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军事的人心里都明白,在大军团打仗的时候,有秩序地撤退可比冲锋陷阵难多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军队打了败仗往后撤的时候,要是乱了套,彼此之间不互相保护,那特别容易被敌人给抓了去当俘虏。二战那会儿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那可是跟地狱难度差不多的撤退行动。
【绝境降临:英法联军被逼入死胡同】
敦刻尔克,意思是“沙滩上的教堂”,以前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1939 年 9 月 1 号,德国派出 44 个师大概 80 万人,快速攻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开始。波兰的盟友英法,虽然在 9 月 3 号向德国宣战了,可只是在德法边境象征性地占了几个没人的村子,多数时候都在打“嘴仗”。德国只用了一个月就把波兰整个占领了。
1940 年 5 月 10 日,希特勒派遣 136 个师,3000 多辆坦克,分作两路向比利时、荷兰、法国以及卢森堡发起进攻,整个西欧被德军的武力所笼罩。法国和德国向来是冤家对头,一战结束后,法国作为战胜国常常对德国进行压制,所以法国早在十几年前就为德法之战做准备了。但是,法国费尽心机,没承想德国竟绕过马奇诺防线,从阿登山区出兵搞突然袭击。德军的装甲部队在法国色当迅速打开一个缺口,径直冲进法国的内部地区。仅仅一个星期,法国政府就着手焚烧文件,打算撤离巴黎,法军也在德军机械化部队的强力攻击下迅速溃败。
英国早前派遣了几十万的远征军去法国打仗,可现在法军失败了,怎样把这些士兵撤回本国变成了一个很难办的问题。在短短大概 6 周的时间里,德军打穿了法国,把四十多万的英法联军逼到了法国的西北部。英法联军若想不被全部消灭,唯一的办法就是跨过英吉利海峡,往英国本土跑。
那时,能用于横渡的法国港口就三个,加莱和布伦都先后被德军给占了,就剩下敦刻尔克了。可在英法联军到之前,德军飞机把敦刻尔克通向深水泊位的六个走廊给炸了,8公里长的码头和半个城区都成了一片废墟,就只留下一条1200米长的临时木板东堤。并且,通向英国的航线就三条,最短的那条40海里的航线被德军炮火给封了,55海里的那条航线上全是英国自己埋下的水雷,就剩下的90海里的航线,不但得走6个小时,还得挨德军飞机的轰炸。这时候,40万英法联军三面被围,后面就是海,德国第19装甲师的坦克部队离敦刻尔克沙滩就10英里,情况特别危险。
【天赐转机:希特勒的 “神助攻”】
在英法联军濒临绝境之时,希特勒来了个“神奇助攻”。1940 年 5 月 24 日,希特勒猛然下达停止追击英法联军的命令,这使得德军第 19 装甲师的指挥官相当无奈,他日后回忆道,要不是希特勒的这个命令,二战的结局或许就会大不一样。
关于希特勒的这一让人迷惑的举动,历史学家有不少猜测:一种看法是希特勒用的地图没及时更新,那地图表明敦刻尔克周边是沼泽地,他觉得这会阻碍德军装甲部队的行进,因而下令停止追击。不过对一心想要攻打法国的德国来讲,拿旧地图打仗简直是对严谨作风的践踏,这种低级差错不太会出现。另一种说法是,希特勒想给英国留条活路,以便日后能和谈。但是,同样在5月24日,希特勒还给另一支队伍下达了尽快把英法联军包围并消灭的指令,这两道命令相互矛盾,实在很难说清楚。
第三种说法比较可信,希特勒进攻法国之前,原计划是占领法国北部后,跟英法联军边打边谈,长期僵持,迫使英法妥协。然而,德军的发挥太出色了,没到半个月就把法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英法联军除了逃窜,根本没什么有效的抵抗,这使得希特勒有点蒙圈,好比拿到同花顺的赌徒,得花时间冷静想想。反正,不管是啥原因,希特勒这一停止进攻就是两天,就是这关键的两天,让身处绝境的英法联军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生死竞速:争分夺秒的大逃亡】
1940年5月26日夜晚,敦刻尔克大撤退拉开帷幕。就在这个晚上,英国的“莫纳小岛号”船载着一千三百多名英国士兵返回。同一时间,法国第一兵团在敦刻尔克周边部署防御,打算坚决抵御德军的进攻,以此为在沙滩上的士兵争取撤离的时间。
次日,德国空军全体出动,对敦刻尔克沙滩实施饱和式轰炸,扔下了一万五千枚高燃炸弹与三万枚燃烧弹。到了晚上,德军装甲部队展开全面进击,致使法国第一兵团损失严重。英国海军调派了一艘巡洋舰、八艘驱逐舰以及二十六艘潜艇来运输人员,然而由于缺少小型船只,一天仅仅撤离了七千多人。
5 月 28 日,德军把比利时军队打败,敦刻尔克的防线变得很危险。在这要紧关头,英国第 3 师师长蒙哥马利领着队伍快速行进 60 多公里,在敦刻尔克的北面修建起防御设施,总算挡住了德军的攻击,蒙哥马利也借此一仗出了名。英国政府发现只靠海军没办法完成任务,就动员民众,呼吁所有英国的船只去往敦刻尔克。很快,驳船、拖船、货船、渔船以及私人游艇都顶着炮火开往对岸,差不多 700 艘英国船和 160 多艘法国船加入到了撤退行动当中。这一天,盟军撤回了 17000 多人。
5 月 29 日,德国空军全力攻打盟军运输船,弄沉了 3 艘巡洋舰、5 艘大型轮渡以及数十艘民用船。虽说英国海军受到了重大打击,可运输的效率却不断提高,这一天撤离了差不多 5 万人。但是,在撤退的时候,英国军队那所谓的“绅士风度”没影了,远征总司令戈特表示没收到英法共同撤退的通知,就下令不许法国人上船,还在沙滩上设了路障。丘吉尔了解情况后,特地赶到巴黎去解释,把 5 月 31 日定为“法国日”,让法国人优先撤离,并且安排英国的 3 个师来殿后。这一天,英法联军撤走差不多 7 万人,里边法国人占多数。
接下来的两天,英国皇家空军和德国空军展开了激烈交锋,德国空军占了上风,致使英国海军有 31 艘舰船被炸沉,其中包含 4 艘载满士兵的驱逐舰。英国皇家空军没法再给撤退的船只提供护航了,于是撤退行动只好改到夜间进行。然而,英国人很快就适应了德军的轰炸,接替戈特的新司令亚历山大竟然在海滩上摆了躺椅,边喝下午茶边看着部队撤离,士兵们也在海滩上刮胡子、钓鱼呢。
6月4日,德国第19集团军的装甲力量突破了法军的最后一道防线,进入敦刻尔克城区。在最后关头,有两万六千多名法军成功登上船只,然而负责防守的法国第一兵团中近四万人却被德军俘获。
敦刻尔克大撤退历经9天,33.82万人撤回了英国,当中有21.5万英国士兵,9万法军,3.3万比利时士兵。在撤退时,206艘英国船只和17艘法国船只被击沉,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出动了2700多次,损失了106架。英法联军在沙滩上遗弃了不少武器装备与军需物资。然而,敦刻尔克大撤退给欧洲留存了反攻的实力,四年以后,这些撤走的士兵在诺曼底登陆,朝着柏林一路推进。就算到了现在再看,敦刻尔克大撤退依然是个奇迹,怪不得英国人能为此得意地吹嘘好几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