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管理学院开展学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事迹。本次活动由教工党支部书记侯媛媛老师主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在会上,侯媛媛以陶行知先生创办工学团及推行“小先生制”为切入点,为教师们展现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教育画卷。1932年10月1日,陶行知先生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先进理念。在工学团中,学员们边劳动边学习,通过亲身实践积累经验,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学以致用”的新途径。然而,随着工学团规模不断扩大,师资短缺、经费匮乏等问题纷至沓来,农民子弟谋生与接受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面临严峻考验。在这种困境下,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小先生制”,使儿童不仅成为知识的学习者,也成为知识的传播者。
侯媛媛在讲述陶行知先生事迹时,还分享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据说,陶行知先生担任校长期间曾遇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他当即制止该男生并将其带到办公室,而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而是用智慧与耐心引导其自我反思。他用第一颗糖奖励男孩准时到办公室的守时品质;用第二颗糖肯定男孩听从劝导、立即停手,体现对师长的尊重;用第三颗糖赞扬男孩打抱不平的正义动机;用第四颗糖鼓励男孩主动认错的勇气。如今,“四颗糖果”的故事已成为许多学校推行“赏识教育”的生动范例,告诉我们,教育不应仅限于批评,而应以智慧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也值得被看见和鼓励。
此次学习活动如同一场及时的精神雨露,为管理学院的教师们带来了深刻启示。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用赏识与引导代替单纯批评,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同时,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撰稿:滕 维
摄影:滕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