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举大事,要欲众志定。小利亦何庆,小失亦何病。——乾隆
他是清朝乾隆年间最受皇帝尊敬的汉臣,凭借着无私的奉献和不畏权贵的铁面无私,在仕途上屡建奇功。
不仅在治理水患、赈济灾民中表现出色,还在朝堂之上敢于弹劾权贵,直言不讳,一生既是对清廉官德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国家与百姓的忠诚体现。
这个人就是刘统勋,75岁时累死在轿子里,乾隆皇帝闻之为之动容赐“文正”谥号,表彰其为国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他的故事。
仕途起伏与忠诚坚守在清朝中期的社会背景下,家族出身往往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仕途,刘统勋的家族背景无疑为他提供坚实的基础。
刘统勋的家族在清代可谓名门望族,曾祖父、祖父以及父亲均在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资格,成为朝廷中的重要官员。每逢家族中有人升官或中举,家中总是低调处理,不搞大张旗鼓的庆祝。
这种四代连科的荣耀不仅是家族的骄傲,更是一种责任,刘统勋自幼便受到严格的教育,家族中的长辈们不仅教导他诗书礼仪,还时刻提醒他为官之道的清廉与公正。
因为高官厚禄不过是暂时的,只有清白的名声才能流传后世,这种家风让刘统勋从小便明白,官职再高也不能忘记初心,不能为个人利益而违背原则。
雍正二年刘统勋考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担任编修,这是文官仕途起步的重要职位,同时也是朝廷对进士才能的初步认可,顶头上司就是三朝元老张廷玉。
他在朝中威望极高,不仅因为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还因为对朝廷的忠诚、在政务上表现出色,为人严肃处理公务一丝不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工作期间张廷玉对刘统勋的要求十分严格,经常在文书上批注“字斟句酌,务求准确”,让后者学会如何在繁琐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责任感。
雍正驾崩、乾隆登基,朝廷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廷玉逐渐淡出中枢权力系统,刘统勋因才华慢慢被提拔上来。
作为一名重臣,他深知朝廷中的权力斗争是如何激烈,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然而,刘统勋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无论面对何种压力都选择站在正义和民众的立场上。
刘统勋的忠诚总的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对朝廷内部斗争的处理上,其二就是对国家的治理上。
朝堂之争,忠诚为民乾隆六年刘统勋以左都御史的身份,毅然决然地弹劾张廷玉和讷亲,这两位都是朝廷中的重量级人物,一个是他曾经的上司,另一个是皇帝的亲信。
这一举动在朝廷中掀起轩然大波,许多人认为刘统勋是在自寻死路,而他的决策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基于对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的考量。
这一场朝堂之争让刘统勋的名声大噪,被视为正义的化身,受到朝野上下的尊敬。
尽管如此,刘统勋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深知作为一名大臣,职责不仅是为皇帝效力,更是要为百姓谋福利。
正是这种忠诚为民的信念,使得他在朝廷中屡次得罪权贵,却依然能够屹立不倒。纵览刘统勋的官场生涯,有一件功劳不得不提,那就是治理各地的水患和赈灾事务。
这项任务对他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治理水患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还需要极高的应变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面对自然灾害,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民众流离失所,甚至危及国家的稳定。
刘统勋在各地可谓是尽职尽责,受到百姓爱戴,有时候一年之中甚至不肯休息一天,直至把水灾治理好才肯休息,也为他最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乾隆时期,全国面临着频繁的自然灾害,其中水患尤为严重,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江南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每逢雨季洪水泛滥成灾,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刘统勋作为朝廷中最为资深的官员之一,屡次被派往灾区,负责治理水患和赈灾事务,不辞辛劳冲锋在前,亲自督导救灾工作,展现无私奉献的一面。
乾隆十八年江南邵伯湖地区发生大面积水患,洪水泛滥成灾村庄被淹,百姓流离失所灾情极为严重,可当地的官员却忙着贪污腐败,以至于未能及时组织有效的救援灾区局势恶化。
刘统勋奉命前往灾区调查灾情督导工作,目睹了洪水的肆虐和百姓的惨状心中怒火中烧,立刻召集地方官员严厉斥责他们的失职行为,并下令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他亲自指挥士兵搭建临时堤坝疏通河道,确保洪水不再进一步侵害村庄,同时还组织发放赈灾粮食,确保灾民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尽管已经年迈身体不佳,依然坚持每日巡视灾区,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在他的努力下灾情得到有效控制,洪水逐渐退去,百姓的生活也得到恢复。
后续的调查过程中,刘统勋发现当地河道总督高斌贪污腐败,这才导致赈灾款项严重不足、救灾物资分发不及时,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痛苦。
此人的背景不凡,是乾隆皇帝的岳父,身份特殊、背景深厚,刘统勋并未因此有所顾忌,上奏乾隆要求严惩高斌。
这样的事情不单单只有这一幕,赈灾行动中,刘统勋只要发现粮仓账目严重不符,官员们克扣救灾粮食,就会立即命令将涉案官员缉拿归案,并亲自审理此案,铁腕手段让许多官员心生畏惧。
这样做自然免不了得罪不少权贵,但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毫不动摇,在百姓中赢得极高的声望,朝廷中正直的官员也对他敬畏。
总的来说,刘统勋为清朝的赈灾工作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朝廷的政策,不徇私情不为权贵所动,这种精神在当时的官场中极为难得。
在轿子中去世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随着年岁渐长刘统勋的身体逐渐不支,却依然坚持履行职责,从不肯告假休息,这样的消耗对于一个老者而言怎么能支撑的住。
乾隆三十八年冬天,刘统勋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咳血的症状时有发生。但是依然坚持每日上朝、处理各种政务,认为国家的事务远比个人的健康重要,不能因为自己的病痛而耽误大事。
一天清晨刘统勋如往常一般,坐上轿子前往朝堂,轿夫们不时回头张望,只见刘统勋微闭双眼面色苍白,轿夫心中不免担忧却不敢多言,只是加快步伐希望能早些抵达宫中。
当轿子经过东华门时突然一个急转弯,轿夫们感觉到轿子内有些异样,连忙停下查看。轿帘被掀开众人惊愕地发现,刘统勋已经在轿中停止呼吸,可手中依然紧握着一份奏折。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国家的事务操心,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心中悲痛万分,亲自前往刘统勋的家中吊唁,结果看到的却是庭院狭小简陋,不由得泪流满面。
感动之余赐刘统勋“文正”谥号,以表彰他的忠诚和奉献,这一谥号在清朝历史上仅有八人获此殊荣,可见刘统勋在乾隆心中的地位之高。
刘统勋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清朝的历史上,是清朝历史上忠臣风范的缩影,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
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在救灾现场,刘统勋都展现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品格,这样的品质在其子刘墉身上也有所体现,“文正”两个字就是对他清廉的最高赞誉。
从范文正之后,“文正”这个谥号就有了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