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取现牵出大瓜!成都这家互联网医院诊疗行为遭全面调查

和裕谈娱 2025-03-30 19:00:42

近日,总台央视记者的独家调查报道,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揭开了医疗行业中不为人知的灰色地带。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四川省相关部门迅速成立联合调查专班,对其展开全面调查。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又会给我们的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哪些影响呢?

在此次事件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人血白蛋白”成为了焦点。这些药品本应用于真正有需要的患者,却被卷入了这场非法交易的漩涡。据了解,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西药,属于处方药,价格在850.00元 - 9990.00元不等,医保乙类。它主要适用于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血白蛋白同样是重要的药品,在医疗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记者调查发现,在武汉一些医院门口,“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的小广告随处可见。收药人以6至7折的价格回收参保人用医保卡购买的药品,其中就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人血白蛋白等。参保人按照收药人的指引,在马应龙大药房购买药品,而药店工作人员竟仅凭收药人提供的“小纸条”,通过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的方式,就将处方药卖给参保人。而这些“电子处方”,竟然来自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

四川省成立的联合调查专班迅速行动,共组成了4个调查小组,分别开展外出调查、数据固定、资质核实、现场询问等工作。经初步调查,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办理了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具备互联网诊疗资格。在报道中开处方的医师为外省一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通过注册登记成为该互联网医院注册备案医师,经核实,该医师具有医师资格证、执业证,执业范围为内科、全科医学专业,其本人确认该处方为自己依照《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相关规定,通过图文问诊的方式开具,调查组也对该医师图文接诊的全过程数据资料进行取证固定。

然而,调查组围绕新闻报道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处方问题,重点调查了该互联网医院近期涉及武汉马应龙大药房的1000余张处方,截至目前初步查出有12张处方涉嫌超量开具等问题。根据目前调查情况,已对该机构及12张处方涉事医师进行立案调查,下一步将根据具体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该互联网医院已经暂停所有互联网诊疗业务,联合调查专班正持续对医院注册医师管理和医师诊疗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

医保部门也正在开展现场检查及数据提取分析等工作,调查期间,为防范医保基金损失风险,依据医保服务协议,现对该医院作出暂停医保拨付处置。目前四川省、市、区工作专班还在全面开展深入调查,下一步将结合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此次事件不仅仅是一家医院的问题,它反映出了整个医疗行业在监管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回流药”的存在,不仅严重侵蚀了国家医保基金,损害了广大参保人的利益,还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些通过非法途径流入市场的药品,其质量和来源难以保证,患者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在过去,也有不少类似的案例。比如2019年牡丹江市的“回流药”假药案,以韩某为首的倒卖“回流药”团伙,将假药装入真药盒中售卖,涉案金额达1.5亿元;2022年初云南普洱市医保局发现当地医保卡异常,最终抓获26名犯罪嫌疑人,涉案价值达2亿元。这些案例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打击“回流药”非法交易刻不容缓。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对于互联网医院的处方开具、药品销售等环节,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管理,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广大市民也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贪图一时的小利,参与到“医保取现”等非法活动中。一旦发现身边有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相信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彻底揭开“医保取现”背后“回流药”销售网的黑幕,还医疗行业一片净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医保基金的安全。让我们共同期待调查结果的公布,见证正义的到来。

0 阅读:684

和裕谈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