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振宁教授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介绍杨振宁唯一一次公开对“两弹一星”成就发表看法。
那么,杨振宁教授是怎么说的呢?
根据报道,邓稼先遗孀许鹿希女士曾和杨振宁就中国核武器研发问题进行过讨论,许鹿希女士认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费用比外国少很多。
而杨振宁教授则不同意许鹿希女士的观点。
他认为如果算上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而牺牲的科学家,那么计算结果就不一样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科研工作者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而牺牲了呢?
就目前公开资料,至少有郭永怀教授与邓稼先教授。
邓稼先教授的事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兰台这里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郭永怀教授的事迹。

郭永怀
01、郭永怀是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也是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也是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郭永怀,1909年4月出生于山东荣成一个大家族。
郭永怀的祖父在晚清时在当地开设烧酒作坊而发迹,郭家也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
1919年,10岁的郭永怀进入了三叔自己办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
后来,郭永怀家接二连三的遭遇了重大变故,家境也大不如前;但是郭永怀的父亲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不管经济再困难,他也坚持让郭永怀接受教育,他典当了家里为数不多的财产,把郭永怀送到了石岛明德小学继续读书。
1926年,17岁的郭永怀考上了青岛大学附中。
也就是在青岛读书期间,郭永怀亲眼见到了外国人在青岛的飞扬跋扈、为所欲为。
这让年轻的郭永怀深受刺激。
现存的郭永怀青年时期日记里,郭永怀对列强压迫中国人民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何以能如此自由,而中国人自己反而没有自由呢?
而在“科学救国”思想的感召下,郭永怀决定选择物理专业。
1931年7月,郭永怀顺利的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
1939年,尽管已经是抗日战争时期,但是当时在西南联大依然举办了第七届中英庚款留学生招生考试。(英国用清朝庚子赔款资助中国留学生赴英国留学的项目,相当于公费。)
郭永怀报考的航空工程专业只招1人,却有超过50人报考。
最后,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三人同时并列第一,三人都被破格录取。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原本三人计划赴英国留学,只是因为二战的爆发,英国取消了接纳外国留学生的计划,郭永怀等三人只能选择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
1940年8月,郭永怀抵达加拿大,进入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之后获得了应用数学系硕士学位。
1941年,郭永怀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世界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
1945年,郭永怀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加州理工担任研究员。
1946年,郭永怀受威廉·西尔斯教授的邀请,前往康奈尔大学任教。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已经是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系的教授了。

郭永怀教授与妻子李佩
02、新中国成立后,郭永怀又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选择排除万难回国效力;当时许多朋友都劝他留在美国,毕竟美国的物质条件比新中国强多了。
然而郭永怀却越听越上火,他掷地有声的表示,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1956年,郭永怀带着妻子和女儿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
郭永怀回到祖国后,立刻获得了重用,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57年,他又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8年,在郭永怀倡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在北京,后搬到安徽合肥)创建了化学物理系,郭永怀出任首任系主任。
后来因为苏联单方面撕毁毁协定和合同,给中国才起步的核工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而面对困难,国家决定迎来而上,独立自主的发展自己的核工业。
郭永怀等一百零五位专家临危受命,组成了核工业最初的科研团队,而郭永怀则负责力学和工程方面的领导工作。
从1960年到1968年空难牺牲,8年时间里郭永怀为中国的核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他着急赶回北京,而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他还还在认真听取相关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

郭永怀教授一家三口
只是没想到郭永怀的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时,飞机在距离地面400多米时突然失去了平衡,偏离降落的跑道,向距离跑道一公里外的玉米地里一头扎了下去——只听“轰”的一声,飞机前舱碎裂,紧接着火焰冲天蹿起……
当救援人员赶到出事现场时,人们发现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
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郭永怀被授予了烈士称号。
1999年,郭永怀教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与许鹿希
03、当然,为“两弹一星”牺牲了生命的科研人员又何止郭永怀与邓稼先两位教授?
比如郭永怀教授乘坐的小型飞机上,一共有13人遇难,其中除了郭永怀教授,还有其他科研工作者。
而在西北的核工业基地的烈士陵园里,也长眠着许多为“两弹一星”贡献了生命的科研工作者。
杨振宁教授与许鹿希女士关于核武器研发费用的争论里,杨振宁教授是认为相比于金钱和物资,“科学家的牺牲”才是更大的成本。
假设郭永怀教授没有牺牲,邓稼先教授没有英年早逝,那么他们能培养出多少新郭永怀、新邓稼先?
而这些新郭永怀、新邓稼先又能为国家做出多少新的贡献?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郭永怀——永不陨落的“两弹一星”元勋》,舒平、夏东,清华大学官网;
《科学之路与君子之道——新中国成立前后归国科学家的君子人格》,张丹丹,《中国纪检监察报》2022.11.11刊;
杨老先生没有资格说这句话
国士[点赞][点赞][点赞]
杨先生的话很明白为之牺牲的人是无价之宝
他怎么评价重要吗!两弹一星是国家核心战略那是决定国家命运的,没有原子弹氢弹等研发成功,无论美国还是苏联就要对新中国动手了,有了核震摄力,苏联美国等不敢轻易动手,蒋介石也没有了反攻大陆的打算了,在决定国家命运时刻,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于敏彭恒武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挺身而出艰苦奋斗自立更生克服重重困难使两弹一星研发成功,震惊了世界,提高了中国综合国力,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卓越贡勋永载史册。
一个米国人,信他的话,那咱们不用发展了
❌质能方程是一个鬼把戏!!!———能量的具体内涵是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公理规定的物理概念。物质质量是其不变的内在本质,能量(动能和势能)都是物质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变化的度量(质量不变),是变化现象。能量不是物质的本质,咋能与孤立质量等效???场无质量居然有能量?………数学(包括逻辑)都是基于物理公理的演绎,超越物理公理的数学能量理解当然是虚幻(1+1=2是自然哲学/物理公理,牛顿定义自然哲学公理作为数学原理)。………🍎🍎物质的本质是带电质量体,物质不灭,电荷守恒,电磁力与万有引力统一于物质的不变本质。能量,力,场,波等宇宙一切自然现象,都是物质/粒子相互作用相对运动的变化现象,没必要搞虚幻,搞虚幻是祸害。号称物质是波/波是物质/物质是能量,都是搞骗。质能等效是脱离基本公理的数学虚幻,欺师灭祖&蔑视自然,祸害基本概念和认知方法。———有人知道悖论斯坦的狗屁能量内涵是啥吗???狗屎核弹方程是如何应用的???………有趣的是木星象太阳一样自发光,它们的大气也相似。木星是裂变发光还是聚变发光??木星大气中的氦和氢有没有可能是裂变反应释放的???
感觉小编是来为杨老拉黑的!小编就简简单单的一句据报道。断章取义!许鹿希女士谦虚的表达个人贡献的渺小!杨老表达的是功勋牺牲对国家的损失!
真理不证自明(不变现象)无法证明(全称命题/可证伪),悖论诠释百年号称证明(全称命题)。古希腊哲学对真理(科学知识)的理解——真理是不变的现象。地球上流水现象千变万化,水往低处流现象不变,如同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不变,都是有用的知识/确定性/知道。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电荷守恒,1+1=2,绝对时空,相对速度,……都是不变的普遍现象。居然有人号称人人不知的空间弯曲是真理,还胡编人人可知的时间是虚幻!!当然都是缺德笑话。几何学与微积分方法符合绝对时空/可微可积,弯曲不均匀空间可积分吗?面积与面积等效吗?科学/哲学追求确定性(知道)是生存的必须,鼓吹不确定是鬼迷心窍❌,科学是观测归纳不是假说证明不是解释稀奇。所有物质100%由带电质量体/粒子构成(不变现象,本质),电子质子结合成中子,正负光子结合成中微子。……不显电性的中子,中微子,穿透材料/等离子体/微观电磁结构的能力强大,中微子极其微小,必然是穿透物质材料的冠军——惯性运动天才。电子质子光子都带电,穿透力当然不行。——物体材料边缘亚原子尺度正负电场密集分布,带电光子电子受引力斥力作用,分裂成双缝干涉条纹,边缘衍射条纹,奇怪吗???
杨先生还是值得尊敬的,他为国家做了不少实事,他的这个评价其实说的也很有道理。甘心为了祖国无私奉献其所有的国士,其价值本就是不可计量的。
杨振宁为什么在国家需要时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