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毁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都不能幸免?

商情网媒 2022-11-07 11:54:58

就在上周(10月14日),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文森特·梵高名作,价值约7250万英镑(约合5.8亿人民币)的《向日葵》被气候抗议者泼上番茄汤,一时成为最大的新闻。

给《向日葵》泼上番茄汤的是来自环保组织“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的两名气候抗议者。泼完汤后,她们给自己的手涂上胶水,粘在画作下方的墙上,然后对周围的观众发表行动宣言:“什么更有价值,艺术还是生命?它比食物更有价值吗?比正义更重要吗?你更关心的是保护一幅画还是保护我们的地球和人类?”,以此抗议英国政府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和滥用,并呼吁政府暂停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项目。

梵高曾于1888年和1889年绘制过六幅向日葵作品,这幅被环保组织盯上的画作是其中一幅。因为画布有玻璃屏保护,所以没有受到伤害,只有画框轻微受损。抗议者也在事后承认,她们在选择目标时已经知道画布有玻璃屏保护。她们并不希望伤害这幅画,而是希望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注。

文森特·梵高《向日葵》(1888)

这当然不是世界名画第一次遭此劫难。从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到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都曾经是蓄谋已久者的目标。一些名作甚至屡次遭到毒手。这些画作最贵的价值1.8亿元,修复耗时最长的长达18个月。

油漆,酸,石头,拳头,记号笔,斧子,切肉刀,一个吻……都曾被用来毁坏名作。失业者,抗议者,精神错乱者,甚至年轻的艺术家,他们要么把破坏行动作为自己的政治宣言;要么把自己的悲惨遭遇倾泻在这些价值动辄上亿的画布上,千奇百怪的缘由,恐怕当代艺术史也要专门腾出空间来容纳这些事故。

0

1

达·芬奇

《蒙娜丽莎》

莱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1503)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堪称遭遇“事故”最多的名画。1911年,这幅世界名作曾在卢浮宫被盗窃,导致它一度在世上“消失”两年之久。

这起失窃事件只是《蒙娜丽莎》命途多舛的经历中的一道波澜。1956年,这幅杰作在法国蒙托邦的一家博物馆展出时,被破坏者用酸浇注,导致画作下部严重受损。仅仅数月过后,12月30日,一位名叫Ugo Ungaza Villegas的玻利维亚人向这幅画投掷了一块石头,导致蒙娜丽莎的左肘附近脱落了一点颜料。

1956年,遭到石块损坏后的《蒙娜丽莎》

拜其所赐,《蒙娜丽莎》已经成为保护最严密的博物馆藏品,有巨大的防弹玻璃作为隔绝。即便如此,它对于破坏者的吸引力依然不减当初。1974年4月,《蒙娜丽莎》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期间,一名残疾妇女因为对博物馆的残疾人政策感到不满,对着这幅画喷了红漆;2009年8月2日,一名俄罗斯妇女因为被剥夺法国公民身份,出于泄愤,将在博物馆购买的纪念品杯子扔了上去。当然,因为有防弹玻璃的保护,《蒙娜丽莎》在两次事件中都毫发未损。

针对《蒙娜丽莎》的最近一次袭击发生在2022年5月29日。当天在卢浮宫,一名男性气候抗议者伪装成坐轮椅的老妇人,试图打破保护画作的防弹玻璃,然后在上面涂抹了一块蛋糕。

0

2

巴勃罗·毕加索

《格尔尼卡》《女子半身像》《演员》《梦》

毕加索的画作同样屡遭“毒手”。2020年,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内的《女子半身像》被一位名叫Shakeel Massey的英国人一手撕毁。当时他才满20岁。事件发生后,Shakeel Massey被以刑事毁坏罪起诉。

这幅被毁坏的画作价值约2千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亿元,由毕加索在1944年创作,画中女子的原型是毕加索的情人,杰出的摄影师朵拉·玛尔。

巴勃罗·毕加索《女子半身像》(1944)

这不是毕加索的画作第一次遭到破坏。1974年,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期间,被托尼·沙夫拉齐(Tony Shafrazi)用红色颜料喷涂上了“KILL LIES ALL(杀死所有谎言)”的字样,以此抗议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赦免威廉·卡利在美莱大屠杀期间的行为。沙夫拉齐本人也是一名艺术家,以及纽约沙夫拉齐画廊的所有者。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正在清理被喷上红漆的《格尔尼卡》

2010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位女游客不小心摔倒,把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值约1.3亿的《演员》抓出一道长约15厘米的裂痕。当然,因为这是一次意外,这名游客没有受到处罚。

巴勃罗·毕加索《演员》(1904-1905)

就在这次意外发生4年前,还有一件类似的意外:毕加索以情人玛丽-特蕾丝·沃尔特为原型创作的《梦》被它的藏家——美国房地产开发商史蒂夫·永利(Steve Wynn)用右手肘刺破,在画面上造成了约两英寸的裂痕,而他原计划将这幅作品以破纪录的1.39亿美元卖出。

巴勃罗·毕加索《梦》(1932)

意外发生后,史蒂夫·永利决定永不出售这幅画。他也为自己的“不小心”承担了高达9万美元的维修费用。

0

3

伦勃朗

《夜巡》《达娜厄》

伦勃朗最著名的作品,珍藏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夜巡》,也曾多次成为被攻击的目标。1911年1月13日,一名失业的海军厨师试图用刀把它切开,但没能成功——画上厚厚的清漆保护了自己。

伦勃朗《夜巡》(1642)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1975年,《夜巡》再次被人挥刀相向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失业的学校教师威廉·德·赖克(William de Rijk)用刀在画中划出了数十条锯齿状线条,直到被警卫推开。事后,他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并被送往精神病院,最终自杀。而专家们花了六个月时间才完成《夜巡》的修复,但割伤的痕迹也永久留在了画上。

修复人员查看被毁坏的《夜巡》

此外还有1990年,一名男子向《夜巡》泼洒了酸性溶液,但幸好警卫行动迅速,及时用水稀释,让酸液仅仅是渗入清漆层,才让这幅画免于毁于一旦。

不只是《夜巡》,伦勃朗最喜爱的作品之一《达娜厄》也曾惨遭毒手。这幅画取材于希腊神话,描绘了宙斯化作金雨来与达娜厄幽会的情景。自18世纪起,这幅画就收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米塔吉博物馆。

《达娜厄》修复现场

1985年6月15日,一位神经错乱的游客用刀刺向达娜厄的下腹部和大腿上部,然后又将硫酸泼在画布上,导致油漆飞溅,也让整个画面的中心部分几乎被完全摧毁。艰难的修复工作持续了12年,直到1997年才得以完成。再次展出后,这幅画就被装甲玻璃保护起来。

0

4

克劳德·莫奈

《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

《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是莫奈创作于1874年的油画,画作描绘了秋日天空变换的云层、岸边金黄的树叶、塞纳河上滑行的帆船和水面的层层涟漪,笔触体现了莫奈最擅长的光影表现技法。

克劳德·莫奈《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1874)

2012年6月29日,一名爱尔兰男子安德鲁·沙伦在爱尔兰国家美术馆参观这幅名画时,突然伸出拳头,猛击画布。

这幅画是这座美术馆收藏的唯一一幅莫奈作品,当时价值高达78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471万元。安德鲁·沙伦的破坏性举动导致画作被砸出一个大洞,画面近1/4遭破坏,数百片极细的油彩碎片脱落,工作人员必须借助显微镜、手术工具和特制的加热设备,先采集脱落的油彩、然后再进行修复,修复时间长达18个月。

价值780万英镑的《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被一拳打出一个大洞

被捕后,安德鲁·沙伦辩称自己“突然昏倒,撞在了画布上”,但美术馆的监控视频清楚地显示他是蓄意为之。他因此被判入狱5年,并且被禁止在刑满释放后的15个月内进入任何美术馆或公共艺术机构。

两年后,这幅画作终于重新亮相爱尔兰国家美术馆。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度发生,美术馆专门为它安装了保护性玻璃画框,并配备了紫外线过滤器和湿度控制器。

0

5

迪亚哥·委拉斯开兹

《镜前的维纳斯》

西班牙画家迪亚哥·委拉斯开兹是人体写实的大师,他的画作《镜前的维纳斯》就是最好的证明。画面中,维纳斯女神裸身躺在床上、背对观众,看着她的儿子丘比特手中的镜子。

这幅画绘制于委拉斯开兹访问意大利期间,是宗教严厉的17世纪西班牙少有的裸体画像之一,目前收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然而在1914年,这幅作品几乎被撕成碎片:当时,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玛丽·理查森(Mary Richardson)用切肉刀在维纳斯的背部留下了七道口子。

被毁坏的《镜前的维纳斯》

据称,女权主义者艾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在前一天的被捕引发了此举。理查森随后被判处六个月的刑期。不久之后,她在一份声明中如此解释自己的行为:

“我试图摧毁神话史上最美丽的女人的图片,以抗议政府摧毁现代历史上最美丽的人物,潘克赫斯特夫人。”

0

6

卡齐米尔·马列维奇

《白十字》

被破坏者和活动家们盯上的不只有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同样也会时逢厄运。

俄国艺术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是俄国“至上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立体派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纯粹抽象的艺术形式, 表达了革命性的艺术理念。

他的画作《白十字》就体现了至上主义强调基本几何形、注重使用有限集中颜色的特点。然而1997年,这幅作品却被人画上了一个绿色的美元符号。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白十字》(1927)

被画上绿色美元符号的《白十字》

这场破坏的始作俑者是俄罗斯表演艺术家、自称为政治活动家的亚历山大·布雷纳 (Alexander Brener)。他在法庭辩护中说:

“十字架是苦难的象征,美元符号是贸易和商品的象征……我所做的并不是反对这幅画。我认为我的行为是与马列维奇的对话。”

0

7

塞·托姆布雷

《菲德洛斯》

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的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与罗伯特·劳森伯格和贾斯珀·琼斯属于同一世代。他的涂鸦抽象作品打破了素描和油画之间的界限,作品风格更是集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和波普艺术之大成,让他被奉为继波洛克之后最伟大的当代艺术家。

托姆布雷的白色三联画《菲德洛斯》创作于1977年。在法国阿维尼翁展出期间,一位法国女士将自己的红唇印留在了这幅画作上。

托姆布雷的《菲德洛斯》被印上了一个唇印

在法庭上,她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一种爱的行动”,并解释称:“我吻它时什么都没想。我认为画的作者能予以理解。”尽管如此,她还是被处以4500欧元罚金,并被勒令接受公民教育。

0

8

马克·罗斯科

《栗色黑》

《栗色黑》是马克·罗斯科创作于1958年的抽象画。2012年10月7日,在伦敦泰特美术馆,艺术家、博主和“黄色主义”艺术哲学的支持者Wlodzimierz Umaniec,用一只黑色记号笔在画的右下角写下“A POTENTIAL PIECE OF YELLOWISM(一件黄色主义的潜在作品)”,并加上笔名Vladimir Umanets。

遭到破坏的马克·罗斯科作品《栗色黑》

本文参考资料:

[1]www.businessinsider.com/destroyed-art-2011-5#fountain-by-marcel-duchamp-1917-1

[2]www.dailyartmagazine.com/art-vandalism-damaged-madmen/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BOOKS

好/书/推/荐

READING

📖

《Modern Art》

现代艺术 1870-2000作品

现代艺术冒险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象派画家通过组织自己的独立展览,对当时的主流艺术界进行反抗。这一举动拉开了一场不断挑战和创新的历程。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抽象艺术、新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流行音乐、简约和概念实践……本书追溯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轨迹,以及不断诞生的突破性艺术作品如何撼动以往的标准,刷新世人对于艺术的定义。

来源:网络

0 阅读:18

商情网媒

简介: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一个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