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递物流江湖里混,有时候你得信一点“玄学”。
回顾最近几年,行业里新玩家“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唏嘘故事,总有一种恍惚感——
哪吒速运还没来得及“闹海”就倒在了海滩上,融跃速运还没跃过“门槛”(快递牌照)就止步于门外。反而是去年9月份刚成立,品牌名带着“笨”的笨鸟速运,却隐隐有些“起飞”势头。
这几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复盘此事经过,你很难不感慨——
姜还是老的辣。
哪吒速运和融跃速运的旧故事已翻篇,而且故事本身也不算新鲜,先按住不表。相较于他两“画大饼”式操作,啥都没有就大肆招商,恨不得“今天官宣,明天起网,后天发全国”的哗众之论和营造的自我膨胀氛围,笨鸟速运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前些天(3月16日),笨鸟速运官宣:华东区域全面启网。
说起来,笨鸟速运启网的“仪式感”过于朴实无华了——
上海分拨中心第一台无人车的顺利交付,标志着笨鸟速运华东区域正式启动运营。当天,笨鸟速运第一单产生,是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发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星镇。
可能是老鬼见识浅,看惯了新玩家起网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大场面,再看笨鸟的低调启网,还真有点不习惯。而且与其他新品牌快速扩张相比,笨鸟速运没有一开始就不顾及自身网络的实际运营能力大肆铺开,而是先“偏安一隅”,选择在华东区域内启网,相当谨慎。
整体来看,谨慎、低调是笨鸟给业界的一个直观印象。不过,结合启网前的一系列大动作,会明显发现一点——
笨鸟有点不一样。
“搅局者”笨鸟,普通又有点不一样快递江湖永远不乏“搅局者”,快运也一样。
从诞生起,每一个新玩家都会被“韭菜论”“当炮灰”等质疑搅在一块。接下来,通常会出现的局面就是:
今晚赵公子的消费,由全场买单。
最后的最后,加盟网点就是那个“全场”,哪吒速运和融跃速运就是很新鲜的例子。
现实而又惨痛的案例摆在不远处,又该如何看“搅局者”笨鸟呢?
老鬼的朋友安德华给出的评价是:
普通又有点不一样,甚至还带着一点小心翼翼的笨拙感。
说其“普通”,是因为从成立到启网的这半年多来,笨鸟挺懂“规矩”,很普通,就是“按部就班”。
众所周知,无论是干快递,还是干快运,如果真的想要启网,或者说想要干一番长期的事业,光靠画大饼,喊口号那一套肯定不能“服众”,必须要真金白银的投,尤其是在关键节点,必须要真刀真枪的干,比如买车、上设备、租场地、搭建系统、铺设末端网点…
毕竟,口号随时都可以喊,PPT怎么花哨怎么来,但等到自己掏钱干的时候,立场和态度才最坚定。
接下来,不妨先来梳理一下,今年以来笨鸟启网前都干了些啥。
事件时间线大致如下——
1月13日,笨鸟速运团队到访吉利远程新能源商务车研发基地。
1月17日,乐豪供应链与笨鸟速运签订永康网点经营合作等协议。
1月23日,笨鸟速运顺利完成Pre-A轮融资,企业投后估值超一亿美金。
1月23日,浦发银行拟向笨鸟速运合作网点提供总额一亿人民币的经营资金支持。
2月15日,笨鸟速运新总部办公楼启用。
2月18日,笨鸟速运自主研发的凤凰系统完成全面测试,并成功打出首张电子面单。
2月22日,笨鸟官宣:桐庐人、快递资深老将喻新军加入笨鸟团队。
2月23日,笨鸟发布人才招集令,紧锣密鼓开始招兵买马,开放了操作、客服等多个岗位。
2月24日,笨鸟向起网目标全速冲刺,积极投入到13个转运中心的筹建工作中,包括选址改造装修、设备调试安装、人员安排培训等等。
3月3日,笨鸟公布了一组数据,截止到2025年2月底,笨鸟速运在华东区域第一阶段招商工作基本完成,签约网点突破400家。
3月16日,笨鸟低调官宣,华东区域全面启网。
简单复盘上述密集的启网大动作,笨鸟能不能“飞”起来,兴许还有争议,但它确实当得起一个“干”字。当然,能不能干成,最终能不能干好,那是后话,至少从目前来看,颇有章法,而这恰恰才是正常且真要干事的节奏。
说其“不一样”,是因为笨鸟有两个比较特别的地方:
一是,市场定位很讨巧。立足 5-100kg,比传统的快运重量段要轻,又比常见的小件快递要重。这套产品设计,在对战快递、快运巨头时,有攻有守。
在这方面,笨鸟官方的解释是——
快递与快运结合市场,提供 to C、to B 的全方位配送服务,独特的市场定位旨在填补快递与快运之间的空白地带,笨鸟速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二是,背景资源不简单。同其他快运品牌相比,笨鸟来头不小。其中,让业界颇为震撼的是,快递大佬奚春阳加入笨鸟速运董事会。
对于奚春阳,圈内人早已熟知,这位有着前申通总裁、天天快递董事长头衔的男人,曾是快递行业响当当的老江湖,名副其实的大佬级存在。而且,笨鸟速运的核心骨干均在快递、快运行业拼杀多年,实力不容小觑。
有一说一,干快递的人普遍低调,绝大多数都很内敛,也很务实。从这一视角来看,就能理解笨鸟为何如此谨慎和低调了。
“后浪”笨鸟,飞向何方?开弓没有回头箭。
笨鸟既已起网,接下来怎么“飞”?又该飞向何方?就成了业内关注的话题。
目前来看,笨鸟未来能否闯出一条新路?目前还要多观察一段时间,短则半年,多则几年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不过,如果将这个大问题细化拆分一下,会变得更简单直接:
钱够不够?
货量从哪里来?
如何在华东区域站稳脚跟?
接下来怎样拓展至其他区域?
凭什么与其他快运巨头正面交锋?
......
上述这些问题,业内还没有可参考的答案,作为“后浪”,笨鸟想要解答,必须要有不一样的打法。
在这方面,老鬼也不好妄下论断,只能结合“道听途说”,简单多说两句。
其一,过去很多年里,快递物流江湖里流行着一个叙事逻辑——规模为王。无论是直营系顺丰、京东物流,还是加盟制的通达兔,虽然各自的业务逻辑、商业模式不尽相同,但若细究起来,都在全力实现“扩大规模效应-降本增效拉满-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正向循环。
从本质上看,利用规模效应来降本是快递、快运巨头最大的壁垒,这道壁垒所产生的鸿沟,也成了挡在新玩家面前最大的一道门槛。
好在,现在新技术、新运力的不断涌现,正逼着我们重新打量这一套传统逻辑,打开了更多的可能。
此处,老鬼就不多解释了,以后可以单独探讨。只说两个表象——
一是今年年初,笨鸟速运团队到访吉利远程新能源商务车研发基地。
二是笨鸟华东区域起网的标志是,上海分拨中心第一台无人车的顺利交付。
“船小好调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下一句是“待到长成反怕狼”,对于新玩家笨鸟而言,完全没有老牌巨头的“包袱”,未来如何借助新运力、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是其破局和突围的关键所在。
其二,就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快运行业更加聚焦,行业整合正在加剧,细数近些年快运江湖大大小小的玩家们,无论是炮火猛烈的价格战,还是融资补充弹药,亦或者是跨界抢地盘,快运市场是块大蛋糕,头部网络已成稀缺资源,但依然难以让快运行业实现大一统。
此情此景,也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了2020年3月份起网,且与笨鸟有着相似际遇的玩家——极兔。
老鬼的朋友安德华直言,很多行业人并不太看好极兔。但也正是其为这种“不看好”,才使得敢于“逆势而为”的极兔成为各大快递巨头都不容小视的“新兵”。
因此,不管外界怎么看、怎么说、怎么评,当前笨鸟最重要的仍是心无旁骛走自己的路,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未来如何,只能交给时间来作答。
长江后浪推前浪,老鬼也期待快运行业里,一浪更比一浪高。低下头,看见的是夹缝里的波浪,抬起头,才是奔涌向前的江河。