涉,粮食储备并不充足,匮乏的自然资源与稀少的本土居民给英国探险队补充食物来源造成了困扰,加之萃萃蝇的泛滥,患病的风险与匮乏的食物将英国探险队“赶出”了卡拉莫贾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离开卡拉莫贾地区的英国地理探险队并没有被完全迷惑,这里丰富的牲畜资源和大片未开发的原始牧场引起了麦克唐纳的关注,在离开卡拉莫贾地区并结束了对尼罗河的地理探索后,麦克唐纳将地理探索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递交给了英国殖民政府,为英国殖民者的第二次探索卡拉莫贾地区进行了铺垫。

三、非官方探索:猎人与商队自发进行经济探索

英国殖民者对卡拉莫贾部落的第二次探索并不是来源于殖民政府的意愿。

《1904-1905年乌干达保护国报告》明确提出,卡拉莫贾地区虽然拥有着丰富的牛群与象牙资源,但无常的气候变化与陌生的疾病使得探险队望而却步,此时英国殖民政府对卡拉莫贾部落的政策是避免与“野蛮”的卡拉莫贾部落居民发生冲突。

不过,丰富的象牙资源与庞大的牛群市场引起了英国猎人与商人的强烈兴趣。一方面,报告中所提出的卡拉莫贾人用于保护牛群的矛、金属牛铃、腰链、头环、手镯、颈带、指环刀、盾牌等都是日常必需,但也是他们自己不能生产的,需要与来自沿海地区的斯瓦希里人、索马里人,以及与来自西部山区的特伯人进行交换。

牛和象牙是外来商人接受的货币形式,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商队可以利用几颗金属牛铃换得一对象牙甚至两三头母牛。这种交易形式刺激了英国商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他们开始渗入卡拉莫贾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另一方面,卡拉莫贾地区大象数量极为丰富,而卡拉莫贾人仅将大象作为食物来源进行猎杀,并不看重象牙的价值。

英国的猎人团体看准了这一点,他们仰仗着自己所拥有的枪支,希望通过猎杀卡拉莫贾地区大象以及抢夺卡拉莫贾本土居民象牙的方式赚取利润,因此英国猎人也开始对卡拉莫贾地区进行探索。

1900年3月到1903年9月,英国猎人约翰·奥姆斯比一行人从伦敦抵达坎帕拉,并租借牛车北上至卡拉莫贾地区,途中路过卡达姆山时,看到了山下平原上如潮水般多的大象群,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盛景,大象的数量竟然比人还多。”在卡拉莫贾地区狩猎期间,奥姆斯比考察了包括卡拉莫贾卡邦、科蒂都、阿姆达特、纳帕克在内的几个地方,注意到了卡拉莫贾地区丰富的大象种群,并在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狩猎后,获得了354颗象牙。

反观,这样一种由英国商人与猎人对卡拉莫贾部落自发性经济探索使得英国殖民政府进一步了解了卡拉莫贾部落,并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对卡拉莫贾部落的殖民政策。

首先,根据猎人与商人在卡拉莫贾地区的收获与反馈,英国政府了解到卡拉莫贾人是一个长期处于封建落后的原始部落。由于卡拉莫贾地处沙漠与半沙漠地带,拥有相较于威尔士面积1.5倍的土地面积,但仅有17万人口,且军事力量极为薄弱,仍以冷兵器为主要战争工具,放牧是他们生活的基础。

结言

卡拉莫贾人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发展阶段给了英国人极大的信心,英国政府官员们甚至戏谑的想要通过奴役的方式“教育”这些骄傲的卡拉莫贾牧民,并继续保持自我血统的高贵性。

其次,根据猎人与商人的自发性经济探索结果,英国政府决定不再拘泥于以战略目的争夺卡拉莫贾殖民地,这里取之不尽且极为廉价的象牙与牲畜资源激发了英国人想要据为己有的野心,这为之后英国人殖民卡拉莫贾部落埋下了种子。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