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我国债务现状与房地产的核心影响》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进取——文刀缘,在此一并感谢新老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你们的鼓励就是我创作的源泉!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于 2024 年 9 月 10 日报告指出,截至 2023 年末,全国政府法定债务余额达到 70.77 万亿元。其中,国债余额 30.03 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 40.74 万亿元。这一数据揭示了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债务规模与结构。
10月19日,2024年第三期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在上海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等嘉宾齐聚一堂,聚焦三季度经济数据和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共议中国经济破局之道。
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指出,我国债务端最核心的就是房地产,且在这一方面远远超过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个国家。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深入的探讨。他说,现在我国资产负债表生产端基本没有变化,主要是权益端,而权益端最大的问题在于房地产。
在银行贷款中,将不动产作为抵押物的占比非常大,超过百分之七八十,这类贷款不光是直接给房地产、居民的,还包括给开发商、政府的。房地产占中国债务端比重太大,这是中国与其它经济体最大的不同。
房地产作为我国债务端的核心,其影响深远而复杂。过去几十年,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带动了上下游众多产业的繁荣,如建筑、建材、装修、家电等,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产值。
然而,过度依赖房地产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高房价使得居民购房负担沉重,挤压了其他消费领域的支出,影响了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推动房地产发展,大量举债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攀升。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需要审慎对待房地产在债务端的核心地位。既要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波动对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又要逐步降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宏观调控,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遏制投机性购房需求。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举债行为,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赵燕菁最后提醒,一定要尽量恢复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因为这个市场规模非常大,只要它不涨,其它都没戏。房地产的目标不是卖更多的房子、卖更多的地,而是要让它的价格上涨、流动起来。
总之,我国当前的债务状况以及房地产在其中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我们需要以理性、客观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化解潜在风险,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一句话,已经花了未来30年的钱,哪还有钱消费
其实没人在救房地产,还不都是为了脱身,都知道房地产没大意思啦,高能耗能是主流吗?现在都在节能减排,靠房地产就丢脸了。靠科技创新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