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老头和狗,如此孤独的《芬奇》

碟碟不休的Kevin 2022-01-09 21:51:46

很多人一定还记得汤姆·汉克斯2000年那部载入史册的电影,二十年后花甲之年的汤老师再次开启“荒岛余生”模式,为我们带来一部充满末世情怀的科幻电影《芬奇》。

1.

看过电影《芬奇》的观众,不禁会将这部电影与当年那部《荒岛余生》作一番比较,后者差点为汤姆·汉克斯夺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两部电影都巧妙地将故事设置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时空背景之下,让老辣的汤老师一个人放肆地狂飙演技。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也许都梦想着能够拍一部孤独的“独角戏”电影,而汤姆·汉克斯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实现了两次。

两部电影都为孤独的男主角别出心裁地设置了搭档,《荒岛余生》中的排球Wilson,《芬奇》中的狗和机器人。当年在《荒岛余生》中汤老师与一个“排球”之间上演了大段大段的感情戏,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历史上教科书一般的画面。相比之下,《芬奇》中与汤姆·汉克斯演对手戏的则是一个“话痨”机器人,完全无法重现当年汤老师神一般的演技。

无论是2000年的《荒岛余生》,还是2021年的《芬奇》,汤姆·汉克斯的这两部“独角戏”电影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原因是这两部电影中都表现出处于绝望境地之中的人所迸发出来的真实人性。《荒岛余生》我们看到一个永不放弃的空难幸存者,不仅在一座杳无人烟的荒岛上生存下来,而且还奇迹般地逃离险境。同样在电影《芬奇》之中,一个濒临死亡的老头人生中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造出一个机器人来照顾自己捡来的宠物,以此来反映出人类最后的爱心和责任。

2.

看过电影《芬奇》的观众,肯定无法感受到《荒岛余生》所带来的震撼和感动,两部电影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影《芬奇》之中,男主角从一开头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为了能让宠物狗在主人病逝之后还能得到照顾,他开始制造和训练一个智能机器人,这样的情节安排完全与《荒岛余生》自我拯救的叙事风格截然相反。

电影《荒岛余生》汤姆·汉克斯所扮演了一个“现代鲁滨逊”,为了在一个荒岛上而不丧失人类的语言能力,他凭空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伙伴作为自己每天交谈的对象。为了能够重回文明社会而竭尽全力,在经历了无数次“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之后,男主角奇迹般地造出一艘木筏出海,并且成功获救。

电影《芬奇》中的男主角虽然有一个完成度高达76%的“话痨”智能机器人陪伴,但是注定无家可归的结局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孤独感。而相比之下,电影《荒岛余生》中的男主角始终有个家可以回,并且这个“回家”的信念贯穿整部电影,让人觉得男主角并不孤单。

3.

汤姆·汉克斯这两部电影作品所经历的20年历史,人类社会伴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而发生着巨大变革。电影《荒岛余生》上映的2000年,美国刚刚经历了经济繁荣的90年代,而中国也在不久之后的2001年加入WTO。

人类电脑科技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人类社会在21世纪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Facebook、微信、微博这样的全民社交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Uber、美团、淘宝这样的网络应用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习惯。还有即将到来的无人驾驶时代,又将翻天覆地般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然而正像20年后的这部电影《芬奇》所带给观众的感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随着这些社交平台和网络应用的普及而得到缩小,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类愈发感到孤独。我们热衷于发朋友圈,却不再与朋友见面。我们随时可以在手机上订到外卖,也不再需要亲人烧饭做菜。我们每天回家,有各种智能设备前来问候,也就懒得问候一下自己的父母和家人。

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像芬奇那样在技术上可以做到一个人生存,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这些先进的智能技术可以解决我们的衣食住行,却无法解决人类越来越严重的孤独感,但愿电影中如此孤单的“芬奇”永远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