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国色芳华》的“妆造抄袭”风波震了一下,第一反应是: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电视剧《国色芳华》中被指未经授权使用了左丘萌所著的《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中设计的妆造。左丘萌直言,这是她基于历史文物和记载的二次创作,有明确的版权保护。
然而,剧组却将书中的设计当作“公共领域的历史资料”用了个遍。左丘萌自然不高兴,但《国色芳华》的官方账号也算及时,火速发布了道歉声明。
剧方解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物设计,其中确实包含《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但由于误将书中的学术示意图当成了文物复原图,导致了“无心之失”。这个解释乍一看有几分诚意,但细细一琢磨,似乎总有些“甩锅”的味道。
你说一个专业团队,能分不清学术图和文物图?尤其是在这种高热度的古装剧上,这种“失误”有点说不过去。更别提网友火眼金睛地发现,剧中不少造型和左丘萌书中的设计几乎“原封不动”照搬下来,这怎么能简单地用“误认”来搪塞?
尽管剧组道歉诚恳,事件还是发酵得停不下来。一大波网友化身福尔摩斯,扒出了剧中的多个“疑似抄袭”细节,并杀到《国色芳华》官微下面讨说法。而左丘萌也忍不住表态:她欢迎非商业用途的参考,但商用必须经过授权。显然,她对剧组的行为不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谅解。可以说,这场“风波”是一场双输的游戏:剧组的“新唐风”创新努力被抹黑,左丘萌的劳动成果被“掠夺”。
好在后来剧方和左丘萌达成了和解,官方也给出了具体的补偿和改进计划。但这场舆论风波为剧集留下的“抄袭”标签,恐怕不是一纸道歉就能洗白的。
从法律角度看,律师指出,《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的妆造设计属于“独创性”作品,受到著作权保护。而剧方未经授权直接商用,确实涉嫌侵权。这也提醒了整个行业:文化创作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原创的尊重。事实上,这些年影视行业类似“抄袭”风波并不少见。一边是高昂的制作成本和对市场流量的急功近利,另一边却是对知识产权的轻视和模糊认知。剧组也好,观众也罢,都该认识到——没有对原创的尊重,就谈不上文化的传承。
让人感叹的是,这场风波反而带火了两方。剧集自不用说,舆论的焦点自然转化为播放热度;而左丘萌的书,也因为被抄袭事件冲上热搜,销售量飙升。究竟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是营销的高级手段?这就见仁见智了。这件事能让人反思的,绝不仅仅是一次“道歉公关”的得失。文化传承从来不是简单地照搬历史,更需要基于原创的创新精神。希望这次风波能成为行业的警钟,让影视创作者意识到:尊重原创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文化发展和观众尊重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