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地名故事:孟脑村由来

建明看文化 2024-06-05 11:32:40

汝阳地名故事:孟脑村由来

汝阳县蔡店乡东部有个村庄叫孟脑村,说起孟脑村的由来真还有一些历史渊源和传说。孟脑村一带每到春季人们都要出动采集野菊花芽,白蒿苗,蒲公英等制做菜肴。特别是野菊花苗做的菜肴香甜无苦味,那美味可口的菜肴,使人饮食耳聪目明,延年益寿。食用这些野菜苗,防病健身,都是里人唐代医学家孟冼所教。

孟冼,唐代医学家,梁县[今汝阳县]人,生于公元621年,卒于公元713年,享年93岁。曾为官,后弃官,专门从事药物研究,对食疗和养生颇有研究,曾撰有《补养方》,《食疗本草》,《必效方》等书,专门论述食疗和食养,对后世很有影响。孟冼 青年时期好医学和养生之术,贞观年间进士及第,后入朝为御医。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升为凤阁舍人[中书省官员],掌管进奏,参议表彰,起草诏书,劳问有功将帅,察天下冤狱等事。

长寿二年[公元692年]春,孟冼到同事凤阁侍郎刘祎家里拜访,刘祎拿出武则天赐给自己的银元宝在孟冼面前炫耀。孟冼把玩了银元宝后,发现是假的就对刘祎说:“这是用药(银)水涂抹的假元宝,在火上一烧便知”。刘祎把银元宝放入火里一烧,顷刻化成锡水。事隔几后,武则天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对孟冼很不满意,便将他贬出朝堂降为浙江台州司马,后又调回升为春官侍郎[礼部副职]。

太子相王李旦仰慕孟冼的才学,召他为侍读,负责讲解经学。长安三年[公元703年],拜为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孟冼告老还乡,居住在伊阳山里[今汝阳县孟脑村]。

他年纪虽大,但力如壮年,经常上山采挖草药,按方炮制以济世救人。有人向他求教长寿之道,他说:“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孟冼主张“以膳为补”,注重用饮食滋补强身,尤其对于体质虚弱者,辩证选用肉食类。例如,气虚乏力者,可用鲂鱼或绿头鸭以调脾胃;阳虚怕冷者,可选用狗肉补血脉,壮阳气;体虚瘦弱者,可选用鹿肉补五脏,壮身体等。此外,他根据取象比类的理论,善于用“以脏补脏”的方法,调养身体。例如,丹雄鸡肝,补肝气;羊髓配酒补血;羊奶补肺肾之气,猪舌和五味,煮取汁饮,健脾益气。狗血益阳事,增强性功能等等。孟冼提倡以饮食防病治病。饮食得当,确实可起到防治疾病益寿防老的目的。

他指出:生姜,去痰下气,多食止逆,散烦闷。绿豆,补益,和五脏,安精神,行十二经脉,藕,补中焦(即补脾胃)。养神气,益气力,除百疾,久服延年。马齿苋,治湿癣,治痢,敷仗疮,延年益寿。桃仁杀虫,止心痛。鲤鱼,煮食之,疗水肿,脚气,下气血,主小儿丹毒。羊奶,治卒心痛。大蒜,治蛇咬,除风杀虫,但久服则损眼伤肝,等等。孟冼的饮食养生的特点,是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做到因人、因时、因地而调配饮食,用之合理,就能起到强身防病,减少疾病的痛苦,以及抗衰益寿的作用。孟冼教村人用野菊花芽,白蒿苗,蒲公英等草药的苗,通过蒸,炒,腌等多种方法做成美味可口的菜肴,使人饮食耳聪目明,延年益寿。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太子相王李旦当了皇帝[睿宗],十分想念好友孟冼,便下诏叫他入朝做官,孟冼以年老为由婉言谢绝。睿宗皇帝不忘旧好,赐给孟冼绸缎百匹,又命河南[今洛阳]府于春秋两季送羊,酒,食物慰问孟冼。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孟冼在家病逝。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河南[今洛阳]府尹毕构认为孟冼老先生济世救人高风亮节可与东汉有名的隐士向长[字子平]相比美,就上奏朝廷下发官文将孟冼居住的村庄命名为“子平里”。孟氏家族更感荣耀,就在村四周用黑石头[玄武石]垒起了石寨墙,东寨门楼上镶“望嵩”,西寨门楼上镶“瞻京”。

明宗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农民军占据“子平里”。陕西总督孙传庭率官军攻打伊阳城[今汝阳]途中在“子平里”与李自成农民军展开激战,“子平里”石寨墙易守难攻,官军伤亡甚多,孙传庭大怒,下令平寨,一时间房倒屋塌,孟氏后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清顺治二年[1645年],伊阳[今汝阳]知县王国选到任后,招抚外逃百姓返乡,安业农耕。孟氏后人孟显书在安业农耕的告示感召下回到“子平里”,全村除了自己竟无一人。孟显书决心重建家园,四处寻找姓孟的人,不管是不是孟冼的后人,只要姓孟就是一家。在孟显书 的努力下 “子平里”有了几户人家,又起了炊烟。孟显书为让孟氏后人纪住战争带来的灭顶之灾,脑恨战争,遂把村名改为孟脑村一直沿袭至今。

0 阅读:0

建明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