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师问,他想申报正高、普通正高,三个县综合优,一本论著第一作者,一个市优质课,一个市课题参与第二位,有希望吗?
事实求地是说,申报正高,这些荣誉仅能够资格,但要评审通过,就靠运气了。
2024年,全省16地市正高级教师通过人数共825人。普通系列正高级通过人数较多的是济南74人,其次是临沂42人,菏泽40人,青岛36,烟台34、济宁34,潍坊33,枣庄30人,东营、聊城等8市都在30人以下,日照、威海、德州更是不足20人。
所以,正高级教师评选,都是高手过招,没有“6把”刷子,只能靠运气。
所谓“6把刷子”就是荣誉“3+3”,6件荣誉,都应是市级以上,才有希望。
这是因为,正高级评选,是全市统一评选,乡镇、县直、市直学校所有人都在一起评,一个标准。试想,市直学校教师有省级荣誉者很多,县直学校有市级荣誉者众多,有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省优秀教师等荣誉者比比皆是,市级荣誉就是最“普通荣誉”,县级荣誉在这里岂能入评委“法眼”……
另一方面,正高评选,不仅是拼荣誉,更是比业绩,课题成果、论文论著,在正高评选中非常重要,这是由正高任职条件所决定的。
正高任职条件有8条,其他七条件都是“描述性”的,像“公认为教育教学领军人物或教育家型教师”“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学能力精湛,教学质量高”“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具有团队精神”等,独有第4条,业绩成果“6选1”是必备的门槛级条件。
1.市级以上一门优秀课程教案;
2.省级以上结题课题主持人;
3.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或省级以上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4.教育教学论著独立或第一作者;
5.核心期刊2000字以上论文独立或第一作者
6.成果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独立或第1位。
此六项条件,教师要具备其中之一,才有申报资格。这六项条件中,含金量无疑是从高到低。
前面提问题的这位教师,“6选1”条件是论著, 其他两项一项是市优质课一等奖,一项是市课题成员第二位,显然,这两项“业绩成果”竞争份量也不足啊,再加之前一个“综合3”全是县级荣誉,要想评审通过,只能凭运气了。
有老师说,你这样一说,想申报正高,那就“如同登天”了。
非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正高难评,但年年有人通过。只要努力,并非难事。但这个努力需要时间,需要谋划,市级、省级荣誉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两年就能“集齐”,至少要做一个或两个“五年计划”,先明确正高申报条件,然后对照条件一一去争取
综合3中,除了表彰的省市综合荣誉,还有省特级教师和省齐鲁名师、市级名师、教学能手等,这些评选有的是2年一届,有的是4年一届,你要想评正高,就得瞄准这些“称号”,看要获得这些“称号”需要做哪些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申报正高,不能像副高那样,仅是努力工作,积极参加赛事,等待表彰荣誉就行,而是要有方向、有目标,主动争取含金量高、拿得出手的荣誉,等你“3+3”“6把刷子”足够硬的时候,评个正高,就成了很容易的事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