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18岁了!发育难题+水花消失术,她能复制陈芋汐的辉煌吗?

拱厚说文化 2025-04-09 11:36:46

2025 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收官,中国跳水队又拿了 7 金 4 银 1 铜,成绩单依旧亮眼。不过咱普通老百姓看比赛,除了盯着金牌数,更心疼这些在跳台上拼杀的小姑娘们 —— 尤其是全红婵、陈芋汐和掌敏洁,她们正经历着几乎所有女子跳台选手都躲不过的 “发育关”,那滋味,说句心里话,比在 10 米台上转体三周半还难。

先说说全红婵吧。这姑娘刚过 18 岁生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东京奥运会那会儿,她才 1.43 米,瘦得像根小竹竿,体重才 33 公斤,往跳台上一站,感觉风一吹就能飘起来。可现在呢,身高长到 1.5 米,体重增加了 7 公斤。您别小看这身高体重的变化,对跳水动作影响可太大了。就说那个 207C 动作,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以前她做起来像只轻盈的小燕子,现在呢,就好比小树苗突然长高了,原来的枝桠跟不上节奏,每长高 1 厘米,翻腾速度就慢 0.3 秒。为了练这个动作,她每天在陆上模拟跳 50 次,教练组还弄了高速摄像头,一帧一帧地抠她的动作,比咱们家长检查孩子作业还仔细。赛后她自己也说,“曾经的感觉找不到了”,你说难不难?真的难。

再看陈芋汐,20 岁,正是爱美的年纪,可她每天的日常却被体重秤牢牢 “掌控”。东京奥运会延期那年,她身高一下子长了 10 厘米,体重也涨了不少,那段时间成绩波动挺大。现在她每天得称 10 次体重,严格把体重控制在 42.5 公斤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 0.5 公斤。我觉得吧,这简直比咱们减肥还狠,咱们普通人减肥还能偶尔吃顿火锅犒劳自己,她连喜欢的芝士蛋糕都得忌口,每顿饭都得算着卡路里吃。但这姑娘特别自律,她说通过努力达成目标的满足感,比吃好吃的更开心。这次比赛她的 407C 动作拿了 92.8 分,比巴黎奥运会时还高,你就知道她背后下了多少功夫。

掌敏洁可能有些观众不太熟悉,21 岁的她算是三人里的 “姐姐” 了。早几年她也是 “天才少女”,13 岁就拿了全运会冠军,可后来因为发育,状态下滑,差点就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但这姑娘没放弃,主动改练全能项目,从跳台转到跳板。跳板和跳台不一样,跳板有弹性,需要更强的爆发力,相当于从跳芭蕾改成跳街舞,难度可想而知。她每天加练 3 小时力量训练,体脂率从 18% 降到 12%,硬是从替补席重新杀回了国家队,这次和卢为搭档拿了双人 10 米台冠军,真是应了那句话:坚持就是胜利。

咱们都知道,女子跳台选手的运动寿命短,很大原因就是发育带来的身体变化,就像小幼苗长大,根须枝叶都得重新长,弄不好就 “歪了”。但中国跳水队有一套科学的办法。科研团队弄了个 “生长发育预警系统”,能提前半年预测选手的身高体重变化,提前调整训练计划。教练组还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定制训练方案,比如全红婵的 207C 动作,教练组专门给她设计了力量训练和技术调整方案,一点一点扣细节。饮食方面也有讲究,陈芋汐的营养师会根据她的训练强度调整碳水摄入,既能保证体力,又不让体重失控。

说起来,这些小姑娘真的不容易,一边要面对身体发育的自然规律,一边要在赛场上保持高水平,换作咱们普通人,可能早就坚持不住了。但她们不仅坚持下来了,还一次又一次站上领奖台。网友经常说,中国跳水队是 “梦之队”,可这 “梦” 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科学的训练。现在全红婵、陈芋汐、掌敏洁都在和发育关较劲,后面还有更小的队员在成长,比如 12 岁的李蕊汐已经能完成高难度动作了。

不过咱也得想想,这些科学训练方法虽然有效,可长期控制体重、高强度训练,对小姑娘们的身体会不会有影响?未来有没有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式,让她们既能度过发育关,又能少受点苦?你说,体育竞技既要追求成绩,也得心疼运动员,对吧?现在看着她们在跳台上轻盈入水,像小鱼儿一样划出漂亮的水花,咱们心里高兴,但也希望她们能健健康康地享受跳水,享受运动。你觉得咱们中国跳水队的小姑娘们,接下来还会给咱们带来多少惊喜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