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1年末,最令人期待的电影无疑就是这部《黑客帝国4》,然而电影一举攻下了这个不尴不尬的口碑。也许对于一部普通的商业大片,这样的成绩勉强算是正常发挥,然而当你看到当年《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评分,就知道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上映于1999年的《黑客帝国》及紧接其后的两部续集,现在看来也仍旧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最为杰出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特效放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不亚于任何一部科幻大片,而电影宏大的叙事结构和前瞻性的科幻预言无疑是后来者难以企及的。这一切都让2021年重启的《黑客帝国4》显得那么失败,即使这部续集仍旧请来了当年的原班人马。
《黑客帝国》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创造了The Matrix这个概念,人类被Matrix计算出来的虚拟现实所控制,人类感官接触到的所有东西背后不过就是一串代码。
1999年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还在使用Modem艰难地在互联网上爬行,移动互联网尚处在萌芽状态。《黑客帝国》第一集中的一副经典画面至今让人难忘,男主角Neo手持一部砖头一样的Nokia 8110逃避着特工追杀。
《黑客帝国》三部曲结束后的第四年,Apple推出了第一代智能手机Iphone,随后曾经占据移动通讯半壁江山的Nokia手机逐渐退出。于此同时,移动通信科技迭代迅速,短短二十多年时间从2G发展到5G。
与此同时,人类已经进化出一个名叫“手机”的新器官,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离开,现代社会衣食住行越来越依赖手机。而隐藏在手机屏幕之后的是国内外各大互联网巨头,这些富可敌国的“独角兽”通过各种APP织起了一张无形的网络,24小时不分昼夜地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这一切不就是当年《黑客帝国》三部曲为我们描绘的未来景象吗?
问题也在于此,二十年前前瞻性的科幻预言放在二十年后的电影里,俗称“炒冷饭”。电影没有贡献出任何类似前三部曲中那样革命性的理念,甚至没有任何给人留下印象的情节。当年那对神仙般的男女主角,一个成为了胡子拉碴的码农,一个成为了拖儿带女的主妇。只叹岁月总是匆匆的催人老,连Neo和Trinity都不放过。
电影正如所取片名,《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整整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就像一部运行了二十多年的旧电脑,艰难地重启着。我们看到年近花甲的基努李维斯艰难地扭动身躯,重复着当年经典的躲子弹动作。连接虚拟和现实的方式,也和二十多年前一样,在人身上插满管子。反抗军还是反抗军,Matrix还是Matrix。
然而现实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VR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逐渐普及,“元宇宙”概念甚至成为了股市用来炒作的热门题材。埃隆·马斯克现在做的事情放在二十年前就像科幻电影一般,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早已习惯了每天被各种二维码所包围。这一切都让人隐约感觉到,看似热闹的《黑客帝国4》其实还不如现实生活精彩。
或许这部试图重启《黑客帝国》的电影,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进入21世纪20年代后的移动互联网放慢了前进的步伐。21世纪的最初十年,诞生了Facebook和Twitter这样改变人类生活习惯的科技产品,国内也出现了微信和淘宝这样的国民应用。然而经过十几年的收购兼并之后,终于出现了赢家通吃的局面,再也没有新世纪初那种蓬勃发展的局面。
有意思的是,电影《黑客帝国》在港台被翻译为《22世纪杀人网络》,而现实中人类距离22世纪也不过短短几十年了。然而对于这部曾经预言了人类科技进步的科幻电影来说,还是相见不如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