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英吉利海峡很窄,好像很容易就能穿越。但实际上在以前,因为经常遭遇严寒和暴风雨,人们要穿越它并不容易。
到了19世纪,许多工程师提出了大胆的想法,比如建一座横跨海峡的大桥。
但这个计划面临三大难题,建桥成本极其高昂,大桥可能会阻碍港口贸易,还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于是人们的目光转向了海底。
早在1802年,法国工程师马修就梦想过用隧道来连接海峡两岸。这个想法虽然美好,但在当时英法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两国之间的微妙关系让这样的工程难以推进,不少人担心一旦建成,战争爆发时会迅速波及双方。
当然这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最关键的是那时候技术还不够发达,而且建造这样一座桥所需的资金也极其庞大,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工程。因此这个计划一直被搁置,直到1987年,才终于开始动工建设。
这个工程连接英法两国,自然也由这两个国家携手合作完成。他们决定从隧道的两端同时开始建造,目标是在中间相遇。
为了确保挖掘方向准确无误,两个施工队伍借助了高科技的卫星定位系统,就像有了超级精准的导航仪,时刻掌握着对方的位置信息。
当两队在隧道中间相遇时,误差竟然只有2厘米。特别有意思的是,英法隧道并不是孤零零的一条,而是由三条平行的隧道肩并肩组成,每条都长达51公里。
一条专为去英国的车流设计,一条则是法国方向的专属通道,而中间那条则是特别的服务隧道,用来帮忙维护两边的隧道,还有在紧急时候进行救援。每隔375米这个服务隧道就会通过通道与两边的主隧道相连。
修建这个隧道总共挖出了超过750万立方米的土石,可以填满3座埃及大金字塔,仅仅是通往法国的那条隧道,里面用的钢材量就足以建造3座埃菲尔铁塔。
不过事物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两面性,英法隧道极大缩短了从欧洲大陆到英国的距离,单程旅行只需要35分钟,这对双方交流是个大利好,不仅促进了英国、法国,还带动了整个欧洲的经济交流。
但是另一方面,这条隧道也让不少人钻了空子,难民问题就困扰了英国很久。
比如在2015年7月27日晚上,就有2000名难民试图通过这条隧道偷渡到英国,结果其中一名男子不幸丧生,其实欧洲隧道公司几乎每天都在处理这类试图非法进入英国的移民问题。
英国对难民的管理相对宽松,还提供了一些福利,这让很多人觉得英国是个好去处。在法国如果没有合法证件,找工作非常困难,但在英国情况可能就好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试图前往英国的难民,很多都来自英国的殖民地,他们对英国有一定的了解和向往,因此英法隧道就成了他们眼中通往更好生活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