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
孩子们总会收到
长辈给的压岁钱。
那这个压岁,
是什么意思呢?
压岁钱,
虽然起源可能较早,
但一般认为
是到了明清时期,
才真正流行起来。
压岁,
是压祟的谐音。
所谓的压祟,
就是压住邪祟。
祟,suì,
本义是指
鬼神等带来的灾祸。
后来用在很多词里,
比如作祟、邪祟,
还有常说的鬼鬼祟祟。
自古以来,
人们就认为钱能避邪,
比如遇到犯太岁时,
人们求一个太岁锦囊
锦囊里就常放有钱币。
每到春节,用钱压祟,
祈求的是健康和平安,
也代表长辈对晚辈,
在未来的新一年里,
所有的爱护和祝福。
清代学者富察敦崇的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
“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
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清代学者蔡云的
《吴歈百绝》中记载:
“除夜将睡,以钱置小儿女枕边,名压岁钱”
可见有关压岁钱的习俗,古时就各不相同。
红包塞大钞,微信红包转账等,
这些则都是当代的压岁钱形式。
歈,yú,歌。
实际上,
关于压岁钱,
还有一些其它说法,
比如祟是一种妖怪,
每到年关之际,
喜欢祸害小孩子,
所以用钱来镇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