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翻车:官媒发文批评,14首OST徒增尴尬

小筱锐评 2025-02-27 05:08:47

改编自晋江顶流IP的《难哄》,以日均1.3个性骚扰事件的"战绩",剑走偏锋,开辟出令人瞠目的"自爆式突围"。最知名的战绩是“9集6被性骚扰”而舆情大翻车。

恶趣味剧情给人带来的不适感不能消散,原本期待能够看到原著中的精彩情节和人物塑造,呈现出来的效果却缺乏足够的亮点和吸引力,难以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入和共鸣。

就连官媒都忍不住发文批评,“《难哄》的部分镜头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一基本职责,将低俗和猎奇视为炒作的手段。”

官媒这样明确的点名批评,足以见得《难哄》在剧情设置上的不合理,这犀利的言辞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难哄》留啊。官媒直戳剧方肺管子。

该剧的导演为了给女主制造苦难真的是煞费苦心。原著外表温柔内心坚韧的女主,被剧情塑造成了离不开男人拯救的可怜蛋,网友认为这里面有太多的“虐女情节”,被网友呼吁着赶紧下架。

努力宣传的主线爱情故事却索然无味,让人看完就忘,却用流水线式堆砌的女性苦难,将言情剧拍成了社会新闻汇编。

剧组精心打造的"国产剧终于有真正的出租屋了"登上热搜时,还原了当代打工人的生存困境。斑驳的墙面、堆满杂物的窗台、紧邻铁轨的噪音污染等细节引发共鸣。

女主90%的剧情功能是「等待被拯救」

在首四集内,对女主的刻画,铺设多重困境链,高度集中于她的悲惨:

因经济拮据被迫忍受危险居住环境。

被邻居偷窥洗澡→险遭强暴→遭团伙报复→职场性骚扰(2次)→黄谣攻击(3次)

该剧打着「女性成长」旗号,却陷入「展示伤疤」的创作误区。观众期待的并非苦难展览馆,而是能看见角色在困境中迸发的智慧光芒。

这部剧一直都在强调女主的悲惨,频繁性骚扰情节不仅令人反感,经历了这么多不幸之后,忽略了展现她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获得勇气开启新的生活?如何修复心理创伤、怎么让自己避免下次受到伤害,个人成长的过程。根本没有展现女主从苦难中迸发出的人格魅力!

男主80%的行为动机是「宣示占有权」

原著中桑延被描述为“骨相凌厉却慵懒松弛”的痞帅型角色,而白敬亭偏清冷精致的五官与角色存在天然错位。其刻意设计的“拽哥”造型,虽试图强化气场,却因过度修饰产生“精致感>故事感”的割裂。

不论发生什么事情,表情永远冷漠、永远疏离,永远不高兴。

没礼貌的一男的,情敌出现以后他给人见面甩脸色、讲话没一句好声气、让同行朋友尴尬。

救美戏像AI执行程序,除了冷脸只剩冷脸。

频繁使用抿嘴、垂眸、挑眉等标志性动作构建“苏感”

既强调尊重女主独立性,又频繁越界干涉其生活。温以凡在两人合租最初就约法四章:如果要带朋友回家的话,必须经过对方同意,不管是异性还是同性。

过度关注颜值呈现,弱化角色与环境的互动,未给足酝酿时间,导致情绪断层。

看起来,哥不在乎你疼不疼、开心不开心、思念不思念,哥只在乎自己的下颌线迷人不迷人。

只剩教科书级的霸总行为合集:45度侧脸示人、下颌线精准卡点、救美动作标准化。

二位到了对手戏,更是人机感巅峰对决。情感表达都显得过于生硬和刻意,缺乏真实感和感染力。

各念各的台词,谁也不理谁,观看过程中难以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入,完全就是“两机器人硬谈恋爱”,俩人明明盯着自己的真爱但是眼睛里的情感流动为0。

曾执导《恶作剧之吻》的瞿友宁,此次贡献了职业生涯的滑铁卢样本。

剧中所谓的"高甜名场面",充斥着MV式的镜头拼贴:怼脸特写代替眼神戏,OST轰炸掩盖情感空白,《难哄》在导演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一个大型MV的作用。

用14首OST都填不满的情感空洞,总是趁人不备突然响起,在气氛根本没到的情况下,音乐响起等于徒增尴尬。

这场全方位塌方的创作事故,恰好为行业提供了绝佳反面教材。真正的爱情叙事,从来不是数据化的发糖指标,而是要让观众在人物命运的沉浮中,看见情感生长的真实纹路。

同时,希望演员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演技水平,用心去感受和塑造角色。

0 阅读:0

小筱锐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