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由于关注点和认知的不同,每个人看到的历史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武则天的私人生活,有人看到的是八卦,但有人看到的却只有政治。只有将女皇的一切行为都以政治的视角进行解读,才往往能够看到历史的实相,许多历史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在解读女皇的私人生活时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常识,女皇是一个优秀的政治选手,其一切的行为都会围绕政治展开,包括被人诟病的男宠,也是在为其某些政治目的而服务。
一般来说,女皇的“后宫”有这么几个目的:向外界传递自己身体素质的信号;发展内朝以和外朝的大臣博弈;让男宠成为矛盾的焦点倒逼武家和李家进行合作,避免自己百年后武家被李家清洗。
女皇称帝的时候已经67岁,这在当时来说绝对算是高龄,可能也是大臣们配合其上演女主登基的游戏的核心原因,在朝臣看来,不久之后,天下还会是大唐的天下。
所以,为了控驭天下,武则天就一定要向外界营造自己很健康的氛围,除了采用技术性手段遮掩衰老的痕迹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造自己的“后宫”,当外界常态化收到女皇和她的“后宫”成员玩得不亦说乎的消息时,根本就不会怀疑女皇的身体问题。只有这样,女皇才能时刻控制波谲云诡的政局。
当然,唐朝是继秦汉之后风气相当开放的王朝,再加上李唐王朝体内的胡风基因,所以大家对女皇豢养男宠这件事也不会诧异,女皇呢,也需要有人来填补她的感情空窗。
早在武则天还是太后时,千金公主就将一个叫冯小宝的人推到其面前,武则天为了抬高对方的身份,还将冯小宝改名为薛怀义,并写进了太平公主老公薛绍的族谱中。
为了薛怀义能够方便出入宫廷,武则天就让其剃度为僧,还给对方建设了专属的寺院,白马寺。不过,囿于太后的身份,两人当时的关系并不能见光。
但大家当时都亲切地称呼薛怀义为“薛师”。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个人的私生活根本不会被舆论过度解读。
690年,武则天登基之后,大家更是主动给女皇推荐“妃子”,因为,“后宫”是皇帝的标配,武则天虽然是女人,但作为皇帝,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后宫,后来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就是太平公主给女皇推荐的。
那些年,张易之兄弟常常陪着女皇参加各种活动,并经常表演节目以活跃现场气氛,大家也亲切地称呼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
没有人觉得拧巴。
所以,不管是当时的社会语境,还是武则天的皇帝身份,发展内宠这件事根本就不会受到非议,反而,女皇还可以通过这个行为向外界传递自己很健康的信号,以进一步控制政局。
武则天登基时已经六十七岁 图源/剧照
只是,女皇并没有将她的“后宫”成员合法化,而是将其纳入帝国的行政系统中。圣历二年(699),女皇设立了控鹤府,以张易之为控鹤监,分为左控鹤和右控鹤,张氏兄弟分别管理一部,每部各有二十人的编制。久视元年(700),女皇改控鹤府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奉宸府里全是俊美的少年,阎朝隐、李迥秀、吉顼、薛稷、田归道等人都是其中的颜值担当。
由此可见,武则天虽然撕破了皇权的性别束缚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重置一切,比如将其“后宫”成员合法化,女皇所有的男人们始终都是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在大唐、武周庙堂中存在。比如,永昌元年(689),武则天以薛怀义为清平道大总管,率军出击突厥,因功被加封为辅国大将军,进右卫大将军,改封鄂国公、柱国。随后,武则天又将督造明堂的重任交给了薛怀义,明堂竣工之后,薛怀义因功被提拔为左威卫大将军,封梁国公。
后来的张氏兄弟也是佩戴着各种朝廷职能头衔:张易之为司卫少卿;张昌宗为云麾将军,行左千牛中郎将,后来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
这些所谓的“后宫”成员除了点缀女皇的生活之外,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女皇的政治目的服务。除了向外界传递自己很健康的信号之外,武则天更需要直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作为其皇权的代理人。
在替高宗皇帝打理朝政期间,武则天虽然培植了自己的政治势力,积累了称帝的势能,后来又在登基之后通过发展酷吏政治和科举不断对朝堂进行洗牌强化自己的力量,但武周庙堂还是存在大量忠于李唐的势力,后来的神龙政变就完全能证明这点:
人心向唐。
至于武则天为什么不能清洗掉武周王朝系统中的李唐基因则是因为,武周的江山不是通过武力开拓打下来的,武则天个人也不是通过血缘关系继承的帝位。
更重要的是,大臣们只有保证天下将来回归李氏才能保证家族在大唐帝国中的分红。
武则天个人能力再强也只能保证朝臣一时服从自己,但绝对不可能让朝臣永远承认武周的江山。女皇永远也不可能在朝臣中发展出绝对的拥趸。
同时,不管是相王李旦还是皇太子李显,女皇也都不信任。
皇太子是皇权的天然威胁早就是大唐皇帝的共识,武则天在开创武周王朝之后自然也对太子势力是严防死守,其为什么会立李显为太子,就是因为,李显在京师没有根基,不会威胁皇权,就是在将李显迎回长安之后,女皇也将其与朝臣隔离起来,避免太子和朝臣可能形成的合力。
并且,女皇对皇太子更是进行常态化打击,逼李显杀掉其嫡子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和女婿武延基就是具体表现。
在女皇的认知中,只有让皇太子时常处于政治重压之下,其才不会对皇权产生威胁。
至于相王李旦,由于其长期作为忠于李唐的大臣复兴大唐的一杆旗,加上长期呆在京师经营了一定的势力,女皇更不敢信任对方。而且,李旦对女皇对于自己以及李唐皇室的打击早有怨言,这对母子实际上早就已经成为了路人。为什么女皇放弃立李旦为皇太子,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武氏也不能太过重用,因为,重用武氏只会带来两种结果:武氏在权力的刺激下想要冲刺嗣位,武氏一家独大只会引起庙堂的地震;让武氏和李氏的矛盾更深。
所以,女皇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就只能以张氏兄弟为打手控驭武周王朝,也就是发展内朝以制衡外朝,这和历代王朝发展外戚政治或者宦官势力作为政治盟友的做法是一样的。
读懂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女皇倾心打造其“后宫”的目的了,就是为其权力服务,为武周王朝的政治服务。
实事求是地说,任何一个能将事业做大的人其都会在私生活层面非常克制,因为,私生活和事业其实是对立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将过多的精力分配给私生活,那么他的事业高度一定有限。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作为女皇,武则天面对的环境更加恶劣,压力更大,再加上年龄关系,其就必须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政治上,才能保证自己对帝国的控驭,根本不可能将心思都花在私生活上。
再说,以常理来论,女皇在那个年纪也不会对私生活产生多么强烈的热情。所以,女皇打造“后宫”就只有一个目的:
为政治服务。
尤其是女皇后来无法直接处理朝政的情况下就更需要代理人,而她所能用的,也只有张氏兄弟。
这只是其一,女皇重用张氏兄弟其实还是在下一盘大棋。在确定将江山还给李氏之后,武则天考虑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保证自己身后武氏的安全。之所以选择李显为皇嗣,就是想倒逼他和武氏合作,以在京师拥有一定势力的相王李旦制衡李显也是为了让没有基本盘的李显将武氏发展为盟友。李显后来即位之后,武氏能够继续被重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女皇还打了明堂盟誓和李武联姻的牌,希望李氏和武氏能够和平相处。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作为政治人物,女皇太明白武氏将来的尴尬处境了。为了保证武氏的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倒逼武氏和李氏成为政治盟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女皇就放纵张氏兄弟各种作,让其成为矛盾的焦点。
在张氏兄弟成为武氏和李氏的共同威胁之后,他们自然会形成合作关系,如此,武氏的安全就能得以保证。
也就是说,女皇实际上是在故意转移矛盾,将武氏和李氏的矛盾转化为武氏和李氏与张氏兄弟的矛盾,让张氏兄弟站在风口浪尖。为什么女皇面对朝臣对张氏兄弟的攻击屡屡袒护,原因就在这里,她要将武氏和李氏对张氏兄弟的不满情绪拉满。
女皇是故意在制造矛盾 图源/剧照
这绝对是妥妥的阳谋。就像汉文帝当年故意纵容弟弟淮南王刘长让其走上谋反的不归路一样,都是故意制造矛盾的节奏。
后来的局势完全按照女皇的设计在发展,武氏和李氏果然形成了合作关系,武氏的权益在女皇身后得以延续,这是强人吕后当年都没办到的事。虽然女皇是被神龙政变逼退位的,但她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武氏在李显即位之后继续得到重用,甚至李显还强调自己是继承的武周的法统。
能够做到如此,女皇的政治智慧已经无需赘言。
由此可见,所谓的“后宫”完全就是女皇的政治工具。而且,女皇对于“内宠”也不会过于放纵,比如,大臣苏良嗣因为薛怀义的出格行为将其打了一顿,武则天因此还警告薛怀义:“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南门那是宰相的专用通道,你应该走北门。”
由于薛怀义后来行为失控,甚至干出了火烧明堂的事,女皇也二话不说,直接将其给办了。根本就不会被感情所左右。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女皇和所有优秀的政治选手一样,根本就不会被感情所束缚。
自始至终,女皇都没有给其“后宫”正名,和其他帝王一样,女皇的人生只有政治。
只能说,武则天调动了一切可以为其权力服务的力量陪着她上演了一场女人称帝的游戏而已。
看待历史,千万不可在感情层面入戏太深,一定要拔高格局,才能看清所谓的实相。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