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不如歼10,速度不如歼11,中国两百架歼轰7如今还有啥用?

汽车为什么吖 2025-04-09 11:29:34

歼轰7“飞豹”服役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超二十年,现存约200架。其机动性不及歼10,速度也不如歼11,但凭硬核优势,这200架飞机在特定场合仍具重要作用。

歼轰7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研发的战斗轰炸机,初为弥补海军航空兵反舰能力,后空军亦重视其对地打击能力。1988年原型机首飞,1992年正式服役,命名为“飞豹”。

现今,主力型号为歼轰7A,部分已升级至歼轰7A2。与歼10轻型单发空战战斗机及歼11重型双发高速高空战斗机相比,歼轰7A系列略显逊色。

歼轰7是战斗轰炸机,设计用于攻击地面或海上目标,非空战。将其与歼10、歼11比机动和速度,犹如卡车与跑车比加速,二者截然不同。

其留存原因:挂载强、航程远、用途广。这三项优势使歼轰7在某些任务中仍具价值。虽老旧,实用性不减。下面从这几方面分析200架歼轰7的潜力。

探讨挂载能力,歼轰7A最大外部载荷达6000公斤,设7个挂点。歼轰7A2升级版挂载更多。可携带武器多样,包括反舰、空地导弹及激光制导、普通炸弹等。

如YJ-83反舰导弹,射程60公里,携200公斤弹头,专攻军舰。YJ-12射程超290公里,300公斤弹头,可击航母。KD-88空地导弹射程200公里,200公斤战斗部,擅打地面目标。歼10载重5200公斤,主空战;歼11载6000公斤,擅防空。

歼轰7A挂点设计精细,5挂点均衡分布,2点承重1.6吨,3点承重1.2吨。此设计使其携带重型武器灵活,如YJ-12导弹可挂两发。而歼16虽总载荷达12吨,但重挂点布局限制,最多挂一发YJ-12。

2021年珠海航展,歼轰7A2展示配备KL700A电子对抗吊舱及多枚武器,彰显其时代适应性。其强大的挂载能力,使其在火力压制任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谈及航程,歼轰7A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居现役战术飞机前列。歼10为1200公里,歼11与歼16为1400公里,而歼20超1500公里,但属五代机,不可简单比较。

歼轰7A远航力强,因设计未侧重高速机动,油箱容量大。WS-9发动机推力适中但省油。满载弹药航程减至1300公里左右,而歼16挂同重武器航程约1100-1200公里。

歼轰7A作用显著,如从海南岛起飞可达南沙群岛及菲律宾部分地区,从东部基地起飞覆盖台湾和冲绳。在2024中俄军演中,其从千里外起飞模拟打击俄舰并安全返回,远距投送能力在海上反舰任务中尤为重要。

歼轰7A用途广泛,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任务各异。空军利用其执行纵深遮断,即深入敌后,以KD-88等防区外导弹,精准打击敌方指挥所、补给站,射程达200公里。

海军航空兵用其执行反舰任务,携4枚YJ-83或2枚YJ-12低空突防攻敌舰。2024年3月跨军种演习中,歼轰7A还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火力支援,投掷激光制导炸弹助步兵清障。

其多用途性源于双座设计:前座飞行员负责飞行,后座负责武器系统操作,分工明确,适应复杂任务。相比之下,歼10与歼11单座设计,飞行员需兼顾飞行与瞄准。

歼16虽有双座版但数量有限,主力为单座。歼轰7A的老式设计实战中颇实用。海军“团改旅”后,每旅约30架,全体出动可发射上百枚反舰导弹,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

歼轰7A存在问题,主要是生存力弱,缺乏隐身能力,空战性能平平,电子对抗依赖自卫吊舱。在现代战场,易被防空系统如美国“爱国者”或俄罗斯S-400捕捉,难以突破。

2016年,因短板无法解决,它停产且歼轰7B改进计划取消。歼16已接过重任,兼具空战、对地攻击及电子战能力,达到四代半战机标准。

0 阅读:134

汽车为什么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