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电讯报》12月4日报道了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的最新表态。他直言,当前中国被视为西方最大的威胁,但如果英军与中方发生全面战争,将在六个月内全军覆没。这一言论在国内外引发了热议,背后折射出英国军事现状的窘境以及国际战略博弈中的复杂态势。
笔者认为,约翰·希利此番惊人表态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军事实际,而是针对英国国内的政治与预算斗争。近年来,英国军费紧缩成为制约其国防能力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尽管英国仍名列全球军事大国之一,但在过去十年内,其军事预算和装备更新速度显著落后于需求。
以今年为例,为节省预算,英国海军被迫提前退役了一批23型护卫舰,这种舰艇长期以来是英国海军的重要支柱。同时,部分直升机项目也因资金短缺而被报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王室却获得了议会批准的一笔巨额预算,用于翻修查尔斯国王的宫殿,耗资高达3.69亿英镑。这种对比让军方对预算分配感到极为不满,频频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和议会施压,以争取更多拨款。
希利此番言论,或许更多是为了向议会发出警告:如果不能及时提升军费,英国的国防力量将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变得不堪一击。从这个角度看,这一表态更多是国内政治博弈的产物,而非真正的军事战略判断。
作为昔日的全球海洋霸主,英国皇家海军长期以来在国际军事力量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加剧,英国军事实力逐渐显现疲态。
目前,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艇数量大幅缩水。过去几十年间,英国海军从冷战时期的70余艘主战舰艇减少到如今的不足20艘。尤其是护卫舰和驱逐舰的数量已经无法满足全球部署的需求。例如,23型护卫舰逐步老化,而26型护卫舰的建造进度却因资金不足而不断推迟。
不仅仅是舰艇数量,英国在军事装备更新方面也面临难题。近年来,先进装备的采购和研发投入显著减少,与美军相比差距不断拉大。英国两艘新航母“伊丽莎白女王”级虽然现代化程度较高,但由于舰载机不足以及配套设施的缺陷,实际作战能力受到限制。此外,其舰队规模无法与中方海军近年来的快速扩张相提并论。
英军的人员规模同样出现了显著下降。目前,英国现役军人总数不足8万人,远低于冷战时期的水平。与此同时,长期部署和训练任务增加,使得人员流失问题愈发严重。此外,后勤保障体系的削减导致英军在远距离作战时的持续作战能力备受质疑。
尽管希利的表态引发热议,但英中两国实际上相隔万里,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极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没有潜在摩擦点。近年来,随着英国逐渐加强对印太地区的介入,英中之间的战略博弈愈发明显。
英国近年来频繁提及“印太倾斜”战略,试图通过强化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合作,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这一战略的具体表现之一是派遣“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前往亚太地区进行巡航。英国政府声称,这一举措是为了“捍卫航行自由”,但其背后明显包含针对中方的战略考量。
然而,这一行动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一方面,英国本身的海军实力有限,派遣航母前往亚太地区无疑会分散其本就不足的资源;另一方面,中方早已拥有两艘先进航母,并正加紧建造更多舰艇,英方的所谓威慑力在中方强大的海上力量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针对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介入,中方始终保持着理性与克制,但也毫不掩饰捍卫主权与安全的坚定决心。例如,在英国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海域时,中方采取了常态化的跟踪与监视行动,同时通过外交渠道对英方行为提出严正交涉。
从实际能力来看,中方近年来的军事现代化成效显著,不论是在舰艇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远领先于英国。根据公开数据,中方目前已拥有超过50艘先进驱逐舰和护卫舰,以及一支规模庞大的潜艇部队。面对这样的力量对比,英国海军若试图对中方采取挑衅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
约翰·希利的表态实际上反映了英国国防战略的窘境和国内政治的博弈。从现实角度来看,英军对华开战不仅不具备实际可能性,也缺乏足够的军事能力支撑。然而,这一表态也提醒我们,英国在寻求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必须正视自身的能力与资源局限。
对于中英关系而言,合作仍是主流趋势,但英方需要更加审慎地对待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追随美国对华采取对抗立场,不仅会损害自身利益,也将为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蒙上阴影。
那需要六个月啊,英国太高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